分享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一部(吴乞买篇8)

 东吴春秋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原来赵桓回到宫中后,又改变了主意,决定乘李纲不备,连夜逃出城去。

面对这样一位昏庸废物皇帝,李纲都快气昏了,但他又不能去责骂皇帝。

于是,李纲大声向皇帝身边的禁卫士兵们质问道:你们的妻儿老小都在汴京城内,你们是愿意留下来保卫家园,还是愿意逃跑”。

禁军士兵们早就看不惯这个胆小懦弱的皇帝了,于是齐声回道愿意死守汴京城。

民心所向,赵桓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逃跑计划,李纲再一次苦口婆心的劝说赵桓,要他放弃逃跑的念头,并且向他做出了承诺:只要皇帝在,汴京城的保卫战肯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赵桓这一次彻底的死心了,他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李纲身上。

于是,赵桓亲自登上宣德门,向全体军民宣布自己将死守汴京城。

皇帝的榜样作用果然是巨大的,汴京城的全体军民们大受感动,很多人自发组织起来组成志愿军,要求上战场。

李纲及时的解决了赵桓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汴京城内守军的士气,于是他又抓紧最后的一点时间布置整个汴京城的防御工作。

因为他知道完颜宗望是不会给他时间的,他现在能做的就和完颜宗望赛跑,争取能在金兵攻打汴京城之前,完成全城的防御工作。

完颜宗望大军的行军速度不能说慢,因为他从渡过黄河到兵围汴京城只用了四天时间。

但就是在这关键的四天时间里,李纲已经率领全体汴京城的军民完成了全城的防御工作,整个汴京城已经变得牢不可破。

如果赵桓在这之前逃离汴京城,那后果将不可想象,群龙无首的汴京城将会被完颜宗望轻易攻破,所以说李纲对于宋朝来说绝对是个大救星,其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当年的寇准。

完颜宗望可不认识什么李纲,他只知道宋朝基本上都是童公公和蔡主持之类的废物,自己的金国勇士们是战无不胜的,区区一个汴京城怎能抵抗金国的大军。

于是,完颜宗望发动了对汴京城的第一次攻击,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李纲使他遭受了自己征战以来的第一次失败。

公元1126正月初七的夜晚,金国的二太子完颜宗望率领他的六万女真铁骑发动了对汴京城的第一次攻击,这也是宋朝自建国以来,首都汴京所遭受的第一次军事攻击。

完颜宗望虽然打仗很勇猛,但也并非有勇无谋之辈,因为他很快发现了汴京城的防守的一个弱点,宣泽门。

宣泽门又称西水门,城门下方是个水道,完颜宗望决定选择宣泽门方向发动奇袭。

他的理由是,金国士兵长期居住北方,不习水战,因此宋朝对西水门的防守应该不会很强,他就是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攻敌人的长处,起到奇兵的作用。

如果换做别人的话,完颜宗望的计划或许能成功,但很不巧,二太子碰到的对手是李纲,一位宋朝的猛人。

李纲对汴京的防御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每个城门安排一万两千名士兵守城,同时还编排马步兵五军,共四万人,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增援各城门。

对于西水门的防守,李纲并没有因为金兵不习水战,而放松警惕,相反他还招募了两千多名敢死队员,准备了大量的防守工具,并且还在河道中设置了木栅栏作为障碍,可以说西水门的防御一点也不比其它城门差。

因此,进攻西水门的金兵就成了第一批倒霉蛋。

正月初七的夜晚,乘坐几十艘小船的一千多名女真士兵偷偷地向宣泽门发动了攻击。

宣泽门的两千多名宋军敢死队员们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很多队员用长钩将小船钩住,然后用石块将小船击破。

这是李纲创造的新方法,效果非常好,金兵本来就不习水战,并且小船都被木栅栏阻挡无法行动,因此很多金国士兵不是淹死,就是被石块砸死,总之这一千多人基本上都报销在宣泽门城下。

完颜宗望被激怒了,一向战无不胜的女真勇士们居然败在一个宋朝的文官手里,这位二太子脸上挂不住了,于是他发起了总攻的命令,要求六万大军同时向汴京的各个城门发起攻击。

但李纲面对强大的金国铁骑,一点也不紧张,他从容指挥全体官兵沉着应战,打退了完颜宗望的多次进攻。

第一次汴京战役打的非常激烈,宋金双方都发挥了自己百分之百的水平。

尤其是李纲,做为一名文官主帅,他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给了汴京城的官兵们极大的鼓舞。

史书记载,李纲在金兵猛烈攻击景阳门的危急时刻,亲自上阵,杀死了登上城楼的数名金兵头目,阻止了金兵反扑的势头。

碰到这样一块硬骨头,也算二太子倒霉,经过一天的激战,完颜宗望损兵折将,估计当天金兵的伤亡率应该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于是,完颜宗望彻底死心了,他对攻克汴京城已经没有任何信心了。

并且,他发现自己的六万大军已经处在了相当危险的境地。

首先,本来约定在汴京城下会师的西路军完颜宗翰居然连影子都没看见,原因是完颜宗翰受阻于太原城下,无法南下汴京帮助自己,自己的六万大军成了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其二、宋朝的勤王部队好象马上就要赶到汴京了,据说人数不少,有二十多万,并且都是从西北边境调过来的精锐部队。

其三、汴京城内还有李纲这号猛人坐镇,要想攻破汴京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完颜宗望不想再作无谓的牺牲,决定暂时停止攻打汴京城,改为停战和谈。

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宋金两国伤和气,我完颜宗望不想再打仗了,大家坐下来谈判吧!

听到完颜宗望要求议和的消息后,最高兴的应该是我们的赵桓

这位宋朝第九代掌门人继承了赵老二后代们的一贯的“光荣传统”,天生胆小。

从赵恒到赵佶再到赵桓,无不是如此,不禁让人怀疑难道胆小也会遗传?

我们的赵桓在金兵攻城的这几天内度日如年!虽然有李纲在前线坐镇,但他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金兵会突然闯进皇宫。

如今听到不可一世的金兵居然主动要求议和谈判,赵桓乐翻了天,好旋没大摆宴席庆祝。

但李纲还是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他认为完颜宗望显然是在玩忽悠人的把戏。

有能耐你再来攻城,城攻不下,就想搞什么和谈,分明就是缓兵之计,典型的欺软怕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