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连载832:生命和心灵的层级

 道德经学用 2022-05-25 发布于北京

第三十八章  功德标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层次,生命和心灵的层级。

首先,人类生命分成五个层次、两种类型

生命的五个层次即:道、德、仁、义、礼——其中,道与德是属于无为的生命类型,而仁、义、礼则属于有为的生命类型

第一,活在第一时空境界的“道”。

所谓“道”就是整个宇宙能客观存在的根,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总规律、总力量、总本源、总宝藏、总归宿。

第二,活在第二时空的“德”。

道与德是不可分离的,但又是有所区别的。“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德的根就是道,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过来,不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无德。

有德者就是顺道而行的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上下通达并极其负责;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世界的和谐、为社会的安定、为生命的幸福而来的。同时,有德者又超越了人世间的生命,是成功了却依旧把功劳归于天下、归于他人的人。所谓“德者得也”,有德者就是那些最高层次地实现了自己理想抱负、并与自然规律同频共振的人。

老子讲的“上德”是“无以为”和“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如果人类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自然会得到宇宙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祝福!所以,如果置身于上德这个境界的人,只要符合相应时空的标准,就一定是非常好的生命状态。但即使是到了这个境界,也不是就此一劳永逸了。一旦心性降低,他们也无法立足原地,继续接受宇宙时空中最全面的加持与祝福!

第三,活在第三时空的“仁”。

仁表示人心中所有的大爱、博爱以及对苍生人世的同情、珍爱等,仁者也属于很高层次时空的境界。

为什么说失德而后仁呢?因为,仁已经不是德的全部了。所以,讲到“仁”,生命就已经有所“失德”了。但是,仁者是自我实现的人,也就是说,仁者必须尽忠职守地担起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责任;必须竭尽所能地做成自己职责以内的事情,这样才会使他感到“我正在成为我所期望的那个样子”,这样他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置身于仁者的境界时空里,虽然很难得到最高宇宙时空的加持,但能入世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当然,欲念一旦强烈过头,仁者也往往会迷失其中,而进入生生世世的轮回跌宕中。所以,仁者属于“为之而无以为”,虽然承载了些道的精华,所说所行却还是没有完全符合道。尽管如此,仁者还是属于高层次境界,若要往“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修炼方向走,从重积善、重积德开始,在反复严格的心性磨砺之下,他们也会从顿悟、渐悟中突破一层层时空。那么,仁者同样可以往上走,得到更高时空的殊胜加持与祝福。

第四,活在第四时空的“义”。

讲到义,就更只是在讲社会关系层面的东西了——义比仁更有所失德,所以说“失仁而后义”。

即使是上义,也很难做到无为之义了。因为“义”是一种由社会共识形成的、对人世间各种人情关系的行为约束;“义”是相互关系中对另一方的道义问题,是以承认并尊重另一方为前提的,所以“义”是有为的。如果到达了“上义”的层面,他们也可以为了国家、为了道义而牺牲自己。

但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义者,就是那种肯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兄弟情义。因此,义字当头时,人甚至会忽视是非曲直、道德伦理,演变成“意气用事”,这就是走向愚蠢的开始了。所以老子说“失仁而后义”,这是“有为”范畴中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义是为了感情而容易迷失了返回生命第三层楼的本源之路的。老子并不是不重视“义”,他的本意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更应该进入重德、守德与积德的高层时空境界中,这样才能得到功圆道满的上天呵护。

最后,活在第五时空的“礼”。

“礼”通常是由上层阶级所规定的社会行为约束;“礼”往往只追求外形外物,而不重视内在修养。所以,要是把“礼”放在前面,那人这一生就既难悟道、也难重德了。所以,老子以上论述的德、仁、义、礼,不是从德至仁、至义、至礼的相继毁灭、步步退化的线性关系;而是从内核至表皮,由里及表,就像苹果从内核开始烂的原理一样,逐步显现的内外包含的关系。

其次,修心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德之心

处于这个层次的人,连最后的慈悲心都放下了。他们的一言一行完全与天地大道相融合,就好像经历春夏秋冬时,他不会因为春天的生机而愉悦,也不会因为冬天的枯槁而悲伤,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完美的。修出德之心的人,一言一行都与天地大道相契合,这时候,仅仅用语言已经很难描述这种境界了。

如果说下一个层级的“仁之心”相当于大慈大悲的菩萨,那么“德之心”就相当于证得终极智慧的佛。当然,佛也会救度众生,和菩萨相比,行为上也许差别不大。但从心性上来讲,二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仁之心”是一心一意的救度众生;而“德之心”则是“以出世的心态入世”来自自然然地做事。所以,老子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第二个层次:仁之心。

处于这个层次的人,和下一个“义之心”级别的人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心中已经没有那种“是非对错”的价值观了——他们拥有的是一颗无善无恶的慈悲之心。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够做到真正放空自己、客观看待问题,这样,他们做事的成效反而很好,远远高于“义之心”的人。

第三个层次:义之心。

“义之心”者往往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正因为他们是为自己的真心而活,而不是为别人、为妄心而活,所以看上去总是很有精神与活力的样子,生活中也很少会堕落或者浪费自己的时间。如果是男人,往往会很正气清明,邪魔难近;如果是女人,看上去则往往显得淳朴善良、善解人意。

讲义气的人,他会努力积极去承担、做很多事,但会炫耀自己多能、多行、多棒。特别是那些非常讲义气的人,是非观很强,遇到问题时,态度往往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具有极强的排他性,所以“义”是有条件、有范围的。如果“义之心”过于明显,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有很固定的价值观,难以见容与自己三观不符的人事物。因此,他们在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甚至追捧时,往往同时会受到另一部分人的反感和打压。所以,义之心的人做事往往很难做到“无为”——即放空自己,完全客观地遵从自然规律。因此,老子在这一章里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第四个层次:礼之心。

礼之心和义之心有相同之处,比如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但德、仁、义这些层次上,都有对精神层面的认可和奉献,但一到了“礼”的层次上,则开始偏重于物质和功利了。所以,礼之心也可以说就是一颗“乱心”——心性处于礼之心的人,做事情是完全没有规律和理性而言的,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根本没有任何控制力。也就是说,那些讲究礼尚往来的人,他也会积极做很多事;但如果觉得别人没有平等对待自己、没有礼尚往来,就马上会认为对方不懂礼数,进而采取不友善的态度把对方赶走。所以,礼之心者会做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这取决于别人怎么对他。

老子并不是不让大家讲究礼节,而是说,现实社会的社交、礼仪、应酬、规范等,不应该成为衡量我怎么对待别人的标尺。老子的意思是,与人交往,不要有功利心,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勉强别人,这就是无为。我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衡量别人,而是做好自己,这样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所以老子说,一个人是不是能成功,关键不在外面,而在于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不断去利益别人、利益社会,这才是你这个人真正的价值。

所以,不用“仁义礼法”来约束、却依旧和谐有序的社会,是更高级的社会层级。如果人类的心灵品质下降到处处讲礼节、讲礼尚往来时,那就表示整个社会的淳朴、忠诚、信用已经很薄弱了,就像苹果的内核已经开始腐烂了,那表皮的腐烂也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再次,礼法的出现,代表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混乱的边缘。

在本章里,老子把生命分成了道、德、仁、义、礼五个层次,其中,心灵品质的层次如下:

一,道和德是最高标准,保有源自“道”的清净心灵品质,这是宇宙最高级的心灵品质。但这个“德”只是指“上德”,而不是“下德”。

二,到“失道而后德”时,这是在“无为”的生命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就沦为下德了,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

三,“失德而后仁”是指离开了“无为”、失去了德,而后降到“仁”的层次,才有了仁——仁已经处于“有为”的生命类型中了。

四,失去了仁,再降到讲“义”的层次;失去了义,才降到讲“礼”的层次——这两者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