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乐园—后溪河下篇

 新用户2939kDsc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消失的乐园

后溪河(下篇)

溪流从水幕石板尽头消失在几大块交错堆积的大岩石下面,这里两侧岸上几百米的范围都是树丛杂草,土质较为疏松却又地势倾斜陡峭,遇到暴雨时节地势上方的民居房屋街面积水会顺势而下冲排到这里,每次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泥石流事件在这些树丛中间发生。偶有粗壮的树枝倒塌后撞击山林底部的巨石,巨石部分崩塌滚落下来的大岩石就交错悬空堆积在溪流上方,一些小碎石零落周围。而溪流千方百计从这些岩石下方的空隙聚集渗透穿流,在岩石遮挡消失几米后,从一堆堆碎石中间蜿蜒汩汩出现。因为这段山林泥石流严重常年有岩石坠落溪河中,水幕石板以下溪沟有近一两百米的距离都是大小不一的岩石遍布,溪道地势不再平坦,呈现出参差落第的梯级,这些水中的岩石在山洪溪水的冲刷浸泡下无一例外的圆润光滑,它们或平躺或矗立或斜插以各种姿态交错相连,绵延到酒厂东侧饲养场外蔬菜社菜园底下。这一段溪流因为巨石碎石的散布,也是西街河沿周围和东街供销社大楼周围居民们选择浣洗的固定点,两岸菜地和小树林里阡陌小路从溪边曲折匍匐向上,消失在寂寂的绿草丛里。

后溪河在岩石交错的缝隙中执着向前,最后拥挤着在岩石堆尽头一个大约四五米高度的坎坡处直落而下,飞花溅落喧哗终结,几米开外又变成两岸蔬菜地包绕的平静无声的河道。河道中少见突兀岩石,岸边以软质黄泥沙土混合覆盖,溪水似乎在这里重新变得深不可测,这样静谧着向南大约五六十米,转一道小弯后风格突变,转换呈现出两岸沙岩林立中间遍地小岩石鹅卵石溪水欢快流淌的宽敞河道。圆润洁白的岩石和明黄花色的鹅卵石大多铺埋在松软潮湿的河沙中,整个、大半截、顶露尖尖的袒露或半隐蔽,悠闲自如、粗犷豪放散落于河道四处,两侧五六米高的灰白沙岩连接着岸上各个方向的泥地和溪流尽头宽广的长江,是沙岩接纳约束牵引着溪河流入长江。这里是后溪河归宿前的最后一段,也是它穿越小镇各片区最显宽阔的河道地段,即使被覆盖的岩石河沙阻挡分流成无数小支,小溪依然磕触碰撞相携相伴着欢快奔流,随着岩石卵石的逐渐消失,后溪河终于在一片沉积泥沙的安抚迎接中平静安稳的融入长江的怀抱。

西街邓家井周围和长江边上龙家河艾家河的乡民经常需要到中街和东街机关单位办理事务、赶集或者从码头搭乘船只外出,如果想偷点懒不愿绕道街心石板路和石拱桥前往,那么这里,临江的后溪河段,就是最好的捷径。只要不是山洪暴发和江水上涨特殊时期,这里河道中的岩石、鹅卵石就成了连接东西两岸最好的天然跳板。总有喜欢捷径而又眼光敏锐、身手敏捷、平衡力把控比较好的先行者,从纷乱形态各异的岩石鹅卵石群中准确探寻出平稳安全最适合落脚的干燥地点,跨跳随意自如行往于河道两岸。偏偏捷径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来往走的人多了,两岸沙丘会有明显脚印的路径踩现出来,而河道中那些能够恰好容纳人体并承重的相对平稳的岩石和鹅卵石,也会因为过往人员驻足时留下的泥沙、水渍在一片整洁静默无迹的同类中突显出行路石的特殊功能,方便着后来者们循着明显痕迹的石头顺利渡过溪河。

后溪河大多时候仿佛温和安宁的婉约少女,但每年春夏季节也总有几次脾气暴躁的时候。一场场暴雨引发溪河上游山洪聚集河道,浑黄泥石混杂的溪流卷裹着一些动物尸体和树枝草堆、垃圾杂物一路翻腾咆哮或短暂回旋在某个水洼地段,沿途的河岸无一例外被冲撞拓宽,水位暴涨,大量的岩石鹅卵石被洪水淹没甚至裹卷移位,这个时候的后溪河摇身变成尽情发泄莫名愤怒的狂躁青春期少年。待到暴雨减弱歇息下来,后溪河也逐渐理性恢复潺潺清澈的常态,它羞涩拘束的只在溪道正中流淌,整个河床到处都是湿润粘稠的黄泥。经过几天太阳的暴晒,溪流中露出的岩石表面依然被一层浅黄淤泥覆盖,这个时候如果急于浣洗的人们需要反复舀水才能冲刷干净黄泥,而溪边草丛里的那些黄泥因为厚薄不匀,有的被阳光晒到龟裂成一块块,有的需要很久很久才会被雨水浸泡脱落。

在后溪河流经小镇的河段中,也只有这沙石混合的五十米左右范围的临江河段略略有些神奇。在每一次的山洪或江水漫涨后,除了泥沙中石头的不断挪移翻转、消失变迁,在反复被冲刷淘洗的河道泥石缝隙间,还会出现一些状如动物躯体骨骼的石头和各种形状字迹的古币铜钱,这些古老陈年的物品在每一次的溪流河水大肆翻淘后,总会反反复复出现散落在不同方位的沙石浅表层,如同神话里面可以不断自动复生宝物的器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古物知识普遍缺乏和懵懂无知的年纪,这些物品无一例外被孩童的我们当做大自然赋予的如同沙滩、溪流、鹅卵石、昆虫等等一样的普通玩具。

大家三五成群,在一具具大大小小曾经引起短暂惊奇的石化残缺动物骨骼肢体或者动物躯体印记的石头上触摸搬移甚至踏走,但是从未有谁想着把它们扛回家,更多的时候,我们高挽裤腿赤脚踩在沙石溪流中,寻找包裹着小动物尸体半透明和颜色艳丽、光滑漂亮的小卵石,攀比着谁的石头最奇特夺目,出色些的石头被伙伴们装进兜里带回家,与其他玩具放置一块。这些石块中一般都会有几颗雪白的鹅卵石,我们称为打火石,晚上歇凉时候或是临睡前,在没有灯光的昏暗背景衬托下,一手握着一块,快速摩擦滑动撞击两块鹅卵石,石块触碰的地方就会迸发出微弱细小但是明显清晰的火花,手中的鹅卵石逐渐温热发烫,然后一丝燃火后的轻微焦烤气味逐渐从小石头和手掌处升起,神奇的是这种气味可以留存鹅卵石的摩擦部位和大拇指食指中指近乎一整晚。这种必须暗处的小游戏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击打石头的力量不仅需要爆发力充足,还得讲究一定技巧,很多时候双臂即便酸软胀疼手指震颤发麻,也不一定有火花闪现,但是特殊的焦烤气息总能或轻或重的萦绕遗留在鹅卵石和手指上。小孩子的耐性和喜欢总是有限和容易变迁的,这些曾经被当做玩具宝贝的各种鹅卵石,在一段时间的频密把玩后,总免不了被冷落散弃在各家各户某些角落,然后被大人们无一例外的当做垃圾扫除。

在细沙鹅卵石遍地的宽阔敞亮溪沟里,男孩子们喜好体力运动和“战争”的天性似乎能够得到最恰当的释放,相比女孩子们轻柔细心的挑挑拣拣,他们更热衷于在水流的岩石间花费力气搬动石块捕捉小螃蟹,或者打水战,他们常常分成两组,捡着合适的石块扔往假想中的敌人一方周围水域,以石块溅起的水花沾湿对方的衣裤为乐趣。而女孩子们则会尽量一段距离这些戏水的男孩群,专心的从鹅卵石和沙子表面或是缝隙间寻找铜钱。

铜钱大多是圆形中间带四方孔的,在溪水泥沙的常年浸泡掩埋中,有的通体铜黄,表面光滑字迹清晰,有的表面模糊,带着年岁久远的青绿色陈迹。铜钱一般被大家伙捡来用毛线或者麻绳穿成串,到了秋天就可以让大人们用来包裹上布料,再加上几根公鸡尾巴部位的鸡毛缝制成漂亮的鸡毛毽,铜钱的重量大小和平滑程度关系到毽子在空中翻越的平衡性,还会影响到踢毽子人员脚踝脚背的舒适度,所以,我们尽量选择光滑平整磨损较小的铜钱,其他的都被顺手抛弃在河涧中。记得自己还曾经捡到过中间没有方孔有人头像的银圆以及古代刀片形状的古币,这些在短暂当做玩具后都被不经意的丢失了,即使如此挑剔随意,每个童年玩伴们收藏的玩具物品中多少都有十几到几十颗数量不等因为鸡毛毽子选捡收集保存的铜钱。我清晰记得童年时代的家里,有一串和妹妹一起逐年积累年份字迹不同的近百颗铜钱串,这串铜钱被我们随意扔在抽屉中,除了偶尔取出几颗用做鸡毛毽,似乎更多无聊时候会解开绳索,取下所有的铜钱,临时用于小孩间游戏买卖生意时的流通货币,游戏结束会重新串好铜钱。后来离开家乡,静静闲置抽屉中的铜钱串在数次搬家的过程中消失无踪,一如它们最初出现的神秘无测。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