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人类对题字留名的向往

 滚滚睡着了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题词刻字留名,是人类一种终极迷惑行为,除了长城的砖、故宫的缸,还有人将名字刻上了天,甚至有人刻到了别人的肝脏上。

 ▶▶至少在中国,人们热衷此举源于两个悠久传统:一是题字、二是留名。

 ▶▶但喜欢这么干的绝不止中国人,一切都可以从心理学找到依据。与其严令制止,不如因势利导。


迷惑行为千万条

题字留名第一条



  

  如果列举人类迷惑行为大赏,“题字留名”必须名列前茅。

  近日有微信公号发文称,开馆仅十多天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千年地裂喷砂遗迹竟成为游客“告白墙”,被游客划满“爱心”;外露的原始生土块、夯土有明显的人为划痕;西汉彩绘漆箱展品上也有着明显指纹印。

 网友们纷纷对这些行为表示了气愤: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在文物上刻字留念?只能说明确立规则意识和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

  把你们的爱情刻在地裂喷砂遗迹上,就让这些爱心成为你们爱情的遗迹吧。

  去参观一些开放的地宫,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刻划还留个名,我寻思他们是想被墓主人给带走吗?

  也有网友表示了困惑:就奇怪留名纪念这种行为观念是哪里来的,我从来都没有过这种想法。

  刻字留念,大约是人类基因里自带的冲动。不管大人小孩、不管怎么说服教育,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这种铭记方式的向往。

  去年9月,一位游客周某某在黄山好汉坡顶崖壁上刻下了自己的大名。这个故事结尾还比较有喜感:被发现后,周某某特意从杭州赶回,在民警的监督下,亲自擦洗、道歉并交纳罚款200元。当然也是因为刻得不深,崖壁可以恢复原貌。网友们接力表示“这个办法挺好,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建议推广” “最快的故地重游”。

  2014年,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埃及卢克索神庙石壁浮雕上,南京一位丁姓中学生刻下了自己“到此一游”,其父母出面表示了道歉,希望孩子能得到宽容和原谅。

  还有台北野柳地质公园岩壁上的“中国常州赵根大”、故宫太和门铜缸上的“梁齐齐到此一游”等等刻字艺术爱好者们的作品,别的不说,至少他们的名字是被人记住了!

  仅仅在景区刻字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上进心,所以有人把字刻到了天上。

  某架波音777飞机客舱座椅背后的电视屏幕上,被刻下“王秋红”、“到此一游”等字样;上海至沈阳一航班上,有三个舷窗被发现被人刻字,包括“吴昊南一游”。

  最为可怕的是,英国一位肝移植手术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因“工作压力巨大”“缓解手术室紧张气氛”以及“职业自豪感”,居然,在患者肝脏上用氩气刀刻下(烧出)了两个字母“SB”——他名字的缩写!

  SB:纳尼?

  事情发生在数年前,但今年1月案件有了最新进展,这名医生被正式从医疗登记簿中被除名,彻底丧失执业资格。

   人类为了留下自己名字,已经不顾一切!



两大传统源远流长:

题字、留名



     

关于国人爱“到此一游”的讨论,已经有些年头。

至于始作俑者,孙悟空必须拥有姓名,毕竟是这位大圣开创了 “到此一游”的句式。

但也有网友说,孙悟空因为写这几个字就被判了500年,“你们都误解吴承恩了好吗?”

确实,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吴承恩都不背这个锅,从古至今,中国就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说法。追寻国人爱题字留名的原因,很简单,谜底就在谜面上,因为我们有两大传统:一是题字、二是留名。

题字通常有两种形式——题壁和石刻。

就题壁而言,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晋书》记载,汉灵帝时的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在墙上写字。师宜官有时去酒店消费身上没带钱,就现场在墙上写字,向观者索讨酒钱。钱够了,就将墙上的字清除掉,即所谓“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到了东晋时,王羲之还和儿子在墙上 “斗字”。一次王羲之去都城,临行前题壁。其子王献之等父亲走后,悄悄将字擦掉,在原处写上自己的字。王羲之回来后,觉得墙上的字写得不好,还自我检讨是临走时酒喝得太多了。

唐宋时期,题壁诗甚至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苏轼著名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目就叫做 《题西林壁》;王安石“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名字叫《题西太一宫壁》。还有李贺《题赵生壁》、李白《题许宜平庵壁》、杨万里《题龙归寺壁》、陆游《题酒家壁》……最有名的崔颢《黄鹤楼》,也是写在楼壁之上,导致后面的人都不敢再题。

北宋刘颁的《中山诗话》中还曾记载了一则因题壁诗而引起的官司。“豁达李老”喜写诗,但“诗句鄙下”。有一次他在人家刚粉刷的墙上题诗,主人见了大怒,于是“诉官杖之,拘执使市石灰更杇漫讫,告官乃得纵舍。”

  泰山上那些三步一小刻、五步一大刻的摩崖石刻,则充分显示了我们的古人对刻字的热衷与喜爱。只是因为工程浩大,平常人不能轻易实现这一理想。现在那些景区内到处刻下的“到此一游”或者“永远爱你”,就是古代石刻们具体而微的实现。

而至于留名,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大量会写字的人都爱这一手。最典型的非乾隆莫属,他最爱在字画上写读后感、签名盖章。只要字画古董经他之手,几乎无一例外会留下御览痕迹。

就算是普通收藏家,不在得意藏品上留下姓名也是忍不住的。有的名画,历位藏家题款甚至超过了画作本身的长度。2011年北宋《子母猴图》以3.6亿的高价成交,价值就在于其画上拥有11枚鉴藏印,包括笪重光这样的大家。

话说宋江在浔阳楼时,“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了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随后又再写下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堪称题字与留名的完美结合时刻!只可惜留名题诗一时爽,没想到一场血雨腥风已在暗中准备。



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爱好与追求

 

 

 虽然有批评声音认为这种到处乱刻乱画的行为是中国人素质低的表现,但这么干的绝不止中国人自己。

 在刻字留名的第一重灾区——长城上,很明显有大量的外国文字,一排排、一行行,形成壮观的“叠叠乐”。

 2008年,日本6名女学生在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大理石墙上刻字;2019年,两名男性游客在玛雅神庙墙壁刻上自己名字字母;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意大利古罗马大剧院,在新西兰、毛里求斯,在东非大裂谷、在自由女神像上,……几乎所有能想象到的地方,都能见到各种不同的文字和符号。

 人过留名,已经成为一种各种族群、各色人等共同喜爱的自然心理追求。乃至有网友说,就连美国宇航员跑到月球上,不也插根“星条旗”,表示其到此一游吗?

 有专家分析指出,这种行为带有自我认可与炫耀心理:刻下"到此一游",首先向世界表明了自我的存在;其次是想告知后来者,我先于你。炫耀的心理是人类共有的,但国家的文明程度越高,通常克制得会越好。

  在专家看来,好的文学作品会折射出人性,《西游记》的中孙悟空的细节也是对人类心理的一种总结。

 现阶段人们蓬勃高涨的题字需求怎么释放?万事宜疏不宜堵,古人其实早已找到了办法:唐宋题壁风气大盛的时候,由于需求太大,出于爱护墙壁的需要,也为了方便题诗者,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诗牌供过往行人题诗。

  现在很多热门景点也采用类似的方式,专门辟出涂鸦墙或涂鸦区,艺术创作也好、到此一游也好、表达感情也好,都可以自由挥洒,有时候这种区域自身也会成为一道景观或者独特的文化承载。

慕田峪长城设置了游客留名区

  在《西游记》中,除了“到此一游”外,实际上当时孙悟空还有一个举动:复尿其下,以味记。这也是一种动物本能,如今这个行为已经被普遍摒弃,可见人们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文明还是趋势和大方向。

  不管是“到此一游”还是“以味记”,那些自以为深深铭刻而留下的记忆,实际上绝大部分都会很快消失,长久的只是给物品带来的伤害。不会有人关注你的名字和感情,不如将美好的一切只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