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华人物丨梁思成的浪漫与孤寂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5 发布于北京

与父亲一样,梁思成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同样过人的才气、同样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二人的事业均在达到高峰后急转直下,都有一个不太成功的晚年。不同的是,梁思成的人生更加色彩斑斓。

影响深远的父亲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大才子,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后来袁世凯和段祺瑞政府的重要内阁成员,讨袁护国战争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也是孙中山护法战争里的失败者。起起落落,人生阅历极度丰富。

文章图片1

1906年,拍摄于日本东京的梁启超(左二)、梁思成(左一)、梁思顺(右二)和梁思永(右一)

1917年,16岁的梁思成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就读,他的父亲梁启超因为段祺瑞政府的下台而失业了,从此退出政坛,潜心教育与学术。有这样一位父亲,对梁思成的影响是直接和深远的。梁启超政治生涯的失败,深深刺激了梁思成。

出走与回归

为了寻找新的发展,1924年两位失意的父亲梁启超和林长民把子女梁思成和林徽因,远送美国留学。当时的建筑学属于新兴学科,在林徽因的建议下,两人都选择了建筑作为主修学科(当时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选修了建筑系的课程)。

文章图片2

梁思成(前排中)与清华学校合唱团校友合影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中国的望族在海外结婚于当时是十分轰动的。同年8月回国后,梁思成夫妇在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文章图片3

梁思成在测绘山西善化寺普贤阁斗拱后尾时留影

1931年九一八之后,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次年开始主持故宫文渊阁的修缮工程,并出版了《清式营造则例》。

神仙眷侣

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如山西辽代应县木塔、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这些前无古人的考察结果,引起国际建筑界的重视,也为梁思成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打下扎实基础。

文章图片4

1936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上

郁郁不得志的晚年

解放前夕,胡适、梅贻琦、傅斯年纷纷选择跟随国民党至台湾。不知是否因为留恋大陆的古建筑,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选择留在大陆。

文章图片5

1931年,梁思成于北总布胡同三号家中

1950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任建筑系主任,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文章图片6

20世纪50年代初,梁思成主持近现代建筑调查在东交民巷圣米厄尔教堂前

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但在苏联专家的反对下,建议没有被采纳。

文章图片7

1950年,梁思成在病中与林徽因讨论国徽的设计图案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对古建筑大规模拆除。梁思成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此后,梁思成逐渐被边缘化。

文章图片8

晚年梁思成

1955年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失去了生活和精神上的伴侣。十年浩劫里被当作“复古”典型批判,晚年梁思成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直至1972年,梁思成病逝于北京,一代建筑大师就此长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