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学发展道路

 逍遥_书斋 2022-06-01 发布于河南

昨晚(5月30日)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新商经讲坛”第二期线上开讲,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杨艳萍讲述《从“商”到“商学”:漫谈近代中国商学兴起研究》。主要内容有:(1)“商”字的由来;(2) 何为“商学”?“商学”何为?(3)“商学”的引进传播及内涵;(4)“商学共同体”的形成与运行:近代中国“商学”学校教育体制;(5)清末民国时期“商学”知识体系的历史构建。讲座由新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主持。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正所谓郑观应曾经说“商理极深、商务极博、商心极密、商情极幻”,对于我长期从事商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我感到收获较大,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曾经将柳准《商业经济》作为商学教科书的开始(洪涛.《创新贸易经济学》),1933年孔士谔《商业学概论》(洪涛.《流通经济学》),以及丁馨伯《市场营销学》,特别是前两本,标志着我国商学理论的初步形成。后来我又将1904年张相文《商学》作为鼻祖,至今有118年的历史。

杨艳萍的讲座将商学的历史又向前延续了若干年,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后,一批仁人志士的“商业强国”,商学教材的引进,人才的培养,商学知识的普及,商学报刊杂志与研究社团兴起,商学教育体系形成,商科体系的扩大等,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到20世纪30年形成了商学第一次高潮期,武汉、北京、上海、南京等成为了商学教育和研究的中心。

听完讲座后,我从书架上摘取了一些与商学相关的著作,供大家参考与研究。这里有国外商学的专著和教材,也有中国商学专著和教材,研究商学必须要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探索新商学的体系,形成我们特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北京工商大学及相关学校,有7所院校获批了教育部“贸易经济学”国家一流专业,我们一定要创新发展,新商学≠新商科,新商学应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当下认真办好“贸易经济一流专业”十分重要,形成特有的课程群,并与其他相关学科形成相应的新商科(新财经)生态体系。

对于北京工商大学而言,办好贸易经济一流专业,并与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形成完整的学科生态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衷心祝愿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学体系健康发展!

祝愿:北京工商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七个学校的贸易经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加强研究和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学发展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