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主题:同

 123xyz123 2022-05-29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2

材料作文“同心”导写

广西梧州第十八中学 李显涛

参考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名为“同心”,其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牌体由圆环加圆心构成,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全世界人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团结一心,共享冬奥盛事。

将无数个人联结为整体的,是相似的情感、价值,一致的原则、目标。这些“看不见的手”让思想行动有共通的基础,让社会生活有共同的规则,它们是一个社会产生强大凝聚力的“圆心”。

请结合材料,以“同心”为主题,写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例文

“同心”创奇迹

广西梧州第十八中学 一考生

2022年北京冬奥运已完美落下帷幕,令人动容的不是金牌,而是努力“一起向未来”的奥运精神。无数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的汗水和努力,凝聚起推动体育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可见,“同心”能够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力量,不断创造奇迹。(文章引用材料,开门见山,明确提出中心观点。)

“同心”是获取胜利的保障。双人组合花样滑冰运动员隋文静和韩聪能夺金,除了有惊人的技术动作,还有他们共同夺冠的信念和目标。他们怀着为国争光的信念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携手作战15年,历经无数伤痛和泪水,成功挑战最高难度的抛跳四周半的技术动作。赛场上,他们默契配合,高强度训练让他们出色完成了同步率极高的跳跃动作。正是凭着相同的信念和目标,无数次“同心”合力,他们最终凝聚起“同心”的力量,为中国队夺得本次冬奥会辉煌一金。(文段选用冬奥会的事例证明分论点,事例与观点相融合。)

“同心”是创造奇迹的动力。中国的脱贫事业被称作“脱贫奇迹”,这离不开每一位扎根在农村一线的工作者。无论是为脱贫奉献生命的黄文秀,还是放弃优厚待遇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亦或是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李保国……他们都有着“同心”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脱贫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念。正是扶贫工作者们的“同心”力量,造就了如今被世人称赞的“中国奇迹”。(文段运用组合论据方式佐证分论点,以论据的广度来加强论证的力度。)

“同心”是创造未来的根基。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世界,中国首先提出“碳排放碳中和”计划,并呼吁各国加入其中。2021年,备受瞩目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昆明宣言”释放出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信号,期待携手世界共建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相信,集合无数国家与人们对于生态和谐的愿望和信念,最终会凝聚成一股“同心”力量,成为创造美好绿色世界的根基。(将笔触伸向关乎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素材,提升论证的高度。)

北京冬奥运虽然已落下帷幕,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以共同的信念与目标,凝聚起“同心”的力量,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奇迹。(结尾照应题目与开头,首尾呼应,结构圆润。)

评点

文章紧紧围绕“同心能够凝聚力量,创造奇迹”的主题,分别从“同心”是获取胜利的保障、创造奇迹的动力、创造未来的根基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论据充足,有时代气息,有效突出了“同心”的作用和影响。全文行文流畅,条理清晰。

更多内容,请见《作文与考试》2022年7月刊

——————————

文章刊发于《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高考 #高中作文 #作文 #下水文 #议论文 #押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