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098:会动的是意而不是心

 新用户17779036 2022-05-26 发布于江苏

导读

关尹子说,让我们心思考的是意而不是心,这该怎么理解?为什么说他对心的开示和达摩祖师与慧可的对话意思一样?怎样理解生命的本质,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古无今?为什么今天的教育只会让人越来越困惑?智者和学者最根本的区别又在哪里?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关尹子》鉴篇的第四章,先读经文。
01
关尹子曰:流者舟也,所以流之者是水非舟;运者车也,所以运之者是牛非车;思者心也,所以思之者是意非心。
不知所以然而然惟不知所以然而然,故其来无从,其往无在。
其来无从,其往无在,故能与天地本原,不古不今。
02
关尹子告诉我们说:人们只是看见了船在水面上流动行走,却不知道能让船流动行走的,是水的流动,不是船自己能游走。
人们只是看到了车在陆地上运动行走,却不知道能够让车子运动行走的,是拉车的那个牛,而不是车子自己会走。
人们也只是知道心能思维,却不知道能让心进行思维的是意识的思维,而不是我们本有的妙心有思维。
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反正就能是这个样子了。
正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反正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也就是没办法知道它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它向何处而去。
既然不能知道它的来处,也不能知道它的去处,所以就能够和天地一样同本同源,没有古今的分别,而永远存在。
03
元代的高道牛道淳道长在注解这一章结尾的时候说:
此章明本原妙心禀自五太之前,非思虑之所知也。
也就是,我们生命最本有的那个妙心,生命之根,在有五行之前就已经有了。
先天地生而生,不是我们人的思维所能够认知的,所能够了解的,所能够领悟的。
04
读了关尹子这段话。
却让我想到了禅宗两位祖师爷的对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了中国,在建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和梁武帝,两个人话不投机,他就一苇渡江去了河南的少室山,也就是今天的少林寺。
他在南京的时候见到过慧可,慧可当时傲气十足,可能根本就没拿达摩祖师当回事。
但是,两个人的缘分非常强大,在神人的点化下,慧可才知道祖师爷来了,来找他了,所以他也就过了长江,去了少室山。
达摩祖师在山上面壁,他就双手合十,立在达摩的后面,达摩祖师根本就不理他。
一直到后来,他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意和决心,用戒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立于被血染红的雪中,达摩才被感动,愿意为他传法。
05
这个时候,二人有一段安心开悟的对话,非常的精彩。
慧可问达摩祖师:“诸佛法印,可得闻乎”。那些佛祖的妙法,我能够了解吗?能够听说吗?
达摩祖师告诉他:“诸佛法印,匪从人得”。那些诸佛的妙法,没有办法从别人那里得到的。
慧可当时就非常的茫然,我拜你老人家为师就是来想求诸佛的妙法,你怎么说没有办法从别人那里得到呢?
那我还为什么要拜你为师呢?你的法为什么就不能传给我呢?
慧可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话:“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我这颗心一直不安宁,我想乞求祖师能够帮我安心,能让我的心回归平静,不那么妄想、混乱。
达摩跟慧可讲:“将心来,与汝安。”
你不是让我帮你安心吗?把你的心掏出来给我看看,拿出来我才能帮你安呐。你得先告诉我你的心在哪儿啊?
慧可站在那里茫然了很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我已经能找的地方都找了,我找不到我的心在哪里呀?
达摩祖师这个时候的回答最精彩:“吾与汝,安心。”行了,我已经帮你安完心了。
这个时候慧可立刻恍然大悟,心怀踊跃,终于明白了,根本就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就没有安心和不安心的分别。
心里面所有的安与不安的想法,都是妄想,当这些妄想不在的时候,心自然而然就安了。
06
如果我们理解了关尹子的这段经文,理解了达摩祖师和慧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就会明白他们讲的都是一个事儿。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名言。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认知、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推理、所有的想象,都是我们内在分别意识在作怪。
生命最最本质的存在是没有形象的、没有生灭的、没有去来的、没有古今的、没有任何分别的
能够领悟到万变的有形世界背后那个永远不变而又无形无相的本质,我们也就看透了世界的本质。
也就真正地认识了自我,也就达到了中国儒、道两家的圣人和佛家的圣人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
同时也是西方的圣人,苏格拉底讲的“认识你自己”。
07
这种认知世界、洞察生命本质的方式和我们现代教育模式是正好相反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是往头脑里塞东西,而修行是把头脑里的东西全部扔掉。
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都是分别、分别再分别,而真正要想洞察这个世界,乃至我们个体生命的本质,我们必须去掉所有的分别心,要合一、合一再合一。
所以,现代的教育方式一直走下去,只会让人类更加地迷茫、更加地疑惑。用的功夫越多,困惑越多。
这也是智者和学者的最本质差别。这种差别就是“不分别”三个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