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发布】《自主课堂三样态》(节选)“以问为导促学生自主发展”—陈卫华—北京市通州区后南仓小学

 自主发展 2022-05-27 发布于北京

30 16:3

以问为导促学生自主发展
  ——以《读不完的大书》为例 
 北京市通州区后南仓小学  陈卫华
陈卫华个人介绍

北京市通州区后南仓小学教师;

连续四届被评为

通州区语文骨干教师;

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十佳教师”;

多次承担市、区级研究课;

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辅导的学生

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

从教25年,

一直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

为学生遮风挡雨,

用行动诠释教师的内涵,

用责任与担当谱写奉献的诗篇,

陪伴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课堂样态分析
以问为导促学生自主发展

以《读不完的大书》为例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将自主学习模式,特别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平台,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阶段一:课前准备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掌握了简单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创设情境,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语言的生动。本单元重点是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语句初步了解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生动有趣,积累喜欢的语句。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了解叙述的顺序,想象大自然中的声音、景象,感受自然之美。在本课学习中,继续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培养学生思维发展。


教材分析:

《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主要由《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尽乐趣,体现了大自然的无限奥秘,本课人文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文章重难点是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一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之后,以“问题——为什么这本大书读不完?”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取课文相关信息,说说都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二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以“大自然赐予我们什么珍贵的礼物?”为引领,通过动物、植物分别体现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




阶段二:课堂实践

课堂规则:

创设情境,激趣设疑,合作探究,提升自主质疑能力。

学科本质:

1.  通过学习,能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并能进行仿写。

2.  借助重点语句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环节

学生

教师

展开想象,初步感知(自我)

聆听一段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开想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合作探究,明确任务(结伴)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课内外知识交流发现的珍贵礼物有什么?

2.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合作探究感受生动的语言。

问题引领,整体感知

1. 板画大书,并明确这本大书指的是大自然。

2.读一读相关语句, 思考:为什么这本大书永远读不完?

3. 读句子“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

感悟语言,领悟写法(团队)

1.学生借助资料,感受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的乐趣、启示与奥秘。

2.学习修辞方法与叙述顺序,感受生动的语言。

品读体验,学以致用 (全体)

 1.交流体验,感受文字背后的生动。

(1) 交流后感悟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可贵精神与人类息息相关。

(2) 感受生动语言,学习作者写法,抓住动物的动作,描写植物修辞方法和给人的感受,写出动、植物的乐趣。

2.读写结合,写法练习小试牛刀如:

(1) 读描写竹子的句子,作者都描写出什么特点?生:长得快,竹叶细语。通过介绍认字“笋”的篆书,感受雨后春笋生长迅速,感受其中神奇。

(2) 通过想象,语言表达训练,竹叶沙沙仿佛在对谁说什么?

(3) 读描写棕榈的句子,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树?从哪能感受到作者喜欢这株棕榈树?

(4)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看图仿写,白杨树、柳树、银杏树。

循序渐进,探究解疑

1.感受动物的乐趣与启示

(1) 读文找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朗读课文:感受小麻雀的愉悦。给画面配音读,感受老鹰的雄健勇猛。

(2) 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动物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

2. 感受植物中的乐趣与奥秘,读写结合。

(1)以读促讲,借助图片感受花草果树的乐趣。

(2)学习写法,看图仿写。

拓展提升

整体回顾,梳理点题(自主)

1.  再读2-5 自然段,小结“我”喜欢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2.  从首尾两自然段中发现作者不止喜欢文中介绍的动物和植物,也就是理解为什么作者称“为什么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并领悟本文首尾呼应写作方法和总分总文章结构。

总结拓展,任务探究(全体)

结合学校科技节的探究手册(学校探究主题“仓之蕴——走进生物馆,走进秋收冬藏”,主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实验、创造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并感受大自然中的科技魅力。

理清结构,总结提升

通过小结全文内容,解决本课重难点“为什么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作者文章的结构特点,为学生写好整篇习作做铺垫。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发现、实验、探究的能力,感受大自然中的乐趣。




阶段三: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但是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呢?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引领,调动学生的体验热情,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表达交流, 感受文字生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在朗读感受中积累喜欢的语句,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使本课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实。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以读促讲,听、说、读、写相结合,从课堂伊始听大自然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引学生走近文本;课上搭建平台发挥想象,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运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文字之美;写是运用,领会方法,会用才是王道,读写结合,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学中引、扶、放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方法。为此,在教学环节中我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探究性问题“大自然赐给我们什么珍贵的礼物?”“为什么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动物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运用朗读配音,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小组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深化大自然中的乐趣与奥秘。






相关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