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血白蛋白:聚焦肝脏疾病

 南方菩提 2022-05-26 发布于广东

作者/童荣生(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徐小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肝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肝病,其逐年增长的累积患病率正为全球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负担。根据全球健康负担 (GBD) 2017年的数据,世界范围内肝硬化及其他慢性肝病患病人数已超15亿,由肝硬化引起的死亡人数达到132万[1]。白蛋白在肝脏内合成,占血浆渗透压的70-80%。在肝硬化患者以及肝衰竭患者中,白蛋白可通过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循环功能障碍,同时低血清白蛋白浓度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预后指标[2]

为明确适用人群及临床情景,实现人血白蛋白临床价值最大化,《国际医院药学》(Hospital Pharmacy International)杂志特邀肝病、感染性疾病、肿瘤领域及中国(和越南)肝移植术的多位专家,就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癌、肝移植等常见肝病的临床管理与实践,阐述相关经验与观点,形成《人血白蛋白 :聚焦肝脏疾病》特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徐小元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童荣生教授为特刊书写总论,介绍了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其并发症、肝癌、肝移植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肝胆相照平台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01

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到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细胞癌、死亡等终末事件之前,患者往往会经历漫长的疾病进展过程。失代偿肝硬化作为慢性肝病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肝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在恶化患者临床预后的同时,大幅增加了临床管理复杂性。

近些年来,国际上对于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管理理念持续更迭,从以往关注特定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向失代偿肝硬化病理机制多重干预逐步演进。最新学术观点认为,危险因素(如病毒感染、酒精等)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细菌转位等核心病理事件,随后核心事件进一步触发极为复杂的多个病理机制,如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等。

人血白蛋白的多种生物学效应,与失代偿肝硬化多个病理机制对应。基于此,近年来以ANSWER研究为代表的几项高质量临床研究考察并证实了失代偿肝硬化患者长期接受人血白蛋白输注带来的治疗获益[3-5],这些循证在拓展了白蛋白肝硬化适应证的同时,亦推动了欧洲AISF-SIMTI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合理使用声明文件的更新[6]。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偿肝硬化并发症阶段的治疗获益,不仅是在其胶体效应对抗门静脉高压、小动脉扩张造成的相对低血容量。在疾病早期,白蛋白的多种生物学效应,针对下游病理机制进行的多靶点干预可能是更为有效的策略[7]

02

人血白蛋白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除失代偿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外,早期肝癌的临床管理同样极具复杂性。不同于以系统性治疗为主的晚期肝癌,早期肝癌患者可从外科治疗中实现根治性切除。然而,除病灶切除完整性外,影响患者术后整体预后的因素较多,如术前肝功能储备、围手术期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肝癌患者所伴发的肝功能异常可大幅影响白蛋白的合成能力,与此同时,手术造成的出血、组织创伤可加速血清白蛋白的流失。因此,伴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合理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于改善肝癌患者术后整体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03

人血白蛋白在接受肝移植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如符合相关指征,肝移植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理想治疗方案。然而,肝移植术作为一类难度极大的外科手术,需采取密切而复杂的围手术期管理以保证患者术后临床获益。肝移植患者术后常出现低白蛋白血症,且后者常被作为重要的预后因子。另外,移植术后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同样可受血清白蛋白水平影响,而低白蛋白血症可导致治疗毒性,不利于患者总体临床预后改善。

综上,肝脏疾病临床特征复杂、人群异质性强、病理机制多样,相关人群的临床治疗规范性有待提升,整体预后亟待改善。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 GBD 2017 Disease and InjuryIncidence and Prevalence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and national incidence,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disability for 354 diseases andinjuries for 195 countries andterritories, 1990–2017: a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Lancet 2018;392(10159):1789–858.

[2] D’Amico G, Garcia-Tsao G,Pagliaro L. Natural history andprognostic indicators of survivalin cirrhosis: A systematic reviewof 118 studies. J Hepatol2006; 44:217–31.

[3] Caraceni P et al. Long-termalbumin administration indecompensated cirrhosis(ANSWER): an open-labelrandomised trial. Lancet2018;391(10138):2417–29.

[4] Di Pascoli M et al. Long-termadministration of human albuminimprove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cirrhosis and refractory ascites.Liver Int 2019;39(1):98–105.

[5] Fernandez J et al. Effects ofalbumin treatment on systemicand portal hemodynamics and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Gastroenterology 2019;57(1):149–62.

[6] Caraceni P et al. AISF-SIMTIposition paper on the appropriateuse of albumin in patients withliver cirrhosis: a 2020 update.Blood Transfus 2021;19(1):9–13.

[7]Bernardi M, Caraceni P. Novelperspectives in the managementof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Nat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15(12):753–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