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鼓傩歌动野烟 文/易宗明 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怪的言语,充满神秘的场景,近于原始的仪式……伴随着“咚咚推”的社鼓乐音与节奏,傩祭,还傩愿,唱傩戏《姜女下池》,便开始异彩纷呈起来。这不是古希腊的酒神狂欢仪式,不是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活动,也不是一场当下风靡火热的什么山寨秀,而是嘉山顶上傩祭的一种庄重而古老的仪式。“微风晴影散花砖,社鼓傩歌动野烟。”在嘉山传统的孟姜女庙会上,红脸傩公,白脸傩母,过去每年都要举行这样的精彩神秘的傩戏表演。 澧水一带习俗奉孟姜女为傩神,《直隶澧州志》载:“冬月冬日合族祭先祖于祠,始傩,击鼓绕镯以迎傩神逐疠疫,舞者歌孟姜女故事。”《孟姜女》演的是孟姜女与范郎的故事,是“傩八朝”里最重要的一出,所谓“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了愿心”。 傩祭一旦开始,达官庶民,击鼓呼噪,全欣喜若狂。傩戏在湘西北又称之为傩堂戏、傩神戏、土地戏、师公子戏,常以《三妈土地》、《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等为主,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诸多项目充斥其间,傩艺主要有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等绝技杂技表演。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傩作为一种从原始宗教演变而来的民间习俗信仰,既是古老的人与神的空间对话,更是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的历史延续。这种自然崇拜来源于远古新人类对自然界万物兴亡无从理解的彷徨,在他们的思维里,滋生了万物有灵的看法,于是,人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神灵的崇拜和信仰,借助神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美好愿望。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 《荆楚岁时记》载:“楚俗尚鬼,而傩尤甚。”巫傩活动在澧水流域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它是由宗教与戏曲相互渗透,揉和了各个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产物。明代隆庆《岳州府志》也载:“沅澧流域,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清代《甄氏族谱》对澧水一带的宗教信仰也作了记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傩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仗鼓”,澧水中下游的船民每年都要举办“杨泗会”,祭傩、游傩、演傩戏。 关于澧州最早傩活动的传说,是在四千多年前,神农规定“日中为市”,舜帝携娥皇、女英来南方出游,把在长江沙滩上开设的市叫“沙市”,在澧河河畔设立的市叫“津市”。在洞庭湖之西,汇聚了蚩尤部落遗民三苗,为了报复颛顼帝的暴政,创造了巫傩文化用以反抗压迫,它寄托了三苗人民驱邪逐妖的美好愿望。古澧州石门县就有一个《傩愿菩萨》的传说:傩愿本是天神,被玉皇大帝派往人间放毒,他不忍凡人遭此大难,迟迟不肯把毒投下。玉帝于是派瘟神带领天兵天将追逼傩愿,追到江西、湖广、四川交界处,傩愿无法逃脱,只得把毒药吞下,立时眼珠爆出,遍体乌黑,口吐鲜血而死。人们感念傩愿为民而死,都来争抢他的尸体运往家乡安葬,相持不下,只得分抢,结果湖广湘西一带人民抢得头颅,于是带回家乡。这样,傩愿神像就成了“若阵斩之级”的“半像”。这个传说与蚩尤头颅葬在武陵的传说很是相似,所以傩戏一说就是祭祀蚩尤演变而来。 楚怀王来到涔阳极浦,祭祀傩神,希望保佑他打败秦国。不料兵破地削,身辱国危。楚国大夫屈原行吟澧浦,和着傩歌的旋律,唱出了千古绝唱《九歌》。关于《九歌》,湖南转运判官项安世如此说:“按《澧阳志》:五通神出屈原《九歌》,今澧之巫祝,呼其父曰太一,其子曰云霄五郎,山魈五郎,即东皇太一。云中君、山鬼之号也。……且《九歌》多言澧阳、澧浦,则其说盖可信矣。”澧水河边的五通庙就是是屈原在此地创作《九歌》的见证。 解放前澧水流域各县都设有傩愿坛,祭坛以阳鸟为神灵,驱鬼避邪,巫师做法事必先宰鸡,用鸡血镇邪解秽。过去,碰上病痛、灾难,便会向傩愿菩萨许愿,讨神灵庇护,再遇喜庆之日“还愿”,实施先前的许诺,故叫“还傩愿”。施行时,演员们会做出八朝法事,其中有“出土地”一出戏,故又叫“土地戏”。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在澧州一带,便有了一批艺人专门从事民间傩戏表演。从前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背着行头赶百把里山路。对于每一个演员来说,傩是人生,还是生计。 《舆地广记》有“昔舜放驩兜于”澧州崇山的记载;如今发掘的城头山遗址文化,考古表明澧水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耕定居点及傩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傩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领域,面具要先 “开光”,取用、存放也要举行“开箱”、“封箱”仪式。傩戏面具好像都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不得触摸、佩戴面具。戴上傩戏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各种千姿百态的面具造型一经展示,便让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骠悍之美、凶猛之美、狰狞之美、刚烈之美、英气之美……无不显示其中。傩戏没有文字,一直靠师承口传,这种曾广泛流行的民间戏剧在澧州似乎已面临后继无人、青黄不接,后辈无人接传衣钵。 《走进澧州——以“城”相见 以“澧”相待》是2010年澧县文化局、澧县旅游局共同编辑出版的一本地方文献,图文并茂。主 编:余长国 黄德武;副主编:龚道权 李志民 马 骅 陈克发;执行主编:易宗明;封面设计:田 劲;封面题字:杜修岳;撰 文:易宗明;摄 影:陈克发 龚朝阳;版式装帧:田 劲 李悦 张文武;责任编辑:胡国勇 段传云。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