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参加抗战。 经国共双方的谈判,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项英为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1万余人。 军长和副军长都定下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职位没有定下来,就是新四军的参谋长。 参谋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是协助两位主要首长进行作战和训练的,还有部队的调动以及各种方案制定等等,都需要参谋长协助,因此,新四军的参谋长也要尽快定下来。 很快,叶挺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周士弟,一个是周子昆。 那么,叶挺为什么要选这两个人呢?是因为早在北伐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是叶挺的部下。 先说周士第。 周士第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担任过孙中山的大元帅府护卫队队长,也就是著名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后来,这支铁甲车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34团,也就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叶挺是团长,周士第就是第一营营长,成为叶挺的得力助手。 再后来,叶挺独立团扩编成第4军第25师,叶挺成为副师长,周士第则升任团长,下面还有一个见习排长,叫林彪。 到了南昌起义时,叶挺担任第11军军长,周士第升任第25师师长,一直都是叶挺的第一接班人。 因此,叶挺推荐周士第担任新四军参谋长,可以更好地跟自己合作。 不过,周士第当时正担任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在贺老总的麾下任职,贺老总也对他非常倚重,不想让他走。另外,120师正在开辟晋西北根据地,还要挺进冀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中央考虑再三,就让叶挺再考虑其他人选。 叶挺提到的另一个人选,就是周子昆。 周子昆当年也曾在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当过班长,铁甲车队改编成叶挺独立团后,周子昆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深得叶挺的信任。 后来,周子昆跟着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全面抗战爆发时,他正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当叶挺提出让周子昆担任新四军参谋长时,中央经过讨论认为,周子昆的资历有些低,而且跟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部队没有交集,恐怕难以胜任这个重要的任务。 不过,鉴于叶挺的力挺,中央就决定让周子昆担任新四军副参谋长。 叶挺见自己提的两个人中央都没有同意,就请中央来决定,并表示,只要能征善战,对党忠诚,中央派谁过来,他都没有意见。 中央继续征求项英的意见,项英考虑再三,也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陈毅,一个是刘英。 陈毅的资历不用说了,是井冈山时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后来中央红军长征,他留在南方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对游击队非常熟悉,也堪称南方八省游击队的精神领袖。 以陈毅的资历和能力,当新四军参谋长当然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中央觉得让他当参谋长有点大材小用了,于是就提了两点意见。 一是陈毅在游击队的威望很高,指挥作战能力也很强,让他担任第一支队司令更合适;二是中央已经决定,陈毅要兼任新四军分会副书记,这个岗位更加重要。 所以,陈毅这个人选就被否掉了。 项英提的第二个人是刘英,又是什么情况呢? 相比前面几位,刘英的名气好像不是很大,但他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中央红军长征后,刘英和粟裕等人留下坚持游击战争,粟裕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刘英则是师政委,要论党内的职务,刘英还是粟裕的领导。 而且,刘英这个人在性格上跟项英很像,属于一路人,所以项英就推荐他担任新四军参谋长。 不过,中央认为,刘英长期负责的都是政治工作,要担任参谋长恐怕经验还不够,不能胜任。所以,刘英也被否掉了。 那么,到底谁来当参谋长合适呢?这个人,最好是叶挺和项英都能认可,而且革命资历要老,能服众,对新四军也要很熟悉。 最后,毛主席考虑再三,就提议由张云逸担任参谋长。 张云逸的革命资历在我军是数得着的,甚至比朱老总还要早,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在北伐战争时期,还给叶挺当过参谋长。 更重要的是,新四军的整编工作,就是张云逸负责与国民党方面谈判的,而且这次叶挺出山,也是他按照中央的指示去澳门请回来的。 可以说,无论是对新四军的熟悉情况,还是与叶挺的关系,张云逸都是非常合适的参谋长人选,因此,当毛主席提出这个建议后,大家都一致表示同意。 就这样,张云逸走马上任,成为新四军参谋长,并兼任第三支队司令。 皖南事变爆发后,又是张云逸与陈毅等人一起,担负起了重建新四军的重任,张云逸担任新四军副军长,并在陈毅去延安后,长期代理军长职务。 可以说,张云逸对新四军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叶挺、项英、陈毅等人,甚至在他们之上。 1955年,张云逸被授予大将军衔,并经中央批准,享受元帅的待遇,成为开国大将中的唯一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