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石刻博物馆:石刻也会歪头杀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五塔寺,现在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地区发现的石刻很多都拿到这里展出。

最重要的展品当然是那座明代成化年间建成的金刚宝座塔。北京周边零散发现的陵墓石刻、寺院道观碑刻、祠堂碑刻、耶稣会士碑刻等都被分片陈列。在那些碑刻中可以找到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傅恒家祠碑、索尼告封碑、耶稣会士白晋墓碑……。原来,历史可以如此近,近到可以触摸。

此外,一些小雕刻,如石狮子、石吼等,被“散落”地放置在室内展厅的门口。这些小石雕基本都是元明清的,以巧取胜。看它们的神态,即便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也是负责“卖萌”的。

“歪头杀”,是最简单的引人好感的卖萌姿态。通常,直视对方可能带有审视、挑衅等意味,比较正式、威严。但外头,首先就放弃了抵御,避免正面的对视,很容易给对方带来好感。所以,“歪头杀”可爱,不是没有道理的。

古代石雕,早就懂得“歪头杀”的杀伤力了。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这对清代石狮子的“歪头杀”,头如此之歪也是少见,动感十足。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这对清代的人牵狮子的石雕,雕刻细致。这狮子也是“外头杀”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清代的望天吼(一对)和明代的石吼

明代这只石吼肋生双翼,前肢和头部均有 残。但其上扬的姿态依然雄健。清代的望天吼,满身鳞片,蹲踞,圆头圆脑滴。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拍照好去处

文章图片11

望天吼的背和小尾巴挺逗的哈!

文章图片12

明代 息 水兽。它爬在一个高的台子上,看着水面,翻着鼻孔,神态有点像小猫看着鱼缸中的小鱼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元明 石虎。这个时期北京地区的石虎基本都是这种雕琢简洁的造型。这种古拙的雕琢手法很有点西汉石雕的味道。

文章图片16

谁那么讨厌啊,把这狮子脸凿掉一半。这得费多大力、多少功夫?没事干点啥不好,凿它做什么呢?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清代 走狮

文章图片19

元代 坐狮

文章图片20

清代 卧狮柱础

文章图片21

元代 狮子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树丛中的“歪头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