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数据已死?

 dafuweng2011 2022-05-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作者石秀峰

全文共2896个字,建议阅读6分钟

01

从两件小事说起

事件1:相同质量的推文,不同的关注热度

前段时间我的公众号推送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主数据治理相关的《物料描述模板技术解析》,另一篇是与数据湖、数据中台相关的《ETL和ELT到底有啥区别?》,两篇文章都是高质量的干货文章,但两篇的阅读量却差了将近10倍。

说实话,主数据这篇文章的质量和价值是非常高的,对于企业的物料主数据管理给出了具体操作层面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物料主数据“一物多码”、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我一直没明白: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看的人不多呢?

图片

事件2:关于“主数据是否已死”的讨论

2020年来自DAMA国际协会中国分会主席汪广盛老师的一次演讲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DAMA微信群里有次曾经讨论过“主数据是否已死”的问题。有会员认为主数据是特殊时代的历史性产物,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关于这个话题在DAMA微信群引起了广泛讨论。

将“主数据是否已死”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这证明了确实有人认为“主数据已死”,成为了历史性产物,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两个事件虽不能证明“主数据已死”,但也说明持有该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但,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

02

主数据会不会死?

要搞清楚“主数据是否已死”,先弄清什么是主数据!

在本公众号的历史文章中,曾经写过多篇主数据管理的文章,对主数据以及主数据管理已经忘了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回忆下。

笔者在《主数据的3大特征、4个超越和3个二八原则》一文中,提到主数据有3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高价值性。主数据是所有业务处理都离不开的实体数据,比如说,销售业务至少需要产品主数据、客户主数据吧;采购业务至少需要物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吧;生产制造业务至少需要物料、产品、BOM、设备主数据吧;财务管理至少需要科目、银行账户等主数据吧等等。

总之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业务的地方就有主数据!与大数据相比,主数据的价值密度那是相当的高。

第二,高共享性。主数据是跨部门、跨系统高度共享的数据。这个很好理解,不做过多解释。总之一句话:只要企业的异构系统还存在,那就会有主数据;只要有数据在不同部门流动的需求,那就会有主数据。

第三,相对稳定性。这个与业务数据(交易数据)相比的特点,与业务数据不同,主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变化频率较低的数据。但是变化频率较低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例如:客商更名会引起客商主数据的变动、人员调动会引起人员主数据的变动等等。

我们先不说主数据对业务、管理决策有多高的价值,就上面三个特点来讲,有哪个企业敢说:我不需要主数据?

笔者3年前的一篇文章《主数据的前世今生,畅想未来!》中,曾经提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没有主数据的,直到80年代后期信息化的出现才有了主数据。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越建越多,主数据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因此,除非企业的信息化消亡,那可能就不需要主数据了!
但现在来看,即便企业信息化消亡,主数据依然会存在,因为只要开展业务就需要主数据。

03

为什么主数据的热度这么低?

根据百度指数,IT领域热度靠前的是:“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台”、“数据湖”、“区块链”等这些新技术、新概念。与这些新技术相比,主数据管理的热度几乎可以忽略了,而主数据甚至都没有被百度指数收录。

图片

人们似乎也总是喜欢一些新鲜的概念,而对于一些出现较早的“老概念”往往是“不屑一顾”的。

主数据管理就是这样一个老概念,很多企业、很多人,谈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会不自然的避开主数据这一个核心的数据领域,好像是在新技术频出的数字时代,再谈这个出现了10多年的“老概念”会很没面子似的。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企业主数据管理根本就是一团糟,这个时候避开主数据去搞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在笔者看来:不是有了强大、高深的算法模型,有了大数据、AI的加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能够成功。如果缺乏高质量的主数据支持,再高深的算法、再强大的算力,再大的数据量,也不会对企业的转型带来多大的助益。

另外,根据笔者的观察,主数据的热度低,只是表象和个别现象,也就是说认为主数据“容颜易老、光环不在”的人,只是一少部分。

因此,主数据热度低,是相对于“数据中台”、“数据湖”、“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概念来讲,确实讨论主数据的人不多。

但是,讨论的人少,并不代表就不重要了,更不代表企业就不需要了。事实上,搞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在悄悄的搞主数据!

就如同:水和酒,那个更重要?那当然是水。

但,人们依然喜欢讨论酒:“对酒当歌、把酒言欢、借酒浇愁、斗酒百篇、灯红酒绿、花天酒地……”

04

主数据现在没死,那将来呢?

每一项技术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尤其是IT科技领域,技术更迭、风云变幻。

今天你认为比较前沿的技术,可能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被淘汰。例如:曾经的协同办公王者,来自国际大厂IBM的Lotus Notes/Domino,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微软的.Net开发语言目前还有几个人在写?

一个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必然取代老技术,在时代车轮的下,老的技术可能被碾压的“灰都不剩”!

因此,先不讲主数据是否会死,可以肯定的是管理主数据的技术一定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主数据以及主数据管理也是在技术更迭中不断演化过来的,从最早的作为系统运行的参数(或称档案),到基于数据库接口的主数据集成,到SOA时代基于ESB、web服务的主数据共享,再到如今基于微服务、云服务模式的主数据管理,笔者亲眼见证了这一项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主数据现在没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一直存在,而被历史淘汰的只是哪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主数据管理技术和方法。

05

主数据技术的未来

主数据管理离不开技术却超越技术,不局限于使用特定的技术管理主数据。

在笔者看来,主数据管理的发展一定是需要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进行融合,从而形成更加自动、更加智能的主数据管理体系。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与主数据属于互补关系。基于主数据去构建大数据的分析体系,提高大数据的分析准确率。同样,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反哺主数据,实现主数据属性值的动态更新,使主数据体系不断完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所有企业的主数据一定是基于混合云架构,即:企业专属云+公有云模式,而实现云之间的、云与本地服务之间的主数据互通已经成为企业刚需。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集进行监控可以帮助自动鉴别和筛选出主数据;通过监控主数据的数据质量,维护和确保主数据的“黄金记录”,以及在主数据维护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校验、数据查重合并、数据审核等业务中,均可以植入人工智能技术,让主数据管理变得自动和高效。

区块链技术

基于区块链技术管理主数据,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确保主数据可追溯性,让数据能更加准确、可靠和值得信赖。利用区块链防篡改特点,可以保证主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最后想说:主数据离不开新技术,但却超越技术!未来主数据管理也绝不会拘泥于一种形式、一种技术。但,那个时候人们是否还将其称之为主数据管理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主数据是否已死,以及主数据的未来,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END>  

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作者和来源。更多精彩,点击下方公众号查看
你,今天在看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