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崂山大院”旧址,落寞的闲置于台东闹市二十年

 青岛城市记忆 2022-05-27 发布于山东


站在延安路与上清路、桑梓路过街天桥上俯瞰,原先的那片休闲广场已成为了地铁建设工地。年前就有网友发来信息,说“崂山大院”旧址残留的那些老房子被拆除了,近日路过时专门去看了看。在延安路上确实已经看不到了,但在台东一路,原乳胶厂旁还有条小道,那些当初满含许多人期望,后期却又闲置20余年的破旧平房,还依旧落寞的存于闹市街区一角,仿佛故意藏在高楼与工地之间,像一个多年报不上户口的黑户孩子,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尴尬。

拆迁前的崂山大院(源自网络)


这里曾是老青岛非常熟悉的地方,这里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崂山大院”,作为青岛市曾经著名的棚户区,这里保留的部分老建筑,也代表着老台东一段历史的缩影。

如今,原先的休闲广场已成为地铁施工工地。

2016年在延安路与上清路、桑梓路过街天桥上拍摄的照片。 


“崂山大院”这个曾位于延安路和台东一路之间的居民大院,拆迁前建筑杂乱无章、低矮拥挤,大院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数百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曾经是青岛最有名气的棚户区之一,这片曾在青岛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颇有影响力的大院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被人们渐渐的遗忘了。 

拆迁前的崂山大院(吴正中摄影)

如今的这片区域,已被地铁施工所占用。

拆迁前的崂山大院(王挺摄影)

拆迁前,位于延安路临街的那一排平房,至今仍让许多人难忘。每当从这里路过,就会想起当年这里人来人往的难忘情形。想起当年这里的锅贴、馄饨、羊肉汤、书店等美好往事与回味。“崂山大院”锅贴铺的锅贴焦嫩可口,馄饨货真价实,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东交电楼下晚上还有出摊在卖,那时的鸡丝馄饨,可以让现在随处可见的“野馄饨”无地自容。许多年过去了,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拆迁前的崂山大院(吴正中摄影)

说起“崂山大院”的居住环境,估计住过或是了解的人都会摇头,这里就是一处典型的棚户区、城中村。至于为什么叫“崂山大院”,到底和崂山有没有关系,之前也曾编发过回顾图文,在此也简单赘述一下。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位于台东大成路2号的崂山烟厂被日寇所占,后于东光路、台东一路口(台东一路116号)新建厂房,并在对门103号建仓库,后来两处厂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均归青岛乳胶厂所有。据记载,新建烟厂厂房相邻位置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存在了部分简易建筑,后来崂山烟厂也陆续搭建了一些房屋作为员工宿舍所用,所以老青岛也逐渐把这里叫做了“崂山大院”,这里说的崂山指的是崂山烟厂,确实和崂山没有一点关系。不过这个地方的整体生活条件一直都是很差,市政设施配套缺乏,数百人共用一个厕所及水龙,随着居住人员及简易建筑的不断增加,老台东又一处聚集棚户区也就如此慢慢形成了,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棚户区改造全部迁移而终止。

正在搬家忙碌的崂山大院居民(吴正中摄影)


1999年,从正在建设中的新楼盘望去,即将拆迁的崂山大院情景。(吴正中摄影)

随着市委市政府作出“决不把棚户区带入下个世纪”的承诺,“崂山大院”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995年建造海信立交桥的时候,部分居民异地搬迁到了错埠岭四小区。到1999年4月,剩下的大部分居民全部迁入浮山后小区。


在“崂山大院”搬迁结束准备进行拆除时,一些市民呼吁将“崂山大院”做一下保留,最好成为一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居住遗存向后人展示。1999年,时任市人大副主任的李乃胜同志曾做过“保留崂山大院一部分,组建城市民俗村”的指示。时任市委书记的张惠来同志也曾亲临现场视察,对筹建民俗村事宜给予了高度重视。

2016年进入“崂山大院民俗村”所拍摄


2016年进入“崂山大院民俗村”所拍摄

2016年进入“崂山大院民俗村”所拍摄


1999年,青岛市文物局以青文物字(1999)0032号文件《关于利用原崂山大院局部房舍筹建“青岛市棚户区旧址陈列馆”的请示》呈报市政府,并得到批示,青岛市文化局将“崂山大院”交由市民俗博物馆代管。2000年之后,青岛市文化局曾多次尝试把“崂山大院”建成“民居陈列馆”,但都因各种原因而一直没能实现,也导致这一小片“崂山大院”民居旧址长期尴尬的闲置在这里。平常虽有看门人,但据周边居民说,几乎就没看见过游人进去,实不知保留这处旧址有什么作用。

2014年2月19日半岛网消息
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石建民向半岛都市报记者透露,在不久的将来,位于海信立交桥附近的崂山大院,将会被改造成民居陈列馆,原汁原味地保留老青岛棚户区的生活风貌。崂山大院曾经是青岛著名的棚户区,在青岛市推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在市民的呼吁下,这个地方被作为青岛的城市记忆保存下来。据悉,目前青岛市文广新局已经在开展前期工作,建设方案已经初步形成,未来民居陈列馆将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基本展览(陈列)区、民间工艺展演区和风俗小栈功能区。
然而又是八年多过去了,民居陈列馆不但没有任何消息,随着周边地铁施工,它的下一步命运终归如何,也不得而知了。

拆迁前的崂山大院(吴正中摄影)

适逢再次路遇“崂山大院”旧址引发一些感想,“崂山大院”曾经是青岛棚户区的一个代名词,棚户区改造,这里成为了青岛城市发展进程的一段历史记忆。拆迁后,留下的那一小片旧址,也成了一个历史的标本。在热闹、繁华的台东,让人们记得曾经有过“崂山大院”这样一个著名的棚户区。
要说“崂山大院”是青岛的典型建筑,其实也是没有根据的,不说“里院”是青岛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崂山大院”或许只能算是棚户区特定历史形态时期的一个代表。或如吴正中老师评价,这里是老青岛住房记忆的一段留存。

如今,锈迹斑驳的铁门上 ,依旧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亦如我2016年来的时候一般。“崂山大院”虽已消失二十余年,但依旧是无数人难忘的记忆。作为一个老南仲家洼人,不管是在四十七中上的中学,还是就业后在第二百货商店,来来往往总是绕不开“崂山大院”,这处旧址的明天会怎样,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