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力孩子自控力和内驱力的成长

 王笃年 2022-06-01 发布于北京

一切教育的结果根本上都是来自于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自主发展,需要的是自我驱动、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从根本上说,人确实是为自己(精神丰富、内在愉悦)而活着的。

不能强迫孩子为我们家长、教师等大人而活,特别是孩子不明就里的为了家长而做什么。

这应该成为家长、教师对待孩子和学生的基本态度,否则,教育之路就走偏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为自己而活的想法,是不可能存在内驱力的。

家长在帮助孩子增强内驱力方面,可以有些怎样的作为呢?

1.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如何爱,还需要一点点能力。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大概是最基本原则。

而不是“因为你吃我的、喝我的,所以我要主宰你的一切”。

2. 尊重。

承认孩子是独立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让孩子认识到我是我自己,不是谁的附庸。

别人催促下的学习是被动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讲过:当下中国孩子普遍磨蹭的毛病,都是被妈妈催出来的。

孩子行走在本来很自然的成长之路上,却有一个人一直在屁股后面催他、帮他规划,这件事没干完呢,马上下一件事等着了。

他心里就想,就跟下雨一样,反正快跑慢跑都是淋雨,慢慢来吧。

在尊重孩子主体性的前提下,就有了家庭教育的民主。涉及孩子本人的事情,一定要跟孩子协商。

协商不等于无原则迁就,不等于说完全地遵从孩子的想法,他想法不对,我们可以指出。

孩子是最讲道理、讲原则的,老师们都有这个体会。

所以我希望在家庭当中,首先是有这种民主的氛围,强制性的家庭教育不能持久。

“没有多少当父母的经验”,这都是借口,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学。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我觉得要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这个孩子对某件事特别感兴趣,我们不能轻易地给他掐断了。

最近,有一位家长以孩子总成绩不好为由,限制孩子参加周末竞赛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培养兴趣,千万不要培养孩子跟别的同学比的这种兴趣。

这是我经常讲的观点,引导孩子通过跟同学比较而获得一些所谓的“上进心”、“自尊心”,这非常可怕,是教育的祸根。

智能多元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事事、时时都比他的同龄人强。

一旦孩子如你所愿,养成这种“强者心态”,将来一定是要吃亏的。

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方面提出要求,这是完全正当的。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和孩子各有各的义务。

学习是一种并不轻松的脑力劳动,既然是劳动,那就意味着是一种责任,你的职业是学习,责任是学习,你就要努力的想方设法的去学好。

3. 信任。

孩子的前途,最终需要他本人去争取,他得付出努力才能争取得到。

不管你是否乐意承认,事实上,人类社会文明就是在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不停担心、忧虑、抱怨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你偏偏不信这个,觉得你的孩子还小(事实上他永远都比你小),总想替他去做些什么、甚至替他去想、去规划。

慢慢地,孩子感觉到了你对他的不信任,再加上他也确实因为或者一时偷懒、或者路子不对失败过几次而没有在你这儿得到安慰与鼓励,于是干脆躺平。

4. 分享。

当孩子遇到挑战时,可以与他分享自己过往的经验、现今的思考,供孩子选择性参考。

“我那时……”;

“这个事,我是这么看的(想的)……”

自控力是建立在内驱力的基础上的。

一个漫无目标的人,是不会有任何自控力的,正如我们大人有时候无聊抱着手机瞎翻一个道理。

散步的人和赶路的人状态是不一样的。

没事儿四处溜达是散步,他一定不着急的,走得相对来讲不会特别快;赶路的人他一定是朝着某一个方向,而且是匆匆忙忙的,甚至是负重前行都是速度很快的。

也就是说,在有内驱力的基础上才能谈自控力,否则你说我不让你玩手机,不让你刷微信,那他干什么?

他没有目标,说我让你学习,那是你让他、而不是他自己想学习啊!

自控力是需要通过一些有自控性的行为过程来逐步培养起来。

不可能说不经历一些事情,这人天然的自控力就好了。

说让孩子学会控制手机使用时间,而他从来就没有手机,何谈控制?怎么能够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使用手机的规则和意识?

所以说,孩子要自觉主动地把手机交出来,而不是在我们威逼利诱,在我们的规定下、在家长的权威之下交出来。

比如说一次段考以后,有的孩子痛哭流涕的分析自己,我就是被手机害了,我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你因势利导,有可能形成一些协议。

比如至少能够做到晚上上床前把手机关机放在客厅,家长也不会去翻你的。

当然翻不翻要看家长的作派,也有偷偷翻的,我是不提倡那样。

家长如果看到了信息,总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孩子是敏感的,一旦孩子察觉到了,立刻对你失去信任。

再比如说,把智能手机调换为功能简单的“老头机”,有的是家庭强制的,有的是孩子主动提出来,可能某次考试教训太沉重了,主动提出来。

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移动互联技术盛行的时代,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却用一个老头机,这不是笑话吗?

智能手机它作为一个工具,道理不用多说。

当然也有人说,收了就见效果,可能短期来看有。

自控力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你全靠外在的控制?

这样的反例非常之多,很久以前,我班有个孩子打游戏,那个时候是网线、没有无线互联,没有智能手机,就是用电脑打游戏。

他妈妈因期中考试成绩差气急了,把网线给扯了,全家都不上网,结果如何呢?

这个孩子就刻意做一个姿态,期末考试比期中考试考得更糟糕,而且平日里还故意迟到、早退,成了一个很令人头疼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