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别称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出《灵枢 经脉》中。 穴位名解 ![]() 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 定位及解剖 属任脉,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有胸部(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病症 膻中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黄帝内经》认为“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此外,膻中是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经三焦经的交会穴,也是宗气聚会之处。它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的功效。另外,现代研究发现,膻中穴位于人体胸腺的部位,可参加机体的细胞免疫活动。而点按该穴后可影响心血管神经的调节中枢,促进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冠状血流量,还可以提高胸肺部的植物神经功能。 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乳房疾患等:如胸闷、气短、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及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疾患等。 穴位配伍 膻中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泻法)治急性乳腺炎; 膻中穴配内关穴、三阴交穴、巨阙穴、心平穴、足三里穴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 膻中穴配乳根穴、合谷穴、三阴交穴、少泽穴、灸膻中穴治产后缺乳; 膻中穴配肺俞穴、丰隆穴、内关穴治咳嗽痰喘; 膻中穴配华盖穴,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短气不得息,咳喘。 膻中穴配厥阴俞穴,属俞募配穴法,有宽胸利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失眠,怔忡,喘息。 俞云教授经验用穴: 俞云教授常用心五穴治疗心脏病。心五穴:膻中,乳根,天池,内关,膺窗。 ![]() 春季按摩颤中穴具有疏肝之作用 功效:按摩膻中,可以疏肝理气,开胸解郁,使得肝气及全身气机条畅,利于情绪的稳定,对养肝护肝有好处。 手法:按摩时,先用大拇指按揉膻中3分钟,由轻到重,以能承受为度。然后把手掌伸直,用手掌靠小指的一侧,以膻中为中心上下按摩12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每日早晚各2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