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足球的一些看法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还是惰性太强。

今天忙于家务,跑前跑后,愣是没有看教资的《综合素质》一书,委实惭愧。

新年过得慢,是因为其过程复杂,但是等到过完年,又会觉得快,是因为全程参与,其经过就是一溜烟的事情了。

今昨两天,对于国足,大家叫骂声一片,居然连越南也给输了。很有可能中国人的性格和身体素质都是很不适合足球这项运动的。不仅不适合足球,篮球这项运动也不怎么适合。不然十多亿人口,总能挑选出几个人啊!

可现实是千挑万选,精心训练,一旦比赛,总是败北。结果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民族性格或者身体素质不适合这项运动。

每个国家都是自己不占优势的体育项目,中国足球不占优势并不丢人。很多国家在己国不占优势的项目上都停止训练了,或者干脆不参加、不进行比赛此项目。

而中国不仅克服困难,还要继续参赛,并且在叫骂声中毅然勇毅地前行。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不服输的气概和“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倔强应该是可敬的。

近代以来的体育比赛项目和规则本就是欧、美洲人制定的,他们所挑选的项目自然是己国的国粹,虽然有些项目初期的高地在欧美洲,后来易手于他国,比如举重项目。

但有些项目的“高地”不可能那么快易手,比如足球、篮球。如果这两个西方国家的优势项目也被其他国家,比如又是中国给轻易夺去了,那西方国家的真的输得就精光了。

很多时候,体育项目的成败决定于谁在制定规则和制定比赛项目。稍微改改游戏规则,最后光鲜亮丽的成绩就不知道花落谁家了。欧美之所以足球、篮球向称发达,那是因为他们捷足先登到了规则制定者的位置上。

如果历史让哪个其他地区或者国家选择体育项目,有可能足球、篮球两项运动将不会出现,即便出现也是边缘性的小项目。纵使后来成为大的比赛项目,但由于欧美投入训练的前期成本不足,成为大项目后,全球各地区的水准也会大体持平,不会像今时今日如此的巨大差距。

很多国家、民族都有自己很优秀的文学作品,诗歌作品。但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总是集中在少数地区。那些小国家的作家和优秀作品之所以落选,就是因为国家影响力小,作品的受众太少,最后连大范围传播和获取受众的机会也没有了。

所以,没有必要紧紧盯着足球这个项目的受挫不放,淡化一些去看比赛就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