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会议

 鹤邑志 2022-05-27 发布于广东

丨作者:丘麦、何志强

遵义会议

丘麦

雄关迈步岳为轻,浴火重生旭日迎。

通道争鸣穿险恶,猴场决议点光明。

清除失误担当责,高举拳头反左倾。

坚信毛公能伏虎,苍山如海映英名。

 书法:黄梓芸,学习书法已10年有余,指导老师宋婉贞

【大事件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中,有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永载史册,光芒耀眼。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黔北重镇遵义红军总司令部驻地(老城枇杷桥柏公馆的楼上东厢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旧址》国画 张雪父绘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方面军的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后方机关共8.6万人向湘西进军,开始长征。红军长征后,“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虽然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布置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折损过半。这时,国民党当局已判断红军的前进方向是要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忙调重兵堵截、追击,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而博古、李德无视敌情,仍然坚持按照原定计划前进。如果不改变原定的前进方向,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1934年12月11日,红军进至湘黔边境的通道县城。次日,部分领导人在恭城书院临时举行了一次紧急会议。这时,毛泽东以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挺身而出,极力制止博古、李德的瞎指挥,主张应坚决向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前进。

▲《曙光》国画 陈良敏绘 

通道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否定了博古、李德的原定计划。红军于12月14日攻占黔东南的黎平县城。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县城召开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会上,毛泽东总结了多年红军作战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建议继续向贵州腹地进军,争取在川黔边境建立新的根据地;并对贵州、四川的经济政治和军阀情况作了细致分析。在黎平会议上,中央政治局把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以组织形式固定下来,最后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

黎平会议后,红军连克剑河、镇远、施秉、余庆和台拱、黄平、瓮安等县城,于1934年底进驻乌江南岸的猴场镇。1934年12月31日到1935年元旦,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宋家湾举行会议。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毛泽东在黎平会议上提出的红军应在川黔边地区,首先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根据地的正确主张,决定立即强渡乌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取消了李德独断专行的军事指挥权,开始了对军事指挥的集体领导,这是会议的最成功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