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渡:记王尚文先生

 置身于宁静 2022-05-2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记王尚文先生

图片

作者丨西渡

先生尚文,1939年生人,浙江遂昌人氏,1956-1960年从杭州大学夏承焘先生习古典文学,喜东坡之豪迈疏散。三年级时即有论李白长文发表于《光明日报》,震动全校。校方拟聘先生任教古典文学室。时逢文教界批“白专”道路,前议遂不果,被下放中学。自此执中学教鞭廿八载,足迹遍历浙西诸县,桃李满天下。1988年,遇校长开明,在友人帮助下,得调入浙江师范大学,自此脱轭。现为该校中文系教授。

图片

以上乃先生简历。我遇先生时,正值先生“沉沦下僚”的末期。上学期,我以语文课代表,愤语文教师之不学无术,骄横蛮悍,发起“驱姜运动”(此人姓姜,每有惊人之语,如“钩鱼”、“音乐(lè)”之类,学生谓之“姜太公”)。下学期,先生就站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了。这时我念高三。

先生是我们这所重点学校语文教研室的台柱子,校方每以文科毕业班相委。先生偶发牢骚,曰:“总让我做这些揩屁眼儿的事。”先生颇希望从高一起从头带一个班,实实在在教出几个好学生。

先生给我这个班授课一年,影响甚巨。这个班毕业时,有七人考进了重点大学的中文系,还颇有几个发愿献身文学的。不过,如今不少人埋怨被先生的理想主义教育耽误了,没有学一个更实用的专业。

图片

先生授课,风采独著。先生曾于课上诵鲁迅“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诗,负教鞭于肩,踱步讲台之上,神态可掬,至今忆起若在眼前。先生讲小说,分析鞭辟入里,解释人情世故,如疱丁解牛,砉然而通。讲者眉飞色舞,听者如饮香醪,如醉如痴。至今忆先生讲“红楼”宝玉挨打一节、孙犁《山地回忆》,犹觉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图片

先生执教中学廿余年,犹钻研学问不辍。门户开放以来,于国内外学术思潮、动态更无不留意。颇能随时俱进,弃旧学,就新章,自是学业精进。甫进师大,先生第一本大著《语文教改的第三次浪潮》即告问世,对语言教学提出自己主张,反响不俗。另一部著作《赤橙黄绿青蓝此——给中学生的五十封信》深受读者欢迎。去岁,又有大著《语文教育学导论》问世,更令语文教育界刮目相看,被认为是继叶圣陶、张志公、周有光等前辈语文著述后少有的有份量的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于近期推出先生另一部重要著作《语感论》。

《第三浪潮》、《导论》两书我有幸拜读。前一种立论尚拘谨,后一种我以为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图片

中国语文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一向强调语文课作为工具的作用,先生称此为语文教育的“工具说”。先生以破此说为己任,而我以为这一步先生在《导论》一书中已成功做到。

“工具说”论其究竟,与科举取仕、“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总之,它的目的不是培养有觉悟的全面的人,而是培养驯服的工具。先生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民主的、现代的而非封建的教育理论,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现代意识的健全的人服务。这对于肃清封建主义在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影响有其深远意义。

先生立论,颇受益于现代语言学。先生认为,语言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之花。语言就是人性本身。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即是培养人本身。一个人的心灵、性格、行为模式,无不与他的语言能力相称。事实上,先生此书广泛汲取了西方现代哲学、美学、人类学、语言学、诗学甚至现代科学的成果。书中引文广泛涉及以上诸学科。其中许多著作都是我没有读过的。在先生一辈快六十岁的人,思路如此开阔,眼界如此高远的实为数不多。这是我最敬佩先生的地方。

图片

先生爱唱歌。中学时,某日赴先生府中,余排门而入,先生正引吭高歌三毛之《橄榄树》。歌毕,始见我,大为惊讶,问我几时来的。接着沉痛地告诉我:“台湾有个女作家三毛,死了。”(此次三毛死乃误传,至1992年三毛才因自缢身亡)。今年春节余携妻回老家,某日,供职于银行的钱同学敏华宴请诸同学,也恭请先生上座。席间先生始闻唱卡拉OK之法,颇振奋,歌十数阙不能休,同学大乐。

先生与同学相处,绝无师生之分。每与同学联床夜话,如兄如友。有时同学赴先生府上,高卧榻上,先生屈沙发中,不以为意。余妻闻此,惊讶不已。余谓:此真先生风范也。

1995

▎更多关于王尚文先生的回忆

西渡:王尚文先生和我的语文记忆

图片

初岸文学诚意出品“名家领读”经典系列,大家学者领读的古诗文经典,堪称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教师丰富备课素材的最佳选择。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名家领读:品味经典之美

图片

 这套书有什么内容 

图片

 名师、名家激赏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靠谱推荐

 这套书的三大特色 

 1 

选篇精当,切合青少年学习需求

所选诗文大部分为大、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篇目,轻松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中高考语文高分不是梦!

 2 

一流名家赏析

体会经典丰美内涵,提升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图片

 3 

精心编校,装帧精美,赏心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特聘审读,编辑质量精益求精;

双封面贴心设计,外封清新悦目兼做护封,内封雅致大方,版式疏朗有致;

优选80g优质胶版,特别的淡黄色开启护眼阅读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右滑动了解更多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名家领读”经典系列

触摸美的温度

- 编辑丨小文 -

- 排版丨小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