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利国:父亲的旱烟袋

 京都闻道阁 2022-05-27 发布于北京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师利国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赵萍 

“五一”回老家,看到地里全部用塑料薄膜覆盖,大约有五公里之长,场面十分壮观。我顺着公路沿线欣赏这一美景。这里面种的全都是香料烟,听说我们家所在地无论是土质,还是气候阳光都适合香料烟生长,并且是特级好烟草,成为市场抢手货。从目前长势看,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触景生情,我想起了父亲和他的旱烟袋。
我从记事起,老家都有种植烟草的习惯,当时是大集体年代,各家都有几分自留地(也叫菜园子),由于多数男士都会抽烟,各家都要种上十几棵供自己享用。给我的感觉大家都十分用心,精心伺候,简直就是一场种植烟草竞赛,看谁家产量高,质量好,味道香。经营烟草是个功夫活,也是经验活,打理十分麻烦,否则同样的烟草不一定是一样的质量,如施肥时机,打叶时机,晾晒时机,发汗时机,储存环节,不能有一点马虎。

到了烟叶收获季节,主人都会邀请左邻右舍会抽烟的来品尝一下今年的烟草质量,一袋烟不行来两袋烟,大家边抽边品,似乎是给文物鉴定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对主人的烟进行评价。有的说肥料下重了,有的说打叶有些早,有的说发汗时间有点长,有的说近段时间天气不好受些影响。主人喜欢听这些意见,主要是为来年打基础。临走时主人会把新旱烟送客人一把。一来二去谁家的烟叶好,就一目了然。到了八十年代分产到户,有的还把多余的烟叶拿到市场卖些钱。
抽旱烟必须配烟袋锅,这里学问很多,有的用多年的老竹根制作成烟袋,有的用木瓜挖几个孔晾干,有的用铁铝铜加工制作,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中间的烟袋杆主要材料是竹子,也有用硬杂木树根制作,烟民将铁丝烧红对实木烫烙成空心,烟杆制好后用生漆进行粉刷,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油漆可以照出人来才满意。烟袋嘴也是各种各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材料,很多人都是在市场淘宝获得。仅有烟袋不行,还必须配置烟荷包,荷包很有讲究,有布袋,麂子皮,小羊羔皮。还配有同样材质的须子作为装饰,有的还有通针钩,防止烟锅堵塞之用。
老父亲也喜欢抽旱烟,而且有三个旱烟袋。长的约一米多,中长的约一尺五寸,最短的一个仅六寸长。特别长的主要是居家用方便。因为七十年代前火柴是紧缺物资,长烟袋可以放在灶里、火炉里、煤油灯上,不用低头就可以点燃,也节约火柴。中长的用于出门时用,携带方便。特别短的是铜烟袋,烟锅口径只有卷烟粗,可以装自卷旱烟也可装机制烟卷。记得父亲凡是出门办事或走亲戚,喜欢带这个小烟袋。出门前都要进行擦拭,有时还用细河沙擦了又擦,十分漂亮。

抽烟必须用火点燃,记得我爷爷当年用的是火镰取火,我小时候也学着用,但没有成功过一次,的确需要技巧,大人也需要多次才能成功。后来改用火柴,可是火柴是紧缺物资,能省则省。再后来有了打火机就方便多了,可是打火石又很难买,汽油来源更困难。大家为寻找汽油可是花了不少心事。那个年代没有私家车,车辆都是公家的,院里有几位开车的人,凡是回老家大家都围着他要点汽油,为此他十分为难。有的甚至拿着无油的打火机向他人讨要一点应急。现在方便多了。
凡是来家里会抽旱烟的客人,父亲都要递上一把旱烟招待客人。农闲时院里几个老爷子坐在一起,边抽烟,边品茶,边聊天。后来父亲年龄大了就不让他种烟,每年都在市场上买三斤旱烟,有一次我到神农架出差,看到有卖旱烟的,就买了几斤,父亲直夸这烟好。不到一个月就没有了,后来我才知道,父亲送给这个一点,送给那个一点。凡是到林区都少不了买旱烟。父亲年龄大了,我们就不让他抽旱烟,给他买雪茄烟和劲比较大的烟卷。开始特别不习惯,后来慢慢适应。父亲对旱烟袋有一定感情,舍不得丟弃。父亲八十八岁生日,我们都回家为他老人家祝寿,他还把保存多年没使用的三个烟袋拿出来瞧瞧。
旱烟袋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2.5.26武汉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