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曾以毛主席客人身份游武汉

 荆楚文史哲 2022-05-27 发布于广西

▲李正阳题

本平台面向全球常年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我五十六年前第一次游武汉,是以毛主席的客人身份去的,所需食宿交通费一律全免。你不相信吧,我说的是真的。

源于一九六六年秋至一九六七年春的那场红卫兵大串连别时我是六六年应届中毕业生,那年五月末毕业会考后,正复习准备升学考,突然传来国家废除招生考试制度的通知,全国中学以上学校全面停课,在校学生都成立红卫兵组织停课闹革命,我自然也转身成了一名毛泽东思想红卫兵。


1966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红卫兵到北京及全国各地大串联,把“文化革命”的烈火烧向全国,所需食宿和交通费一律全免。这个史无前例的《通知》,造就了天上掉馅饼、免费大旅游的大串联。红卫兵们一涌而起,如开闸之水、奔涌之潮,在中国大地上南来北往、绵延达半年之久。
毛主席自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6日,分八次接见了一千多万红卫兵。各地都成立了很多接待站,负责安排红卫兵的食宿,到处悬挂着大幅标语:欢迎你,毛主席的客人。我们这些学生只要持有串联证,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热情的招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不管男女老少,都亲切地称呼我们是:“毛主席的客人”,神州大地到处都有红卫兵的身影。

我们同年伋几位男女同学自愿组成一支长征队,制作了一支毛泽东思想长征队的队旗,推选我为队长,为大家服务。行程计划的第一站是武汉,然后直奔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再上井岗山和八一起义的南昌,选定于1966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那天从黄梅出发。临出发前我们整装待犮,每个人左臂上都戴着红卫兵袖章,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口袋里装着红宝书(即毛主席语录本)。

行李包里装的是基本的生活用品、换洗的衣物和串联证。一大早,我们打着长征队红旗走出学校大门,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雄纠纠气昂昂地开始了我们的新长征。那时的我们满怀激情,徒步行军,日行百余里,傍晚时就到达武穴港船码头。我们在码头石头上稍事休整,处理好脚板上的水泡,然后坐汉九班客轮,连夜驶向武汉。
次日九时许,船抵汉口港码头, 宽阔的长江与繁华的码头映入眼帘。负责接待从轮船下来红卫兵的接待站,设在汉口标志建筑物江汉关旁边。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询问我们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我说我们是农村孩子,来自农村中学,第一次到大城市,住处能否安排到市中心交通方便点的地方。

工作人员笑答:你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会尽力为你们提供帮助。说完就将我们一行安排到新华路体育场服务大楼接待站。这座因水路而发达,因商事而繁盛的码头城市,百年前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可以想见,当时的武汉在我们这群第一次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眼里,是多么的新奇与繁华,我们大家都非常的兴奋,对工作人员的接待更是相当满意。

到了新华路服务大楼接待站后,立即安排住处,宽敞、干净、漂亮,比起我们家里的条件,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到了吃饭的时间,接待站食堂开饭,菜是八个人一桌,人坐齐上菜,米饭不限量,以吃饱为标准。尤其是早餐,武汉名小吃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都是我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在那个粮食定量供应的年代,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别人没有粮票就寸步难行,而我们没有粮票,不用花钱,却能在食堂里畅通无阻。             
走出接待站,市区的公共汽车几乎成了我们的旅游公车,不管到哪个站点都可以免费乘坐。我们对照着武汉市交通图标示,跑遍了三镇的主要公交线路,对武汉三镇的概貌有了个基本的了解。我们想去的地方都去一遍,如解放路上的孙中山铜像,中山公园,武商,武展,江汉路和大智门火车站等处。

这一路行,也让我们真正体验到毛主席客人的待遇,就是不同寻常。反观我们出行的初衷,我们这一行人,年龄都不大,知识见识都很有限,谁也没有助燃文化革命烈火的能力,但是大家都有一个追寻伟人足迹,经风雨、见世面、长知识的愿望和无限的热情。   武汉是毛主席非常钟情的一个地方,于是我们就按预定的计划,开始了追寻伟人足迹的红色之旅。

我们第一个参观点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毛主席旧居。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都府堤41号毛泽东旧居,这是一栋晚清江南风格的民宅,坐东朝西,青砖黑瓦,它既是毛泽东、杨开慧和孩子们的住所,也是1927年5月前中共中央农委机关所在地。位于前厅左侧的房间,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工作室兼卧室。临窗的桌上摆放着一盏煤油灯,毛泽东曾伴着昏黄的灯光,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共同举办,由毛泽东主持的,共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多人。在农讲所,毛泽东亲自担任《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上,他给学员作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阐明了深刻的革命道理,最受学生的欢迎。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如瞿秋白、恽代英、彭湃、方志敏、夏明翰等,也都曾在农讲所任教。

当时给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农讲所的办学宗旨:学生不是为求官而来,而是为求学而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农民的痛苦,要为困苦的农民谋解放、谋利益而工作!我们要穿着破衣服、脏衣服带着虱子去斗争,以求卸去我们的脏衣服,得到我们的一切。
1927年7月,国民党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武昌农讲所也随着停办。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主席在会上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夫妻二人武昌分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800多名学员走出农讲所,走向各地农村,遍布神州大地。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硝烟中;在黄麻起义、秋收暴动、向井冈山进军的道路上,他们如革命火种,燃烧在山乡原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在1927至1931年期间,我们黄梅县农民运动和农民暴动的历史,让我想起了我村有八位烈士在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和农民暴动中壮烈牺牲,其中区暴动委员会负责人黄润环,乡农协会秘书长黄文福,赤卫队付大队长黄文治,赤卫军三营政委黄大雅四人都是中共党员,都是读书人。因为这些人都是我的先辈和亲人,所以一下子就感觉农讲所与自己的家族命运离得如此近。也让我想起作为农民的后代,不要忘记农民的痛苦,要以为困苦的农民谋解放、谋利益而工作为已任。

我们第二个参观点是毛主席亲临视察的武钢一号高炉。讲解员向我们介绍:武钢一号高炉于1957年7月1日动工兴建,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第一炉钢水炼出来的时候,毛主席十分激动,特意亲临视察,观看第一炉铁水出炉。这标志着新中国的钢铁长子——武钢从此诞生。

那时咱们国家能炼钢的企业只有19个,全年钢产量15.6万吨,仅仅占全世界钢产量的0.1%。而这时候美国钢产量是7074万吨,是我们国家的470倍还多。而不认输的中国人硬是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时候,炼出了咱们自己的钢铁。在毛主席殷切的目光里,我们国家的钢产量节节攀升。到了2021年,我国钢产量已经高达10.63亿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0%以上。

我们第三个参观点是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视察武汉,他登上武昌蛇山实地考察后,同意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主席乘船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并详细听取建设汇报。

这一天,63岁的毛泽东主席首次在武汉横渡长江,挥毫写下著名词作《水调歌头·游泳》。1957年9月5日,毛泽东主席徒步视察万里长江第一桥。为长江大桥题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毛主席曾说:将来要在长江上修上20座、30座桥,到处都能走。
我们是沿着毛泽东主席徒步视察长江第一桥的路线而走、信步桥上,感觉大桥很长、很壮美,加上凉风拂面,感觉是无比的清爽和自豪。开阔的江面,一桥飞架南北,千百年来的天堑变通途,这是多么伟大的变化!听,这里有大船的鸣笛声,有江水的奔腾声,还有火车疾驰的哐当哐当声,可以想见,这样一部大的交响给当时的我们带来了多大的震撼: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有高涨的热情,每个人勇于跨越,艰难困苦在人的心中不是高坎,祖国,人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终天堑变通途回想那个年代,总能热泪盈眶,还想手舞足蹈

我们第四个参观点是是武汉大学,武大是毛主席视察过的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毛主席与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同为中共一大代表,武汉大学的校名也是毛主席亲题。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武汉大学行政楼前的操场上,亲切接见武汉大学学生,这里因此被命名为九一二操场。我们一行来到九一二操场,似乎听到毛主席在操场上勉励武大学子:'青年人就是要有志气,要经得起考验!’” 似乎看到毛主席在操场上勉励同学们的情景: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应不负时代所托,不负青春韶华,在最美大学,成就最美人生,创造最美中国!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他先后48次到武汉,在武汉东湖有480多天的生活印迹。截至1966年7月25日,毛泽东主席10年间42次在武汉畅游长江。我们一行尽可能寻找到更多伟人的历史印迹,逐一去拜访。结束武汉之行后,我们继续向湘赣方向前进。

那场红卫兵大串连活动己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要对80后出生的人讲清楚什么是"大串联",恐怕不容易了。但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们,都知道什么 是"大串联"。尽管那场活动时间短暂,但因声势浩大、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可谓空前绝后。那场曾经被称为史无前例的运动,不在评论范围,但大串联这一道很特殊的风景却难以忘记。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梅县大河镇黄桥村人,律师,现客居广东中山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