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洞见·安娜贝苏 翁同龢写过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遇事的心态,决定处世的格局。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真正厉害的人,遇事压得住火,沉得住气,稳得住局。 压住火,遇事不怒 《为了不眠之夜》里有一句话:“动不动就愤怒,表示幼稚得无法驾驭自己。”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气不顺的时刻,若遇事就任由怒火攻心,最终只能自毁自伤,关键时刻压住火,再难的局面,都会迎来转机。 拳王邹市明在成名之前,有一次参加业余拳赛,遇到了一位南美拳王。 当时比赛的规则是以点数记胜负,主要看击打的部位和次数。比赛刚开始时,双方都很谨慎,谁也不主动进攻。很长时间过去了,比赛陷入僵局,观众渐渐不耐烦。有人起哄让南美拳王快点出拳,也有人高声讥讽邹市明,让他主动出击。 众人喧哗之际,南美拳王开始心浮气躁,而邹市明始终不为所动。终于,他趁南美拳王情绪不稳,用出其不意的打法成功激怒了他,紧接着连续出拳直击其要害,赢得最终胜利。 其实,生活也犹如拳赛,真正成熟的人,不会被一时情绪裹挟,自乱阵脚。就如莎士比亚所说:“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人生赢家,往往是“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之人。 心中有数,才能有条不紊;遇事不怒,才能从容处世。 沉住气,屈而不乱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生活永远充满变故,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当你遇事不慌,能沉得住气,会发现生活中所遇到的大多数难题,都有它的应急方案。 康熙年间,20岁出头的宫廷画师冷枚,凭借其高超的画技,赢得了皇帝的青睐。 康熙最得意的大手笔作品《避暑山庄图》,都是钦点冷枚作画。然而到了雍正年间,冷枚却被莫名逐出宫廷画院,内廷的记载里,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创作记录。 从康熙时的风光无限,到雍正时被“打入冷宫”,这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但冷枚没有灰心,而是耐着性子,在民间默默作画十三载。也正因为他的耐心蛰伏,让他在50多岁时,再次得到众人青睐,延续他画师的辉煌。 季羡林曾说,不完美的才是人生。 人这一生,有一马平川的畅快,也有沟壑万千的曲折。境界越高的人,将一切境遇当作对自己的磨砺。他们身上,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底气,也有“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 沉得住气,是向下扎根,后续发力,是厚积薄发的沉淀,也是物来顺应的智慧。在看似逆境的日子里,养得深根,来日才能枝繁叶茂。 生活起起伏伏,那些稳住了心的人,才能走稳余生的路。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什么能力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有个高赞回答说:“遇事稳住局,惊而不乱。” 生活从来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遇到麻烦,心慌意乱,则满盘皆输,稳得住大局,才能化险为夷,扭转乾坤。 王阳明曾经历过一次生死危机。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阳明奔赴前线,不畏生死,用了仅仅43天时间,将宁王擒获。但他的功劳,却引发其他人的嫉妒。有人诬陷他是宁王同伙,也有人说他“功高盖主”。甚至有人建议,将宁王朱宸濠释放,让明武宗亲自擒获。 眼见朝中又将掀起一场腥风雨雪,换做常人,定会惊慌失措、如临大敌,但王阳明并没有。 他先是找到宦官张永,把宁王交付于他,将功劳全部归功到武宗名下。之后,他悄悄搬到冷清的寺庙,不再过问朝中之事。 时间久了,朝廷中的怒气逐渐消退。王阳明既保住了国家安危,又自证了清白。“化险为夷”背后,藏着的是王阳明“惊而不乱”的智慧。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真正的高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狂风骤雨之际,他们平静以对,身陷囹圄之际,他们亦不慌张。 沉得住气,稳得住局,才是强者的处世之道。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式,是迷而不失,惊而不乱。风起云涌之间,内心也始终住着一个沉稳的舵手。如此,再大的风浪能奈你何? |
|
来自: free-flight > 《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