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要求接地气后,这位设计师倔强地造了张“怪脸”| 小众的精彩

 文刀米 2022-05-31 发布于江苏

活动

用纺织面料,手造了一张“怪脸”。

并且由此延伸了多个系列。

不少明星,都戴着这个“怪脸”登上舞台。

比如,谭维维-

比如尚雯婕-

还有萨顶顶-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剧《孔雀之冬》里,也能见到他设计的“怪脸”。

图自微博李宜涧


他就是中国
的帽饰设计师隋宜达

隋宜达与杨丽萍,杨老师戴着他设计的帽饰

国内的帽饰设计,是一个较为冷门的类别。因为,做帽饰设计面临好几个问题,比如,去哪学,如何生存。

最初设计人面系列时,宜达正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总有合作者要求他设计得更接地气。他很纠结:设计师是什么样子?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现实是什么?应该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带着种种疑问和情感,他设计了人面系列,而这,也成了他自我认知的过程。

或许对于少数人来说,坚持自我才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隋宜达属于这一种。

倔强的隋宜达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做鞋与包的技能,他根据这些,再加上做服装的工艺,自己慢慢研究出一套做法来。

宜达介绍“怪脸”是怎么做的,他拍摄了一个简化版的过程-

首先上浆,喷一种自制的浆水,起定型作用。

然后通过吹风机等工具塑形;

这个系列的边都是毛边,有参差不齐的效果,所以还需要一根根拨丝;

再分组塑形,才能有层次感;

最后是整理细节。

隋宜达的帽饰自己瞎琢磨的成分比较多,所以与传统工艺不太一样。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路子”野,设计怪诞,用材也五花八门。

比如,他为设计师胡社光设计的一件作品,就解构了花轿。


他为谭维维的演唱,设计了一个融合民族元素又极具现代艺术感的作品。

他还用金属,或者木头架构出不像帽子的帽子。

在与品牌Rebecca的合作中,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鹿角。

似乎,在他的创意中,没有什么不可能。

可以公开的最新合作,是他为杨丽萍老师的舞剧《孔雀之冬》设计的帽饰。

宜达为杨老师设计了多个作品,其中包括镶满亮片的白色帽子,

还有舞台感更强的刺绣帽。

以及舞者戴的“怪脸”。

图自微博李宜涧

隋宜达说:“杨老师很尊重设计师,她会给出个大概的想法,最后决定由我们团队来把控。

第一次给她看了设计稿,之后就让我们自由发挥了,中间半成品时再沟通,整个过程,更像是不断的实验,非常有趣。我本身也是不太喜欢画设计稿的人,很多材质和造型用图片是表达不出来的。这种方式虽然挑战大些,但会出现很多新技术和新效果,每次设计都有惊喜”。

还有一部分帽子现在不能公开,所以就不放图了。

之前我有发过隋宜达的个人专访,还没看过的,可以点这个链接。

《中国也有这样的疯设计师》

好消息就是,我邀请了隋宜达来南京做活动,坏消息是,暂时只有南京哦。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展览,其中就包括两顶与杨丽萍老师合作的帽子复制品。-

策划团队:徐乐、林书传、徐轩露、文刀米

开幕时间:4月8日   2:30 PM

展览时间4月8日-4月15日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0号厅

开幕当天还有一个讲座

主讲人:隋宜达

主持人:文刀米

讲座时间:4月8日  3:00PM

讲座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

你们可以带着问题来哦,讲座有提问的部分。

记住了,静态展有一周的时间,在南艺美术馆的0号厅,开幕式时周六下午两点半,三点钟是宜达的讲座,地方放在多功能厅,大家搞清楚路线。

来来来,快帮我扩散下。等你来!

PS:我其实很瘦的,只是每次做活动的时候长胖了...见到我不要惊慌月半...

听说美好的人儿都喜欢分享文刀米


微信公号:文刀米 |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mina516@163.com

人物专访  时尚解析  辛辣评论

文刀米 不流行

文刀米与小伙伴的新公号

知羹

囊括电影、音乐、娱乐、时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