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运新非虚构作品集《繁花翳影》

 蓝镜书屋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郑运新非虚构作品集《繁花翳影》

郑运新

作者的话

郑运新

        这些年,在读书之余,凭着自己对文学和翻译的热爱,写了一些东西,先后出版了《帕芬智力测验百科问答》(本人为主翻译、欧美家喻户晓的课外知识读物);个人文集《前尘如风》(80万字,8个分卷,上下册);诗集《风的声音》和与家人合著的、怀念父亲的《老爸,陪你最后一程》。

        用《繁花翳影》做小说及非虚构作品集的书名,不仅是因为同名小说"繁花翳影"在小说集中的重要位置,也是想表达这个世界总体是向善的,有着如花似锦般的表象,有着无数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民风和正直的人们;但也有裹挟和掩藏其中的幢幢鬼影和幽深陷阱。

        小说集《繁花翳影》通过虚构与非虚构的多篇故事告诉善良的人们:这个世界的真相并非都是美好的,也有幽暗和深不见底的罪恶。暗喻这是一个光明和正义始终与黑暗和邪恶较量的世界。

        小说集《繁花翳影》还揭示出:世上再美好的东西也一样会像一支被射出的无情的时光之箭,迎着朝霞飞向天空,在苍穹划出一个象征人类生命轨迹的弧形,却终归会被淹没于茫茫云海,消失于沧桑风雨中。

        这本小说集中的有些故事,在文集《前尘如风》中的一些散文、随笔和纪实作品中已有了雏形或构思框架。许多作品已经具备了小说的特质,把他们改写成小说不过是一种自然的创作顺延。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本书中"非虚构写作"占有相当的数量,也就是说,许多故事都有着真实的人物、背景和事件实况,有些可能是众所周知的,有些是鲜为人知的。把这些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用文学的形式描述出来,其读者效应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作品因真实的成分大于虚构的成分,不一定被读者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更适合定位于目前流行世界和国内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或称:"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为了让读者了解和明白什么是"非虚构文学作品",我特别拟文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辑入本书供大家参考。

        总之,本书所辑入的作品一定比纯虚构的小说更好看,更接近生活,篇篇故事都直击心灵,因而也更加撼人心魄。我创作的出发点和基底始终要求自己的作品努力达到:语言朴实,立意生动,境界高远,直指人心。正如博尔赫斯在小说的开始曾写的:"我的故事一定忠于事实,或者至少忠于我个人记忆所及的事实。"

        至于哪些应属于小说,哪些属于散文,哪些属于随笔甚至诗歌,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全由读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评判。一如当代文豪博尔赫斯的作品给读者的感觉:"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

        可以说,我的小说与非虚构作品中,一些故事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与匈牙利作家马利亚什贝拉的小说集《垃圾日》的风格较为接近。(典型的"非虚构小说")

        小说集《垃圾日》是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旧公寓楼为背景,知名的律师、疲惫的医生、意气风发的学生、充满幻想的失业者、机灵的商人、出色的厨师、古怪的发明家、疯癫的工程师、自暴自弃的精神病患者、渴望赚钱的骗子等形形色色的人居住其间,通过对他们生活状况的描写,诠释了这些社会底层人的孤独与无奈。 

        而我的作品所涵盖和涉及的范围应该更加宽广。《繁花翳影》中有些故事与《垃圾日》的共同点和价值在于:以文学形式记录和揭示出整个世界道德滑坡、精神虚无、信仰缺失,和由此造成的社会动荡与无序,进而给普通人造成的伤害和灾难。

        几位先睹为快、阅读了我的小说集部分书稿的朋友们告诉我,他们读后的感受是:笑死,哭死,震死。之后,即会陷入对人生的深层思索,并重新揣测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对本书"序言"的作者董维先生细心地阅读初稿并在若干篇章中所给予的重要修改建议深表感谢!

        仓促辑集出版,错漏难免,敬请读者朋友们多多指正。

        郑运新 2018.05.01. 于深圳

出版社、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