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户外领队的“七宗罪”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户外AA驴行这种健身方式从什么时候的,我还真不清楚。但当我六七年前,无意间接触到这活动形式,就迷恋上了。

最初,是跟着户外队伍走,记得第一次就是走乐清五老巅-乌岩尖-灵峰的环线,七八个小时的路程,加上还要不停的攀爬崖壁,虐人而刺激,还欣赏到了一般旅游无法领略的美景。所以一旦有空闲时间,就尽量跟着不同的队伍出行。

经常融入户外活动,从中体验到了户外的魅力。当然,也在爬山过程中,除了美丽的风景外,还看到了垃圾成群的场景,有些感慨。更经历了在活动中,有伙伴无视风险、擅自行动,而遭受不幸的坠崖受伤等意外事故,血的教训。所以,渐渐明白作为一名户外爱好者,应该要具备“公平、独立和环保”的户外精神,才是一名好驴子。

沉迷户外好些年了,跟过别人走,也带过别人走。跟着走与带队走绝对是不同心情、两种境界。下面就自己一些浅显的户外体验,谈谈作为队员与作为领队两种角色的差异。


PART 1

如果我只是一名队员,我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也可以有比较的选择自己想去的线路,报名和退出也很随意(最多只需付占位费)。而且也不用考虑线路情况,跟着走就行。

而作为领队,在选择路线和人员上要通盘考虑,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了,还要兼顾群里伙伴的呼声。必须做足攻略,包括天气变化、路线的难度强度、需要的装备、出行车辆、保险等等,比较琐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PART 2

如果我只是一名队员,我只需在背包里装好自己所需的物品、个人装备就够了,无须考虑他人,最多在活动过程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而作为领队,责任是第一要务。所以他们的背包里除了自己必需的物资外,还必须带上公用的绳子、对讲机、旗帜、柴刀、应急照明、药品等等,甚至有时还要多准备一些食品和水,以备队员的不时之需。

PART 3

如果我只是一名队员,在每次活动时,只要带美好心情,轻松行走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可以无忧无虑的享受美好风景。

而作为领队,就不能纯粹的欣赏美景了,他们始终要提着心在带路。虽是约伴AA,但十几或几十号人的安全必须兼顾,一路关注、叮嘱。尤其是在一些岩壁斜坡之类的险地,还要身先士卒的探路、布绳,做好示范及保护帮助。有些时候,个别队员不听指挥,超越前队,还得整队约束;若前队行进太快,后队又落后太多,还得及时等待联系,或在岔路口做好明显标记。

PART 4

如果我只是一名户外队伍里的队员,累了可以随时停下休息,走不动了有人给你鼓劲帮助,当然也有队员甚至会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作为领队,他其实也只是一个经验稍强的普通户外爱好者,也有疲倦和困累的时候。但既然作为领队,他必须调和不同职业队员的情绪感受,每时每刻还要表现出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给伙伴一种精神表率。在走累了的时候,遇到分叉路或轨迹不清,还得强作精神来回走动找准行进方向。

PART 5

如果我只是一名户外队伍里的队员,我只需要在每次活动后交上AA均摊的车费即可,却带走满满的收获和体验。

而作为领队,除了自己一份所交的AA车费,其实付出的更多。因为出行联系车、联系别地户外了解线路、联系通知人员都需要一定花费,而且先期准备的大部分公用设备都是自己出钱为了兴趣而购买。

PART 6

如果我只是一名户外队伍里的队员,可以尽情的拍摄自己喜欢的画面,甚至可以自己不拍照,只需要在群里下载属于自己的照片即可。

而作为领队,不仅在活动中需要为团体或伙伴们留下精彩瞬间,还要在后期整理活动游记作业,务必使每次活动有个美好的回忆。这可是一个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活。

PART 7

如果我只是一名户外队伍里的队员,只要确保自身安全即可,即使出现队友伤害事故后的追责,也只是一点点。

而作为领队,虽然活动前告知队员活动风险、签署免责协议,但显然这协议只是建立在同伴信任的基础上的,依靠的是队员的自律和安全意识。而且这种协定好像没有多大的法律效应。一旦出现人身伤害追究责任时,领队往往成为主要的被告(这种案例很多)。万一输了官司,还得赔付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所以,作为AA领队,基本上做的是吃力不讨好的活,纯粹是自身的爱好所致。

其实,领队也不是救世主,他或她,和你一样,也只是个爱好户外的普通人而已。也有着自己的小情绪,只不过他们善于克制罢了。每次活动,他们承担着同样的AA费用,但付出的辛苦和肩负的压力却比普通队员更多一些。

希望志同道合的驴子们,珍惜难得的缘分,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对领队多点理解和宽容,也多一点点支持和鼓励,让AA户外的道路越走越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