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2022-05-28 | 阅:  转:  |  分享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控,有效防范并遏制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局内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第三条:管理职责:

1.施工管理处负责对关键和特殊过程进行初步识别,制定和完善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管理规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各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负责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并指导、监督项目部执行。

3.项目部负责按照局、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文件规定,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确认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监测设备的过程能力,并对过程实施进行严格控制。

第二章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界定

第四条:关键过程的定义:

关键过程是指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产品质量重要特性的过程;精度要求高、费用比重大、施工难度大、质量波动大的过程。

第五条:常见的关键过程有:

路基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土石方开挖、爆破作业、土石方路基填筑、台背回填、软基沉降观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等;

路面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路面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控制、路面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控制、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等;

桥涵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基础工程、大临工程设计及安装、大型非标设备(机械)设计、大型设备(机械)安装、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防腐、预制梁架设、支座安装、伸缩缝安装、阻尼器安装、桥面铺装等;

隧道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超前支护、洞身开挖、爆破作业、初期支护、钢筋工程、砼工程、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防水层施工等;

铁路线上工程:标高控制、轨道板钢筋工程、轨道板模板工程、轨道板砼工程、Ⅱ型轨道板打磨、轨道板安装、轨道铺设等;

电务工程:光(电)缆的敷设,电气性能测试及系统调试等。

地铁工程:控制测量、地质补勘、降排水施工、基坑围挡结构设计与施工、基坑开挖、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防水施工、盾构安装调试、盾构始发、盾构掘进、管片拼装、注浆工程、盾构到达、轨排组装及铺设、道床施工、轨排精调等。

第六条:特殊过程定义:

特殊过程是指该过程的施工质量不能或不易通过检验或试验来验证是否达到了要求,可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乃至投入使用时才显露出问题的过程。

第七条:常见的特殊过程有:

路基工程:软基处理、石方路基的填筑与压实、高填方路堤的填筑与压实、高边坡防护施工、高挡墙施工、台背回填等;

路面工程:阻水层(封层)施工、桥面铺装粘结层施工等;

桥涵工程:钻孔桩施工、大体积砼施工、大临工程设计及安装、大型非标设备(机械)设计、大型设备(机械)安装、受力钢筋连接与焊接、钢结构焊接连接与定位、钢构件防腐涂装、预应力张拉与压浆、预埋件加工与安装、桥面铺装等;

隧道工程: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受力钢筋焊接、钢结构焊接与连接、混凝土浇筑、防水层施工等;

铁路线上工程:轨道板砼浇筑、道岔铺设、轨道精调。

电务工程:接地网施工、光电缆施工、机电及控制系统安装、电力及信号系统调整等。

地铁工程:基坑围挡结构设计与施工、防水施工、受力钢筋焊接、混凝土浇筑、注浆工程、轨道精调等。

第八条:由于受工艺方法、材料性能、操作技能、设备性能、监控或测量手段等因素的影响,项目部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予以识别、界定本项目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形成项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清单。

第九条:在界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时,应注意:

有的过程既是关键过程,又是特殊过程,如粉喷桩等软基处理、石方路基的填筑、钻孔桩施工、结构砼浇筑、受力钢筋焊接、钢结构焊接、预应力张拉与压浆及拉索、吊索、钢梁等钢结构防护涂装等。

同时,应结合项目工程实际对本办法中的第五条、第七条所列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进行明确与细化,如钢结构安装应具体细化为钢箱梁、索鞍、索夹、吊索等的安装;软基处理应具体细化为粉喷桩施工、塑料排水板施工等;砼工程应具体细化为承台砼、墩柱砼、塔柱砼施工等。

第三章关键过程控制

第十条: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部必须针对确定的关键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并经过审批。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目标;编制依据;对现场作业人员能力、设备、材料等资源配置要求;过程涉及部门及作业人员职责与权限;作业步骤和方法;质量验收的检测项目、方法、频次及合格标准;需保留的记录等。

第十一条:关键过程必须组织实施首件认可制度,由项目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组织,对首件的施工步骤、工艺、方法、施工情况、检测数据、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首件施工总结,作为作业指导书的补充资料。未经首件认可的关键过程一律不得批量生产和规模施工。

第十二条: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组织技术交底,将作业指导文件及首件施工总结发放至现场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并跟踪指导实施,使作业人员准确理解施工方法、操作工艺、安全质量要求等内容。

第十三条: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首件认可确定的资源配置、作业程序、工艺、方法、施工参数等组织规模施工。在关键过程施工中推行项目领导带班制度、包保责任制。

第十四条:项目质检人员针对关键过程中需重点控制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或薄弱环节,设立控制点,按照作业指导文件中确定的方法、频次、项目等进行监视和测量,填写相应记录。

属于隐蔽工程的关键过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全过程旁站监控,加强对过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做好工序的交接验收记录,并应留下音像资料。

第十五条:发现过程偏离或达不到质量目标时,应及时报告,进行纠正和处理,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十六条:项目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的质量大检查中,关键过程的控制质量应作为必检内容,不得遗漏。对排查出的质量隐患要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按时完成整改,同时详细记录检查和处理情况。

第四章特殊过程的控制

第十七条:对于特殊过程,项目部除按照第三章“关键过程的控制”相关要求,做好实施前策划、编制作业指导书、实施首件认可和开展技术交底外,还必须在施工前对特殊过程实现能力进行确认,在施工过程中对过程参数实施连续监控,及时发现、纠正并改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杜绝隐患的产生,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

第十八条:项目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必须组织技术、试验、机械、物资、生产等部门在特殊过程施工前预先鉴定特殊过程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并就以下方面内容联合签字确认,保存确认记录:

1.对施工步骤、方法、过程参数监控和测量要求等进行评审并批准实施。

2.对该过程使用的施工设备、监控测量设备进行鉴定,确认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设备鉴定包括: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满足施工需求;设备运行性能符合要求。监控测量设备鉴定包括检查认可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满足监控测量要求、是否经检定或校准合格、是否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有无偏离校准状态的情况发生。

3.对参与该过程施工和检测试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确认和考核,确保其操作技能达到技术和质量要求,熟练掌握过程施工步骤和方法,了解设备性能及其维护保养知识,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掌握控制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4.对用于该过程施工的各类原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合格。

5.过程中需填写、保存的记录已有明确规定,并落实到责任人。

第十九条:项目部必须根据每个特殊过程的特性,确定作业过程控制参数,如时间、温度、湿度、压力、电流、预应力值、伸长量等,列出监控指标和目标值,在作业过程中,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进行连续监控、测量,并做好过程参数监测原始记录。

第二十条:有条件的情况下,项目部可运用控制图、方差分析等统计技术对过程参数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查看工序质量的波动状况,判断工序质量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过程控制。

第二十一条:发现过程参数偏离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及时进行调整或纠正,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二十二条: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项目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特殊过程的过程能力进行再确认:

1.施工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改换时;

2.主要施工设备大修后;

3.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文件更改时;

4.产品特性更改时;

5.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其原因已被消除时;

6.停工时间过长再开始施工前;

7.其它需要再确认的因素。

再确认时应重点针对已改变的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已出现的过程质量问题。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局施工管理处负责解释。









8









献花(0)
+1
(本文系天依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