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心周六 | 扶霞《鱼翅与花椒》与生活的一步之遥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2-05-28 发布于北京

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已成立12年的小一大书悦读会

每日精选五色高分好书

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悦


2022年分享的第148本书 | 第2470期


豆瓣评分8.3分,30761人评价

「内容简介」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

「著者介绍」


扶霞·邓洛普,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士,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硕士,著有《四川烹饪》、《湘菜谱》、《鱼翅与花椒》。一九九四年,扶霞前往中国四川大学就读一年;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接受了三个月的专业厨师训练,后担任BBC中文频道与成都电台合作的《吃东吃西》电台节目共同制作人。2010年,湖南省政府特别颁奖以肯定扶霞对湖南料理国际化的贡献。

「原文节摘」


1.九十年代的中国似乎又洋溢着满满的生机与乐观。之前那种功利主义、禁欲主义、千篇一律的呆板与单调乏味消失不见。全国上下都在动起来,十二亿人团结一心,一致向前。在英国,哪怕拆除一栋破旧的老楼,我们都会烦恼苦闷。而在四川,他们一路挥舞大锤,把整座城市都拆平了!这无所顾忌的信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坚信,未来会比过去更好。

2.那些被放逐的、流亡在外的失意之人,能从吃食中找到慰藉;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暂时的甜。在一个政治动荡的社会,个人的命运由专制的帝国君主或伟大领袖决定;事业、名声可能因为某人的心血来潮就毁于一旦。在这样的环境中,食物是很安全的享受,你可以毫无恐惧地在其中放松自己。

3.那是我第一次去亚洲,之前几乎没见过晚餐桌上出现这么恶心的东西。这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仅仅出于礼貌,我夹起一块放在嘴里,那股恶臭立刻让我无比恶心,根本无法下咽。

4.中国烹饪艺术有三大柱石:一是刀工,二是调味,三就是火候,可能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门技艺。

「悦读者荐」


外国人写中国的书总是异常火爆,往远处说有《中国人的气质》《红星照耀中国》(似乎是教育部门推荐的中学生读物?)《中国行日记》《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往近处说有何伟(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长乐路》《东北游记》《打工女孩》。

一方面大家都很好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自己熟悉的地区、自己的国家做出精彩成绩时都希望别人惊呼一声、夸赞几句,这就好像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留言,俗话说“一赞值千金”;自己、自己熟悉的地区、自己的国家做了些什么错事,身在其中者自然不便多评论,这时候借着外邦友人的嘴说出来,大家都不伤和气,倘若外邦友人确实说了些不中听的话,也可以用文化差异、特殊国情、刻板印象、有色眼镜等原因对付过去。总之,百利而无一害。

另一方面,进入中国的外国作家、学者、记者多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专业能力有要求、敬业态度有保证,“中国三部曲”的作者何伟就驾车从北京沿着长城一路向西万里之遥;《徒步中国》的作者雷克历时一年从海淀区知春路,历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最终到达乌鲁木齐。

还有本书的作者扶霞(很有诗意的名字因为喜欢中国、喜欢川菜竟然真的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并且第一位在学校毕业的“留学生”。即便是再热爱川菜的国人,愿意花时间去烹饪学校系统学习烹饪的恐怕也非多数。

扶霞去逛菜市场、去拜访饭店、去走访乡村、去烹饪学校学习,她在中国认真生活,努力了解川菜的一切、努力了解成都的一切。扶霞·邓洛普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中国、尽可能让自己像“中国人”一样生活。然而,她,扶霞·邓洛普女士仍然是一个外国人。

她去逛菜市场的时候,普通中国人在上班,所以她有时间近距离观察屠夫的每一次断骨、鱼贩的每一次下刀;她走进任何一家饭店都是贵宾,厨师们不吝啬地向她展示后厨,努力向她解释每一道菜、每一道工序的“神圣性”,哪怕是穿凿附会也要让“洋人”满意;她可以用学术经费作为走访农村的川资路费,问的任何问题都不会让乡里乡亲觉得冒犯,她不用考虑租房还是买房,因为大学为外国人准备了最好条件的公寓。她可以不为生活奔命而仔细观察别人的生活。

《鱼翅与花椒》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可是作者无论如何努力融入,终究和中国隔着一层。这是所有外国人写中国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埃德加·斯诺、李敦白、何伟还是扶霞,然而,外国人写中国的妙处正在“隔着这一层”。

正因为隔了一层,扶霞才可以在那些习以为常中发现微妙,国人骨子里对外邦满是蔑视、不会对和自己没有利益关联的事物投入感情……食物的选择是生活方式的具象,是个人价值观的具象,饮食是一个民族世界观的核心构成。

外国人写中国的书总是很吸引人,不只因为好奇别人眼中的自己,更因为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审视自己、审视自己身边人与生活的外部视角。要努力生活,偶尔也要和生活拉开距离。生活中的不作为常被辩解为“习以为常”。五色图书,五彩人事。周六自由随心日快乐!


悦读者公众号

悦读者:戊然
编辑:绿公主
头图:JOE

审校:GG.Garden


酸甜苦辣,烟火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