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错,很多事都是从“三分钟热度”开始的

 懿非宇 2022-05-26 发布于湖北


网上对于“三分钟热度”的解释:指的是对某件事物的热情仅仅存在三分钟或以下。乍一看,这似乎是个贬义词。很多人都会认为“三分钟热度”实在太糟糕了,可能这样的体验感的确不是那么好。

但先别急着否定“三分钟热度”,尝试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三分钟热度”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0
1  兴趣来了,“三分钟热度”也就开始了

试想一下,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是否都坚持做过一件事呢?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当我们出于对某件事感兴趣,或多或少都为这件事付出了努力,最少也让自己坚持了一段时间。

一旦某个目标达到了,或是对这件事的兴趣开始衰减了,我们便停止了继续做这件事。

我记得有段时间,网络上一度流行“非主流”的照片。说白了,就是需要用到PS软件给人像照片修图,继而调色。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特意自学了一段时间的PS,几乎每天都要自学1-2个教程。

待我的目标达成后,我发现学习PS这件事已经激起了我对PS的兴趣,之后,我又坚持学习了近两年的时间。一直到我觉得修图,调色这些内容我基本掌握了以后,我就停止了学习。

然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再用过PS。直到进入职场,再次打开PS的时候,感觉生疏了很多,但好在有了以前的基础,基本的功能还是都知道的。所以,再次上手也就容易了许多。

正因为自己有了兴趣,便开始了“三分钟热度”。因为这“三分钟热度”带来的收获,最终反而变成我在职场上的优势。

这能说明一件事,“三分钟热度”至少让你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是感兴趣的。


02  重新认识“三分钟热度”






我们之所以认为“三分钟热度”是一件不好的事,原因是我们只看到了它不好的一面,当尝试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我们总是“被迫”去接受一件事。

就从学习这件事来说,在升学前,我们为了升学考试,需要不停地学习,一旦拿到录取通知书了,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会松懈下来。

接着,入学后,为了应对各种期末考试,又得不停地学习,正所谓“无考试不看书”。等考完试,放假回家后,又开始了懒散的寒暑假生活。

毕业后,一旦进入职场,再做到像在学校一样读书的人,恐怕更是少之甚少。这大概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了。

一切的学习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好前途。试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那么“爱学习”?换另一个角度,从人生的整体阶段来说,这样的学习又算不算是“三分钟热度”呢?

第二,我们会以“凡事需要坚持”这种常态化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但是试想一下,我们终其一生,能让我们持续坚持的事情又有几件呢?

细想一下,恐怕很多事都是在“不满意—尝试改变—恢复常态—又不满意—继续改变”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乐此不疲。

再来举个例子,说说减肥这件事。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身材,开始走上减肥这条路的。

刚开始,对减肥这事非常上心,控制饮食,运动等等。看到再诱惑的美食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待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终于对自己的身材满意了。但是,味蕾却因此“饥饿不堪”,再次看到美食的时候,真的忍不住了。心里便想,偶尔吃个一两次也没关系的吧。

就这样安慰自己几次之后,发现自己的身材开始反弹了。于是,又开始走上了最初的减肥道路。如此,循环往复。

这样的情况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能够认识到“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常态,才能正确地去面对它。

第三,有了很多“三分钟热度“的事,才能明确自己真正的热爱。

当一个人不断地去尝试新事物,但很多事真的就只做到了“三分钟热度“,难道就是没有收获吗?并不是的。因为有很多事自己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很多事都能让我感兴趣。弹琴,画画,设计等等,这些都是我从前尝试过的事,而且每样我都学了一点点,但没有一样是精通的。

这些对我而言只能算是爱好,仅仅只是给我的生活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当我为了生活疲于工作的时候,几乎是没有精力再去坚持做这些事的。

此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个需求也是在变化的。人生每个阶段,自己所需求的成长是不同的。

能让自己持续成长,并为之坚持的事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正是因为尝试了很多“三分钟热度“的事,才让我明白能让自己持续成长的事就是写作。


03  怎样对待“三分钟热度”


第一,明确动机。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自己的成长需求也是不同的。明确自己做一件事的动机,知道这件事是否值得自己去做,能否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第二,确定目标。

就像我前面说的学PS一样,我当时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修照片。我学习了之后也帮助很多同学修了照片,这样的结果就是获得了自我的满足,也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所以,做一件事需要有个能够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天马行空的。

第三,正确对待外界的反馈。

不要在意那些否定你的声音,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你做这件事是为了满足自己,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

别人的坚持是别人的,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


       第四,“拉伸性“地坚持。

很多事物都是有“拉伸性“的,就像一根橡皮筋,太过用力就会断。坚持做一件事也是一样的。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该努力就努力,该放松就放松。柔韧有余,才能更好地坚持。


我是
非宇,一个归隐田园的自由写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划人。
专注自我成长,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谢谢你长得好看,还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