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从神农氏到保温杯,既是穷苦人家的一口解暑水,也是富人家闲时的情趣,就连曹雪芹在撰写名著《红楼梦》时,也以此为篇点缀了不少笔墨。 大观园内,一杯饭后漱口的茶水,将权贵世家的精致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杯老君眉道尽了人情世故。 01 人情世故《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打秋风”,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栊翠庵住的是何许人?正是那“天 原文中大致是这样写道。 众人在贾母的带领下,去了栊翠庵,因事先没有打招呼,妙玉见到贾母和刘姥姥也非常吃惊,但仍笑着迎了进去。 妙玉请贾母进屋坐,贾母见妙玉院中装点得漂亮,便带着众人在院里坐下了。 稍后,妙亲捧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奉至贾母面前。 贾母却道“我不喝六安茶”,妙玉笑着答道“知道,这是老君眉”。接着贾母再次问道“用的 只见一问一答间,将贾母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深刻,但也让不少人疑惑,为何一向坚持慈善人设的祖母,来妙玉这里讨茶喝,竟要一连两问质疑妙玉奉上的茶水呢? 为何不能提前告诉妙玉给自己准备老君眉,非要等妙玉将茶捧到眼前,才开始注意是什么茶?这和妙玉的身世有关。 02 坎坷的身世妙玉祖上本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只是自小体弱多病,三岁时便跟随师父带发修行。 到了18岁,父母又意外离世,后又因“为权势所不容”,背井离乡和师父一同来到了都中。 结果当年冬天还没过去,妙玉师父也离世了,临走前还特意嘱托妙玉在都中住下,说是这里有她的因果。 这因果很快便来了。 彼时贾府正在为贾元春省亲做准备,大观园翻修整改,请了不少方外之人住进府里,名为客卿实则装点门面。 王夫人知道妙玉此人后,让林之孝家的去请,林之孝家的见过后却回禀道,妙玉不愿。 谁能想到这清高的秉性却正中王夫人下怀。 于是,再次吩咐林之孝家的下帖子、再备上车轿迎接,这才把妙玉请来。 03 寄人篱下的不得已虽说妙玉是贾家下帖子请来的客卿,既是客便应受到礼待,但在封建社会,社会地位的差距,不得不让妙玉有所掂量。 刘姥姥此次前来打秋风,贾母带着它逛大观园时,主要去了四处,其中这三处笔墨最重: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苑,妙玉的栊翠庵。 这三处的主人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妙玉,仔细一看便会发现这三人在贾府的境况多么相似。 林黛玉是家里的表姑娘,有贾母撑腰,仍要小心侍奉。 薛宝钗父亲有官职在身,家里也有点小钱,但住在贾府还不是要被贾母呼来喝去,就连薛母也少不了被挤兑。 妙玉虽是以修行的名头住进栊翠庵,但身份摆在那,也只能委屈齐全。 从前文笔墨中,可以看出六安茶在当时应属于贵族名茶,世家待客必备,贾家招待客人时,也多奉上六安茶。 六安茶性凉,并不适合贾母这上了年纪的人饮用,相反老君眉不仅符合贾母的身份地位,且更适合她饮用,这在府里也不是什么秘密。 妙玉虽不爱与人相处,但待人接物也不至于一窍不通。 她也知道“可以不奉承,但绝不能得罪权贵”,所以妙玉为其他人都准备了六安茶,独为贾母备上了老君眉。 04 茶中浓淡说起茶的手艺,贾府内怕是无人再能胜过妙玉,可这杯老君眉,贾母却只吃了半盏,便给了刘姥姥。 刘姥姥接过,哪还细品,直接一口便吃尽了,用完后还点评道“味淡了,再熬浓些更好”,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富人一杯茶,穷人半年粮。 同样一杯茶贾母端起品的是诗情画意,刘姥姥接过喝的却是柴米油盐。 来打秋风的刘姥姥不似贾母吃喝都精细着,饭菜也多重口味,妙玉的茶自是极好的,可惜不适合刘姥姥,这一浓一淡却又意味深长。 在《红楼梦》中,妙玉奉茶是唯一一次全方面介绍茶文化,从茶叶、用水到茶具都用了笔墨。 可见,妙玉奉给贾母的这杯茶是花了功夫的,结果贾母却只吃了半盏,而且还被一身穷酸的刘姥姥嫌弃味道淡了。 这群吃茶的这人里,可不单单是刘姥姥一人难登大雅之堂,妙玉的出身又比刘姥姥好上几分呢?妙玉自己吃得茶咸淡又该如何呢? 做茶的用心了,喝茶的也用心了,却不合口味,想必应该是这杯茶失了什么东西吧! 05 白玉染俗其实,在《红楼梦》中,贾府还有一个方外之人,那就是贾敬。贾敬平时都住在城外,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家小住半个月。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写了宁荣两府过年时的热闹,交杯换盏、觥筹交错,而贾敬身处利益中央,却仍能保持安宁平静,丝毫不被红尘纷扰,可见,贾敬是个真正的修行人。 妙玉也是修行人,身居栊翠庵,喝的是雨水雪水泡的茶,用的杯盏是茶杯碧玉斗。花花世界迷人眼,太虚幻境中妙玉的判词这样写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一心远离红尘又只能在红尘中讨生活,想做方外之人却又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 可惜了一块纯洁无暇的白玉,终是掉在泥里染了尘。 妙玉把自己叫做“槛外人”,以清高立世,甚至还把黛玉叫做大俗人,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转身便被摔了个粉碎,但又特意用自己常用的绿玉斗招待宝玉。 这事别说是在古代不合规矩,被人瞧见破了男女大防,就是放在现在也暧昧极了。 想必是在这红尘中呆久了,白玉也难免染上世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