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末帝李从珂与手下大将石敬瑭,皇帝担心大将造后,大将害怕皇帝认为自己要造反,一来二去,事事处处别扭,结果石敬瑭真的反出,更勾结契丹,中国历史上有了“儿皇帝”这一屈辱称号,而他献出幽云十六州,使中原王朝的北部屏障尽失,其后四百年,中原王朝饱受此困扰。 (石敬瑭像) 在现代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实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人的命啊,看似不可捉摸,不可抗争,其实呢,人的命运大都是以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来决定的,就是当你起了某个念头,或说了某句话后,那么你的潜意识里便会把事情朝着这个念头或这句话预言的方向推动,直至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这就是“自我实现”,相信很多朋友在自己或别人身上都发生或看到过这种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古来有之,比如后唐末帝李从珂与手下大将石敬瑭的背叛与反背叛,皇帝担心大将造后,大将害怕皇帝认为自己要造反,一来二去,事事处处别扭,结果石敬瑭真得的反出,更勾结契丹,中国历史上有了“儿皇帝”这一屈辱称号,而他献出幽云十六州,使中原王朝的北部屏障尽失,其后四百年,中原王朝饱受此困扰。 回顾此段历史,令人唏嘘。 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生于太原汾阳里,有人说他是沙陀族,但也存疑,并未有直接证据,大概率上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后裔。 石敬瑭性沉稳,不多言,喜读兵法,最崇拜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时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很喜欢石敬瑭,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李嗣源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号称“三讨军”。 石敬瑭对李嗣源也是忠心耿耿,跟随着他转战各地,多次在敌阵中拼命救下日后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和李嗣源。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抚摩着他的背脊说:“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石敬瑭由此名声远扬。 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在胡卢套作战,后唐军队逐渐败退,石敬瑭迎着敌军精锐,拔出长剑,杀出一条血路,保护着李嗣源撤退,敌人竟无一人敢上前阻击。可见石敬瑭在战场上的勇猛。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改年号同光。在庄宗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石敬瑭与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功劳为最大,但石敬瑭因不善言语,不喜自夸,所得官位并不显赫。 石敬瑭虽不善言语,但并不意味着他只懂征杀。 同光四年(926年),赵在礼兵变魏博,元行钦招降未成,李存勖又任李嗣源为统帅去镇压,行到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时,部队发生兵变,请求李嗣源在河北称帝。李嗣源对李存勖没有二心,这时就想只身回去向李存勖言明真情。 在此关键时刻,石敬瑭极力反对李嗣源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他对李嗣源说:“岂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兵变后,主将却没事的道理?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李嗣源这才醒悟过来,立即派石敬瑭领兵先行,自己随后跟进。 石敬瑭在黎阳(今河南浚县)渡过黄河,占领汴州。等到李嗣源进入汴城,庄宗听到消息后也率领军队到达离汴城五里路的西北部。李嗣源已入汴城,庄宗无奈,不多久,庄宗遇内乱而亡。 同月,李嗣源进入了洛阳,登上帝位。 其后,石敬瑭屡立战功,平定多地节度使叛乱,长兴四年(933年),北方契丹、吐浑、突厥犯边,石敬瑭请愿北上自此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当年十二月,李嗣源病逝,石敬瑭非常悲痛。934年,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但他信任朱弘昭、冯赟二人,施政混乱,逼得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发动岐阳兵变,领兵杀向洛阳。李从珂让石敬瑭去商议军国大事,石敬瑭在路上遇到从洛阳逃出来的李从厚,石敬瑭将李从厚幽禁起来,献给李从珂,李从珂即位后,派人将李从厚杀死。 李从珂与石敬瑭二人,从此就掉入了一场“自我实现”的宿命。 (李从珂像) 从前述咱们知道,李从珂是李嗣源养子,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而李从珂这个皇位又是从李从厚手中抢过来的,并非承李嗣源的遗诏即位,而李从珂也深知石敬瑭的军功之盛,能耐之大。 刚刚即位的李从珂,最大的忌惮就是石敬瑭。 李从珂曾说,“石郎于朕至亲,无可疑者;但流言不息,万一失欢,何以解之?” 你看,这就是猜忌的苗头,万一怎么着怎么着,“自我实现”的始点,就是这“万一”。 而石敬瑭呢,也敏锐地接收到了李从珂的这种不信任的气息,他想极力地证明自己。 李从珂即位后,石敬瑭不敢主动提出要回河东,担心李从珂起疑心,整天愁眉不展,当时他身体有病,最后竟不成个人样了。他的妻子李氏赶忙向母亲曹太后求情,让李从珂放石敬瑭回去。李从珂虽然不是曹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曹太后从小对他如同亲生一样,又见石敬瑭已病成这样,于是就让石敬瑭回到了河东。 石敬瑭回去之后,更是小心防范。有一次其妻李氏回去为李从珂祝寿,事毕,想早点回河东,李从珂当时喝了酒,醉醺醺地对她说:“这么着急回去,是不是要和石郎造反呀?”李氏十分害怕,只得又住了好些日子才返回。 李从珂酒醒后,也十分后悔对李氏说的话,担心会激起石敬瑭的怀疑,又好言劝抚了一番。 但李氏回去后这些话不可能不告诉石敬瑭,这让石敬瑭更加相信李从珂对他疑心很重,酒后吐真言嘛。 石敬瑭此时开始了试探。一方面自己装出一副病态,说自己没有精力治理地方政务,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以让李从珂放心;另一方面,石敬瑭上书,假装要求辞去马步兵总管的职务,让他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如果李从珂同意就证明怀疑自己,如果让他留任则说明李从珂对自己没有加害之心。 结果李从珂就真答应了,改任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又改赐“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名号。 名号很响亮,但实质是剥夺石敬瑭的兵权。 石敬瑭这下不愿意了。但李从珂此时已铁了心,管你有意还是无意,先把兵权夺了再说,接连降诏催促石敬瑭前往郓州就任。 事已至此,兵权万万是丢不得的,石敬瑭彻底翻了脸,先是装病不走,然后又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 到了这种境地,二人都再无退身之路。李从珂就下令罢免石敬瑭的所有官职,然后派兵讨伐,石敬瑭兵力不足,粮食又颇为匮乏,于是就求救于契丹,上演了一出骂名千载的“儿皇帝”闹剧。 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石敬瑭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东南)。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幽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后中原各王朝四百年间收不回十六州,时时被北方政权侵扰。石敬瑭称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 李从珂与石敬瑭,二人就这样上演了一出“自我实现”的命运大戏,结果却都是如此不堪。 所以,一念生,万念起,切忌切忌啊!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