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生可畏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对于写文章,我有一些想法,但只是朦朦胧胧的感性理解,一直没有系统起来,也未刻意地追求文章的理论,然后用以指导己或他。

然而,前几天突然有人加我微信,照以往,我是不愿意加一些陌生人的,毕竟认识一个人需要花费太多精神成本,更重要的是话不投机呢,岂不更显尴尬,但看了此人微信图像是繁花似锦灿烂,我就加了。

甫一成为微信好友,其人就说看了我公众号文章,以请教的口吻向我问文章怎么写,如何平常练习,并礼节性的对我文章进行称赞,我以为具是同道中人,就倾心相谈,首先问他最近写了文章没有,其人说没有,然后问及最近看什么书,答到:最近正在看余秋雨的书。首先,我挺客气而且义正词严的说余秋雨的文章可以不看,写的太滥情了。

于是我说了一下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观点如下:文章要关怀世道人心,合为时而写,反映社会现实,这样能够发挥文章效用。要想先达到这个效用,就得培养文字的正大气象,所以应该读读孟子、韩愈、王阳明的文章,这三个人的文章都很有力道,气势宏大,而且关怀社会人心;其次读一读文辞灿烂的篇章,如庄子,苏东坡的作品,这些文章词采优美,意境高远,更关注个人身心灵。一者偏于儒家,后者道家,两者和合,文章自然收缩自如,在气势之中有词藻,在华丽中闪烁思想。

其次再读读佛家的经典,佛家语言的灵活,遣词造句的培养正可以应用。再读读一些明代的小品文,明清的小说,尤其是《红楼梦》。这些书籍的语言文白交杂,充实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近代后专注于读读民国时期的文章,如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其人是冷幽默风趣的高手,还有梁实秋的生活化文章,张爱玲的感受能力和意象应用值得学习,沈从文的乡野文章,质朴自然,至于新中国成立,由于知识分子改造,许多人写的文章有观点而无词藻,太质朴了,不建议学习和广泛阅读。反而台湾的白先勇的一些文章很好,可以读读。

总体而言,就是一方面培养文章的正大光明气象,能够饱含正气,这点需要以儒家文化充实,这些得作为主干;另外文章需要自我反省和自我表达,独抒自己的性灵,这点就得学习一些表达技巧华丽词藻,作为修饰补充。

我大概胡拉闲扯了这么多,只是自己零碎的感悟,又相互问了彼此年龄,比我小七八岁,其人礼节性地对我称赞,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于是我连忙补充道:“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一些想法,希望你不懈追求,我倒希望再过七八年,你回首往事时,会感慨道——多年前问一个人如何写文章,他扯了一大堆,当时觉得有道理,但以我现在的水平来看,那简直就是完全胡说啊!”

说完了这些就挂了语音电话,但是没过多久,其人就把我删除了,或许是拉黑了,我也不知道,也取消关注我的公众号了。我顿时有点气愤,但忽然又很欣慰,因为我想他进步可真快啊,一天左右就觉得我在胡说了,孔夫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