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互联网经历了哪些文学?

 滚滚睡着了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一年来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发疯文学、privilege文学……各式各样的“文学”你方未唱罢我就登场,“百花齐放”到极致。

▶▶这些“文学”能够不断开枝散叶,是因为年轻人需要借助它们投射自己的各种情感,也许仅在某一个点上引发了共鸣,立即就可爆燃。它们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一种欢乐的方式,记录了这一年我们走过的生活。

▶▶年轻人或许不知道,比起今天他们玩的梗,上一代人的文学丰富性要领先很多条街。


2021“文学”大赏



  

有些文学存在了百十上千年,有些今年刚诞生。

据说2021年是(互联网)文学大爆发元年,在专门收集网络流行热点的小鸡词典上,以文学为名的词条有近50个。除了大名鼎鼎的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发疯文学等之外,还有阿瑟文学、炸锅文学、丫头文学、privilege文学、凡尔登文学、咯噔文学……咱就是说,一整个当代语言艺术大赏,李白来了都甘拜下风。

其中的顶流自然是去年一鸣惊人的凡尔赛文学,这个已经不用再过多介绍,凡学已经从文学破圈、一举横跨成为社会学、心理学。其欲扬先抑、明贬暗褒、表面低调实际炫富的高阶表达方式,给网友们带来第一波欢乐,并引发一圈仿写热潮,成为大众文化现象。

凡学代表句式:今天男朋友提车的时候给我也提了一辆兰博基尼,但是颜色真的好丑哦,还说是什么跟LV联名的限量款,果然直男的眼光真的不行!

今年形形色色的新晋文学流派中,最有实力接棒凡尔赛文学之扛鼎地位、最具洗脑潜力的是废话文学: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但凡你说的有一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也没有”“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具体什么情况,还得看情况”“现在的年轻人啊,和老一辈人比起来真的年轻”……、

废话文学始发地

有没有get到废话文学的真谛?电视剧《康熙大帝》里,康熙一脸正气地说: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看看这五个人吧,哪个不是当朝大学士?

到了《三国演义》,诸葛亮也是废话学十级:主公如果能灭了曹操,那就不惧曹操了”——什么叫无懈可击?这就是!

至于发疯文学,则起源于一个网友在和客服协商退款多次未果时,发给客服的一段抓狂的话:

客服:好的。

顾客:谁在乎啊笑死,当初说这句话的我现在半夜睡不着想到你不退款处理在乎地要命起来嚎……我心里的怨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好狠的心呐好狠的心呐。

在顾客发完这段话后,客服立刻给他处理了退款。

这发疯似宣泄情绪的文字,配以混乱的标点符号,的确有种干脆大家一起疯的效果。网友们发现,当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疯狂输出一顿发疯文学,甩出六亲不认的样子,是真的有用。

Privilege(意为特权)文学,类似凡学2.0,大概就是双国籍清华附中国际班的学生,本可以跳‌‌‌‌过高考直接去清华,但是想要追梦央戏非要参加高考表达了即使我们出身优越高傲,但是我们不自满还是很努力的思想。引发大众对既然提到privilege,那我就来说说我的高傲在哪一系列二次创作。

阿瑟文学,源于‌‌‌‌‌陈凯歌夫妇在参加某次综艺时说的一系列话,因为过于做作令听者无比尴尬,被调侃为是阿瑟文学。阿瑟即Arthur,是‌‌‌‌‌陈凯歌儿子的英文名。

以语序混乱词汇破碎为特征的鬼打墙文学,掌握了几个关键词就抓住了其要义:家人们、咱就是说、一整个无语住了属于是,又一整个爱上了就是说。

炸锅文学是低幼版玛丽苏校园爱情故事。第一视角写校草/校霸/班长喜欢我,且老师/校长恰好是校草的爸爸妈妈,于是全校人都知道我是校草的宝宝/老婆/媳妇,于是所有人都炸了/全班人都炸了/老师和同学都炸了

    此外还有油腻普信男爱用的丫头文学、以抑郁和丧为底色的“emo文学、王思聪引领起来的卑微文学、反映打工人内卷的凡尔登文学”……文坛得有个小几十年没有这么热闹了,热情洋溢的十七年文学都没有这一年灿烂多姿。



一群人造梗 一群人狂欢



     

“XX文学”类的语言表达方式,仿佛都是在一夜之间蹿红,成为人们你追我赶、竞相模仿的网络热潮。

面对不断产生的新热点,网友们个个天赋禀异,总能迅速加入队伍、跟风追捧。

这些热潮实际上离“文学”很远、离调侃很近,无非是“XX体”的进阶。网络生活离不开一个接一个的梗,这些“文学”能够不断开枝散叶,是因为年轻人需要借助它们投射自己的各种情感,也许仅在某一个点上引发了共鸣,立即就可爆燃。

比如“废话文学”,日常那些通篇正确废话的“专家”报告,甲方乙方之间绕来绕去的商务话术,社交中毫无情感的语言套路,以及每日接收到的那些大量复杂而又无用的信息,令人们反感已久;然而反抗是不可能反抗的,能怎么办呢?既然无法逃脱,不如用一种对暗号一样的形式来对抗这些无趣,“总而言之这个事呢,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具体的呢,大家也都看得到,可能有人不是很明白,但是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不知道的也不用去猜,我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也用不着多解释”。

这些“文学”最大的功能是可以在日常沟通中没话找话、缓解尴尬,往大里说就是可以疏解焦虑情绪、挑战话语规则,大体上是一种行为艺术。

面对网友们稀奇古怪的“创作”,也有人担心“XX文学”污染了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其实可以放松点,用幽默去包容幽默,语言本身有自净能力,谁都知道这些并不是文学,只是表达情绪的一个出口,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一种草根欢乐。

无论曾经有多火,前浪很快就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它们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了这一年互联网热点转移进程。



真正的文学类别在这里

 


这些“文学”不是文学,真正的文学都是什么“文学”?

跟所有艺术创作一样,根据各自风格不同,文学也分为很多流派。但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发疯文学等等都不在其中。

中国太久远的那些田园、边塞、豪放、婉约等等就不提了,国外的自然主义、感伤主义、迷茫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等也相对较远,单说上世纪以来这一二百年的白话时代,就有很多不同的文学风格流派。

来一分钟了解近现代与当代中国文学主要流派:

鸳鸯蝴蝶派,绵延较久的一个文学流派,作品描写“像一对蝴蝶、一对鸳鸯一样”(鲁迅语)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最著名的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

新月派,名称源于泰戈尔《新月集》,主要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卞之琳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

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二者相互映衬,从名称上就能基本看出其风格差别。前者因孙犁的《荷花淀》而得名,包括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风格清新朴素、心理刻画细腻;后者以赵树理为首,主要成员有“西李马胡孙”(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伤痕文学,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得名于卢新华写“文革”知青生活的短篇小说《伤痕》,著名作品还有刘心武的《班主任》。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入与发展,茹志娟、张一弓等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主题更为深刻。

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许多作家开始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是改开时代的特有文学。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还有张洁《沉重的翅膀》、柯云路的《新星》等。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韩少功率先提出“文学有根”的理念,莫言、杨炼、张承志、阿城都被归为此类。

此外还有痞子文学、荒诞文学、新写实主义、新体验、新女性、历史主义、京味儿小说、先锋派……等等,现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大概想象不到,被他们嫌弃的父辈们也曾经有过这么琳琅满目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世界,文学是人学,我们的生活、思想、体验、感受都是不同意义上的文学,这一年大家迎来送往了这么多的“文学”的走红与退场,它们都是我们经历过的生活。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