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6 唐诗解读——杜甫之《夜归》

 耕读人家jkhpb3 2022-05-31 发布于甘肃

夜半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

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

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

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注:

明星:即金星。

大:读“夺”音。特别,此处指亮度大。

嗔两炬:责怪家人点两支烛,造成浪费。

老罢:意如老父。罢,同“爸”。

杖藜:藜茎做的手杖。

那:读“喏”。奈何。

解读: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时诗人在夔州,全诗借口语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王嗣爽评日:“黑夜归山,有何奇特?而身之所经,心之所想。耳目所闻见,皆人所不屑写,而写之于诗。字字灵活,浯语清亮,觉夜色凄然,夜景寂然,又是人所不能写者。”且不说道中遇虎的奇特遭遇,也不说后四句所抒发的满纸不可人意的牢骚之意.单是颔联的夜景描写,便极具匠心:夜已过半.故北斗低斜。是夜无月,故星光灿烂。老眼昏花的诗人抬头一望,芒角模糊的明星显得格外巨大。此句中“大”字之妙,描摹山间夜归的情景之逼真,非身历其境者难以体会。

杜甫一生游离失所,白天为衣食而奔走,夜间也难得而眠。所以诗人笔下的夜,真可谓多姿多态,神采各异。雨夜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漆黑的夜幕遮盖了一切,诗人却在无边的夜色之中加入一点渔火,在渔火之明的反衬下,那野径与天空的黑变成了一种富有意味的色彩。同样是星月皎洁之夜,在宫殿里便是“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而在江湖上就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样是灯前人语,合家团聚时就是“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流落异乡就成了“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夔州期间,诗人受当地民间艺术影响极深,因此在诗作的格律上颇具创新,这首诗就是他运用夔州当地方言,汲取竹枝词的一种表现手法,因此显得不古不律,这也看成诗人有意冲破诗歌固定格式、格律的一种体现,写景象写得如在眼前,且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是简单容易的事,老杜能成为大家,的确不是虚名。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