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名词解释——运动系统

 跟我走笑傲江湖 2022-05-30 发布于山东

在此整理各系统解剖学名词,供大家查阅。如找不到您想找的名词,请翻看课本,或问一下度娘。

图片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冠状轴——又称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身体长轴垂直、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身体长轴垂直、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矢状面——沿矢状轴方向将人体纵行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剖面。通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冠状面——又称额状面,即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切成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此面与水平面、矢状面垂直。

正中矢状面——将人体沿前、后正中线纵行切开,正好把人体切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该面与冠状面、水平面垂直。

水平面——沿水平方向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系统——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连接在一起,完成一种连续生理功能的结构称系统。

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内脏器官主要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并借孔道与外界相通,按其构造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

实质性器官——实质性器官多属腺组织,无特定的空腔,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实质性器官表面的结缔组织被膜常伸入器官的实质内,将器官的实质分隔成若干个小叶。实质性器官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的出入处多形成一凹陷,称为器官的门。

 图片



运动系统

板障——颅盖骨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椎管——脊柱的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椎弓根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肋弓——第8至第10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的弓形边缘称肋弓,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翼点——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交界处呈H形的骨缝,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桡神经沟——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髋臼——在髋骨外侧面由髂、坐、耻三骨的体构成的凹陷,与股骨头共同构成髋关节。

关节囊——为附着于关节面周缘以及附近骨面的结缔组织囊,由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构成。

关节盘——是介于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可适应关节面,起弹性缓冲作用和增加运动轴。

关节——又称滑膜关节,是关节的相对骨面间相互分离,借周围结缔组织相连结,其内充满滑液的腔隙。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椎间盘——是连于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的髓核和外周的纤维环组成。

足弓——是跗骨与跖骨连结而成的凸向上的弓,具有支撑,保护和缓冲的作用。

胸廓——由胸椎、肋、胸骨以及骨连结形成的圆锥形骨性框架,具有支持,保护胸腔脏器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

脊柱——由躯干的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而形成,构成人体的中轴,上承托颅,下接下肢带骨。

坐骨小孔——位于坐骨后缘,坐骨大孔下方的一个空隙。由坐骨小切迹、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围成。

坐骨大孔——由骶棘韧带和坐骨大切迹共同围成,内有血管神经通过。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相连结而成的骨环,具有传导重力、支持、保护盆腔脏器的作用。

界线—由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耻状梳,弓状线和骶骨岬围成,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构成。

腱鞘——指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多位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和足指等处。可使肌腱固定于一定位置,可减少肌腱与骨面的摩擦。

四边孔——是位于肩胛下肌(前面观)和小圆肌(后面观)的下方、大圆肌的上方、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上端内侧之间的间隙。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三边孔——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斜角肌间隙——位于颈根部,由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腹股沟韧带——连于髂前上嵴和耻骨结节之间的腱性结构,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增厚卷曲形成,构成腹股沟管的下壁.该韧带常作为腹部与股部的分界线。

腹股沟镰——由腹横肌下部的腱膜和腹内斜肌下部的腱膜共同融合而成,又称联合腱,构成腹股沟管后壁的内侧部。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3层腹肌的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起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上宽下窄,坚韧而少血管。白线中部在脐周围有圆形的腱环为脐环,是腹前壁的薄弱点。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长为45cm的肌肉筋膜裂隙,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围成,是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部位,疝囊经此区突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股三角——位于大腿前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有股血管,股神经通过。

中心腱——膈的三部起点肌束在膈中央移行为腱膜,汇合在一起称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通过。

腰肋三角——在膈的起始处,腰部与肋部之间有三角形小空隙,没有肌束,为膈的薄弱区。

跟腱——位于距小腿关节的后方,是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小腿三头肌)共同汇合而成的一个巨大的肌腱,此腱止跟骨结节,与跳跃有关。

髂胫束——由阔筋膜张肌腱膜和阔筋膜向下延续而成,止于股骨外侧髁。

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外侧壁三个扁肌的腱膜形成。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内外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cm以下,鞘的后层完全转至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

髌韧带——由股四头肌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延续而成,止于胫骨粗隆。

颈动脉鞘——指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

腹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于中线处彼此汇合、交织而成,上宽下窄,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上缘。白线的中部有圆形呈腱性的脐环,胎儿时为脐血管通过处。

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骨网眼内的具有造血功能的疏松结缔组织,可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深度、增大关节面面积、增加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骺软骨——在幼年时期,骨干与骺之间存在的软骨,其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使骨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的生长随着停止。

滑膜襞——有些关节囊的滑膜层,其表面积大于纤维层,从而导致滑膜重叠、卷摺,并突向关节腔,形成滑膜襞,内含有脂肪和血管。由于滑膜襞填充了关节腔内的自然存在的腔隙,使关节更加稳定。

滑膜关节——简称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由相应骨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共同构成。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滑液,以减少对应骨关节面间运动时的磨擦,使关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滑膜囊——为滑膜构成的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成角处,可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

环转运动——二轴或三轴关节,其关节头在原位转动,骨的远端作圆周运动,运动时,全骨描绘成一圆锥形轨迹,该运动叫做环转运动。是关节屈、展、收、伸的依次连续运动。

脊肋角——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叫脊肋角,又称肾区,其深面恰好为肾和肾的被膜。是临床肾囊封闭进针的部位。

梨状肌上孔——位于臀大肌深面,在梨状肌上缘与坐骨大切迹之间,内有臀上血管和神经通过。

联合腱——即腹股沟镰,腹内斜肌下部肌束行向前下方,呈弓形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在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后方恰好与腹横肌的腱膜汇合,共同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形成联合腱。

隆椎——即第7颈椎,因其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直接隆起于皮下,活体易于触及,是临床上记数椎骨数目的标志。

颅囟——新生儿的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完善,骨与骨之间存在着缝隙,并被纤维结缔组织膜封闭,其中在额、顶骨之间者呈菱形,最大,叫做前囱。在枕骨与顶骨之间者呈三角形,叫做后囱。

囊内韧带——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位于关节囊内者,称囊内韧带,被滑膜包裹,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向某个方向的过度运动;还可为血管提供通行的桥梁。

屈肌支持带——小腿或前臂的深筋膜在腕部、踝部增厚,形成约束屈、伸肌腱的扁带,厚而坚韧,如在手腕部前方者叫做腕横韧带,由前臂的深筋膜增厚并横架于腕骨沟上方而形成;在踝后区者,为小腿深筋膜于跟骨内侧面至内踝之间增厚而形成,通常在屈肌支持带的深部有供肌腱通过的纤维管和若干个纤维隔,以分隔肌腱,使每条肌腱独立活动。

腕管——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膝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囊内的两条相互交叉的韧带,由滑膜覆盖,有前、后两条。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前方,斜向后上外方,附着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后交叉韧带起自髁间隆起的后方,斜向前上内方,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膝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相对股骨的前、后移位;使股骨和胫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腋窝——为位于胸外侧壁与臂上部之间的锥形腔隙,上肢的血管、神经等由此通过,腋窝有顶、底和四个壁。

椎弓板——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的部分称椎弓板,参与构成椎管的后壁。

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后方的一浅沟,称尺神经沟,有尺神经经过。

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的骨角,是骶管麻醉时的骨性标志。

跗横关节(Chopart关节)——由跟骰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构成的横过跗骨中部的横位的“S”形关节,临床上可沿此线进行足的离断。

腹股沟(海氏)三角——位于腹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腹股沟(海氏)三角。

弓状线——解剖学上有两个弓状线,一个是髂骨下界的圆钝骨嵴称弓状线。它构成小骨盆上口的界线的一部分。另一个是腹直肌鞘后层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以下,由于腹直肌鞘后层全部移至腹直肌的前面,故后层下缘形成一条凹向下的游离缘,称弓状线。

关节盂——肩胛骨外侧角的梨形浅窝,与肱骨头构成肩关节。

岬(骶骨)——骶骨底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

髂前上棘——髂嵴的前端称为髂前上棘。

前囟——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呈菱形,较大,生后1—2岁闭合。

桡骨粗隆——桡骨颈内下侧的突起,为肱二头肌抵止处。

胸腰筋膜——被覆于竖脊肌周围的筋膜特别发达,称胸腰筋膜。分为浅、中、深三层,浅层位于竖脊肌的后面,附于棘上韧带,中层分隔竖脊肌与腰方肌、中层与浅层在竖脊肌外侧会合,深层覆盖在腰方肌前面,三层在腰方肌外侧缘会合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点。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间隙,称翼腭窝。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通眶,向内通鼻腔,向后通颅中窝,向下经腭大管、腭大孔通口腔。

椎体钩——为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突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