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国 | 母亲的拐杖

 大河文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小时候母亲曾让我猜这个谜语:有一种动物,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这是什么动物呢?猪马牛羊四条腿,鸡鸭鹅两条腿,蚂蚁蛐蛐六条腿,毛毛虫一身腿……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母亲提示一下,母亲让我想想不满周岁的小孩儿咋走路?我一下子明白了,这种动物是人呐。人是世界上最高等最有智慧的动物,没有学会走路时,手脚并用在地上爬,相当于有四条腿;等到老年时,腿脚不灵便,走路不稳,拄的拐棍不就是第三条腿吗?
时光如流,一晃几十年过去,岁月的霜华早已染白了母亲的青丝,生活的重负早已枯萎了母亲的容颜,耄耋之年的她,早已经离不开第三条腿——拐杖。
母亲一生勤谨操劳,身体虽有病灾,所幸医养得当,并无大碍。70多岁时,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还是昂首挺胸,步履稳健。那一年,我的一个侄女要结婚了,母亲很高兴地跑前跑后,慌着帮一些小忙。不料就在侄女出嫁的前一天下午,母亲被树枝绊了一下,摔了一跤,脸上擦破了一层皮。当天晚上,我开车送她到县医院做CT检查,医生说没伤到骨头,清洗处理后就回到家里,没有耽误第二天早上送侄女上婚车。
2017年春,我给母亲买了第一只拐杖,那是一只明晃晃光溜溜带着红色花纹的不锈钢拐杖,上端弯着像雨伞把儿一样的手柄,柄上套着软软的黑色塑料泡沫,最下端安着一个耐磨的橡胶底座。
母亲看见拐杖,很不高兴地说:“我好好的,用啥拐棍!”我知道她一辈子干净利索,是怕别人笑话,就给她讲关于拐杖的事情。“妈呀,您喜欢看杨家戏,知道佘太君是大忠臣,为啥她在金銮殿上见了宋王天子还拄着龙头拐杖?”母亲愕然地反问:“佘太君是皇上亲口封的长寿星,不就应该拄龙头拐杖吗?”我告诉她:“古书《礼记》上有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佘太君百十岁了,可以在朝堂之上拄拐杖。按照这个规矩,像您这样的年纪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拄拐杖了。”母亲听了,不再反对使拐杖。拐杖很轻,母亲走路时,常常用一只手把拐杖拎起来放在身体侧边,或两只手握着拐杖反背在身后,并不咋用。
后来母亲逐渐离不开拐杖了。母亲50多岁时患有心脏病,一直服药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最近几年,她又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办事丢东忘西,走路磕磕绊绊,说话词不达意。父亲身体好,经常陪着她,是她最贴身的护卫。母亲的第一根拐杖用了两年多时间,手柄上的塑料套坏了,是被她闲时坐在沙发上用手抠坏的。父亲用一只红色的手帕包着手柄上的塑料套,再用线绳捆扎结实,交给她。可是过不了几天,母亲又把绳子和手帕解开,继续抠那塑料泡沫,几次三番,最终手柄上的套几乎全没有了,用着不方便。
2019年春节前,母亲大病一场,出院后,腰也变弯了。我特意给她买一根黄色的藤木拐杖,这是母亲的第二根拐杖。这根拐杖比第一根稍微重一点,也有一个伞柄样的弯把手,比起不锈钢拐杖来更坚固一些,母亲再也扣不动那个手柄了。这根拐杖用了不足两年,没有用坏,母亲就不能单独使用它了。
有几次,我跟在母亲的身后,看着她走路。见她佝偻着身子,有时拄着拐杖,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倾着,有时拐杖拖在地上晃晃悠悠向前走,感觉一阵风刮过,她就有摔倒的可能,于是不敢再让她自己拿着拐杖走。家庭会议讨论决定:父亲和母亲在我们弟兄几个之间轮流住,到谁家里,谁负责照顾父母,重点关照母亲。
李密在《陈情表》中对晋武帝说,他九十多岁的祖母刘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无人照管,乞求能够准许他辞官不做,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父亲也常对我们说:“恁妈病了二十多年,住了很多次院,多亏你们姊妹几个孝敬伺候,如果没有现在的医疗条件,在旧社会她活不到现在。”我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母亲已经到了风烛残年,能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有限了。我需要养家糊口、还房贷,无法像李密那样辞去工作供养老母,但我竭尽所能孝敬母亲。
父母亲在我家住时,管好衣食住行自不必说,节假日我还拉着他们去附近的景点参观。上班时间,父亲在家陪着母亲,下班后我抽时间拉着母亲散步。一般情况下,每天午饭后,我要拉她着在小区内散步半小时;周六周日让父亲自由活动,我全天陪着母亲,在小区内或者到广场、公园里散步。散步时随身带着一只带靠背的轻便折叠椅和一只袋子,袋子里面预备有装满了开水的保温杯、一小卷儿卫生纸、一件外套,一把小折叠伞、几片饼干面包。母亲走路时,我紧跟在身边搀扶着她,成了她形影不离的拐杖。走累了,母亲随时可以坐下来休息;渴了饿了,随时可以喝点热水吃点东西;天热或下雨了,随时可以打伞;降温了,随时可以加外套。
《劝孝歌》里讲:“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母亲啊,您的养育之恩难以报答。我愿陪着您回味往昔岁月,搀扶您走遍春夏秋冬。我愿做您的智能拐杖,让您走路永远稳健通畅。


02.

Home神赞

李志国,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人,喜爱读书散步,现在社旗商务部门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