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役的形成 毛泽东之所以在“江口会议”上再次提出向根据地以东的闽浙赣地区发展的战略,绝非临时起意或是与项英等的意气之争——早在1928年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为前敌委员会起草致党中央的信中,就把闽浙赣三省形势与广东、湖南进行过比较。指出这三个省敌军的兵力相对薄弱,而闽浙两省地处东南沿海是较为富庶的地区,那一带的群众基础又比较好,红军容易在那一带筹款、扩军,取得较好的发展。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岗后,曾三度进入闽西,所以毛泽东和朱德对这一带留下深刻印象。毛泽东深知,临时中央推行的攻打中心城市策略不可能成功,这种“左”倾冒险(机会)主义的发展路线,只会给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带来危害!而项英、任弼时等中央局领导之所以断然拒绝,除了秉承临时中央的“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旨意外,认为只有像俄国革命那样攻占大城市,中国革命才能迅速获得成功!并因此将毛泽东不打大城市的战略,痛斥为“右倾机会主义”!面对党内占统治地位强大的留俄派势力,毛泽东当然不能硬顶,只能采取迂回劝说的策略。 1931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图片取自网上) 3月19日,中路军所部根据中革军委下达的训令,开始向宁都一带集中。虽然毛泽东对中革军委的这个夹江而下的战略深感忧虑,但因孤掌难鸣颇有些无奈,只能忧心忡忡地同红一军团一起北上。途经一个向北通往宁都、向东通往瑞金、长汀的岔路口时,经过数日思索的毛泽东突然翻身下马,打发警卫人员去请刚升任红一军团总指挥的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到岔路口来。二人来到后,毛泽东指着眼前的岔路口说,请你们来是商量一下应该往哪走?当天晚上,毛泽东又找来时任军团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及参谋长陈奇涵等进一步商议,告诉他们根据总部发来的情报显示:粤军的三个师又一个旅,已占据赣州及其以南的信丰、大余一线;吉安一带的国民党军,又增调第二十八、第五十四及第五十九师——加上原陈诚部四个师,袁水以南赣江两岸的国民党军共有十个师又一个旅!继续向北,岂不是往敌人包围圈里钻?!况且国民党“剿共”大本营,就在北边不远处的南昌!向西则有赣江的梗阻,大军往来极其不利。而向南不但会同粤军顶牛,北面的国民党军也有可能赶过来进行夹击。因此只有向东发展最为有利,那一带是武夷山区,国民党军的兵力相对薄弱——可抢在国民党军尚未发动新的“围剿”之前,打开新的局面并为反围剿作战做好物质准备。 毛泽东的这一番话语,打动了林彪、聂荣臻等人。20日,黄中岳与左权率领的红十五军所部,匆匆由江口赶到宁都与红一军团部会合,二人也表示赞同毛泽东向东发展的战略主张。21日,林彪、聂荣臻发电报给中革军委:“行动问题,我们完全同意毛主席意见。目前粤敌方开始派兵入闽干(赣)讨赤情形下,更应采毛主席意见,三军团应暂在信丰西南一带工作,一面观察各方情况之变化。五军团应即随一军团到东北一带工作,打击福建敌人,速筹大批款子,赤化建(宁)、泰(宁)、宁(化)及清流等县。”同时建议“十二军即出发到宁化北牵制敌人。”(注1)朱德、王稼祥等当日收到林、聂的电报后,也感到有必要根据敌情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就将林、聂的建议呈送给苏区中央局。周恩来看了电报后有些拿不定主意,便于当晚与朱德等经过商量后,对林、聂提出的建议回电表示赞同。随后,红一军团派出一部为先头,前往长汀为大部队打前站。 根据史料记载,周恩来来到苏区后,认为自己需要先了解和熟悉有关情况,没有立刻接手并主持中央局工作。而毛泽东在一月上旬的中央局会议上,因讲话时没有提及“武装保卫苏联”等,被项英、任弼时等人强行剥夺了“会议主持人”的身份——等于变相被罢免了代理书记,而“会议主持人”暂时由任弼时接任。朱德之所以将林、聂的建议电直接呈交给周恩来,一是因为周是中央局的书记,二是他心里边还是赞同毛泽东的。周恩来为人比较谦和,感到这毕竟改变了“江口会议”做出的决议,还是经苏区中央局集体批准为好,于是决定再次召开中央局会议来进行研究。 3月27—28日,周恩来在瑞金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这也标志周正式接手苏区中央局的工作,再次研究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闽西及闽南一带颇为富庶,工农运动基础好,游击斗争活跃,易攻难守,且守敌张贞所部战斗力孱弱,因此应该向东发展,开辟新区。其时的敌我态势为:闽赣苏区的北及东北侧为敌朱绍良部十个师,西及西北侧为陈诚部四个师及新调来的三个师,南面为粤军李汉魂及陈济棠等部,只有东南面只有福建的省防军。大概正是因敌我态势所迫,加上毛泽东的建议得到朱德和周恩来的支持,而项英又忙于准备去上海向临时中央汇报工作,故任弼时、王稼祥及顾作霖等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如此会议同意中路军改为东路军,先到闽西活动一个时期,打击闽西守敌及靠近闽西的粤敌,筹措物资经费并巩固发展闽西苏区。但明确规定,这只是“临时行动”!任务完成后,还要回头继续执行“夹江而下”,全力争夺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的任务。因此西路军的任务不能变,继续西渡赣江,进入上犹、崇义地区活动。 毛泽东见项英、任弼时等人的态度有些勉强,便进一步强调指出,东路军向闽西南发展是战略防御,不会长时间停留在那一带,将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撤回苏区。周恩来见大家没有再提反对意见,便决定将中路军改为东路军,由毛泽东带领向苏区东南方向发展,直下闽西,攻打龙岩。散会后,毛泽东立刻前往红一军团,向林彪、聂荣臻等军团领导传达会议精神。随后根据聂荣臻的建议,在长汀召开红四军团以上干部动员大会,通过讲解东进的意义进行战前动员。毛泽东风趣地讲,红军不能蹲在根据地吃老米,得主动出击开创新苏区,打土豪筹款项,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并扩充队伍。红四军主要由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发展而来,指战员们长期跟随毛泽东等出击作战,情绪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 毛泽东会后开始谋划:一边命令红一军团派出一部到长汀以北的新桥一带迷惑敌人,一边抓紧时间召集中共福建省委的负责同志,进一步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经过两天的思索,毛泽东对此次向东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战役构思与设想——于30日电告周恩来:“(1)电悉,政治上必须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若置于龙岩附近筹款,仍是保守局面,下文很不好做。”“(2)据调查,漳州难守易攻,故我一军团及七师不论在龙岩打得着张贞与否,切拟直下漳州。”“(3)粤敌从大埔到龙岩胁我后路只须五天,五军团从信丰到龙岩须十五天,故若待已知粤敌入闽,然后调动,必迟不及。”“(4)一军团已开至汀东之新桥休息,以乱敌探耳目,候七师取齐,即先向东行。五军团可随后入闽,但至迟四月二十日须到达龙岩待命,十三军亦须入闽,位于龙岩坎市,保障后路。现一军团前进,后路完全空虚,七师望催兼程来汀,若七师不取齐,一军团下漳州更单薄。”“(5)我明日去旧县晤谭、张。”(注2)至此,漳州战役的大幕,徐徐拉开。 3月31日,红一军团主力全部抵达闽西的长汀。几乎与此同时,传来粤军黄任寰、黄质文部分兵北上入闽的消息,其中黄任寰部由广东的蕉岭向闽西武平进军。武平位于龙岩以西不到百公里处,为确保战役的实施,毛泽东急忙于当日赶往旧县,准备与红十二军政委谭震林和闽西特委负责人张鼎丞面商。幸好途中传来红十二军占领上杭的喜讯——上杭正卡在武平通往龙岩大道的中间!于是,毛泽东又连夜改道,乘船赶往上杭。第二天,见到谭、张二人并了解有关情况后,匆匆布置了配合东征龙岩、漳州的任务后,又迅速赶回了汀州。毛泽东回来的正是时候,4月1日下午,周恩来专程从瑞金赶到长汀,召开关于龙岩、漳州战役的作戦会议。会议以中共闽粤赣省委名义,在长汀城内基督教堂二楼的一个房间召开,出席会议的除了周恩来、毛泽东及省委主要领导人罗明、张鼎丞、谭振林、郭滴人等之外,还有红一军团的聂荣臻、罗荣桓及罗瑞卿等。 长汀县城关中华基督教堂 会议听取中共闽粤赣省委有关漳州地区有关情况的汇报后,周恩来代表苏区中央局批准了龙岩、漳州战役计划,并对前后方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鉴于这是红军主力部队离开苏区作战,周恩来决定留在长汀,亲自负责兵力的调动和给养辎重的筹集,以保障前线的作战的需要。大概是有些放心不下,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立即返回上杭,与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等会面,亲自了解情况并听取一线指挥员的意见。这就是毛泽东与苏区中央局某些高高在上的领导不同之处,项英等苏区大员们往往是形成决议后交给下面执行,而毛泽东则对重要方面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除了亲自召开红一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外,此次又不辞劳苦再次跑到上杭,仔细询问敌情变化以保证战役的顺利进行。 4月2日,毛泽东详细了解有关敌情后,再次致电周恩来:“1、我昨日到上杭,商应布置。拟阳(七日)去白砂和林、聂会合。2、敌一部既入闽,我直捣漳、泉部队必须更迅速更集中,否则敌占先着,我军将进退维谷。五军团全部必须立即出发,取直径急行军于赴会场筠门岭,间经武北湘坑、官庄、白砂,于十四日到龙岩。3、中央局、军委宜移长汀。4、三军团行动如何,统盼电示。”(注3)从电文“4”可以隐约体会出,毛泽东似乎希望连红三军团一起调到东边来。这也难怪,历史上每当红一与红三军团一起配合作战,总是十分默契、相得益彰,而且大都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之所以希望红三军团能加入向东的行动,与其时的战场态势有着密切关系。其时,粤军已开始向北推进,虽然进展速度不快,但先头部队已推进至武平——再往前不远就是红区南部的边界了!武平的正北,就是闽赣苏区的首府瑞金,两地之间的(空中直线)距离只有区区八十余公里——假使粤军长驱直入,两至三天就能兵临瑞金城下!如果红三军团留在苏区腹地,不仅可威逼粤军的北进,亦可保护东路军南下漳州的侧后,之后还可与东路军配合,顺势围歼这股北进的粤军。令人惋惜的是,红三军团已在红五军团的掩护下,于31日全部渡过赣江。所以毛泽东电文中的提示,已于事无补。 根据史料记载,周恩来基本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在命令红五军团尽快东移的同时,电告苏区中央局及中革军委立刻由瑞金东移至长汀。4月5日前后,苏区中央局及中革军委纷纷赶到长汀。任弼时等其他中央局领导之所以如此痛快的东移,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此役要打大城市,这与临时中央攻打中心城市的策略基本相符,而且漳州又是东南沿海重镇,其影响力要超过赣州城。任弼时等抵达长汀之后便与周恩来一道,积极投入到调动指挥军队及地方武装和筹集准备粮草辎重工作中,以保障东路军发动漳州战役的需要。 可中路军改为东路军之后,红五军团并未跟进——掩护红三军团西渡赣江后,被留在原地处理红一军团北上后的善后工作。从其时的敌我态势推测,苏区中央局很可能还是心存侥幸,巴望着一旦红三军团在赣江左岸取得成功,然后还想再去攻打赣州城。所以当红一军团调头向东挺进时,中革军委却秉承中央局的旨意,依然并未派遣红五军团跟随东进,而是将其下辖的红三军和红十三军,分散在赣州东南部的信丰与安远之间活动。时至1932年4月3日,中革军委按照苏区中央局新的指令,指挥红五军团立即开拔——由信丰东部的新田一带,经天心、筠门岭、上杭向龙岩疾进! 遗憾的是,事物的发展总会产生不和谐因素——按照某些文章中的说法,就在此时,时任苏区中央政治保卫局局长的邓发来到长汀后,专门向周恩来等汇报了有关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和红十五军军长黄中岳等私底下发牢骚的问题以及有人举报黄中岳安排人买便衣等,并认为这有“拖枪反水”的嫌疑——这充分证明,之前政治保卫局就已经盯上了季振同等!虽然这种说法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予以支撑,但从此后没几天(4月 9日)政治保卫局便秘密逮捕红五军团安排在汀州开店铺的李聘卿,以及季振同来到汀州准备启程赴苏联学习军事时被逮捕等推测,这个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据时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肖劲光多年后回忆,季振同是在赣州战役之后,提出离开红五军团去苏联学习军事的。那到底会是那一天呢?依据肖劲光回忆中红五军团在龙岩期间,并无片言只语提到季振同推测,他应该是在红五军团赶赴龙岩之前离队的。从常理讲,如果季振同率队去了龙岩,作为军人是不会在执行重大任务期间提出离队申请的。结合之前发生的事情,季振同显然是因为红五军团的分编——尤其老底子部队红十五军的被调离,因心灰意冷而产生不满情绪,才提出离队去苏联学习申请的。毋庸置疑,中革军委突然下达分编红五军团训令是起因,季振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方做出最后选择。依照朱德“3月20日 与红五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副军团长董振堂致电中革军委,通报敌军动态及红三、红十三军目前军事行动,……”(注5)推断,季振同提出申请肯定在3月20日之前,至于季振同被批准离队时间,当在3月底——至少在红五军团开赴龙岩之前。 那么,季振同为何要选择离队去苏联呢?萧劲光对此的回忆是:“季振同从起义过来到赣州战役的这段时期,总的态度是明朗的,是积极配合我们进行改编工作的,赣州战役表现也是好的,并没有发现他有后悔、企图反叛之意。我分析他要求离开红军的原因,感到缺乏红军的军事指挥能力、惧怕红军的艰苦生活的思想是真实的。同时,对我们党的政策还不放心,有顾虑,还背着一定的思想包袱。反叛回去,自知不会有好结果,提出去苏联学习是比较好的出路。”(注6)季振同的这个选择表面上看无可厚非,况且之前不少原二十六路军的将领就被礼送返乡,但仔细斟酌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宁都起义在当时的中华大地平地起惊雷,在国内外都引起极大的反响!宁都起义主要将领、红五军团的总指挥离开红军,当然不会是小事。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时中共要员赴苏联大都经上海等地乘船出海,或经西欧转道苏联、或经海参崴去莫斯科。如果季振同途中真的反叛,或者被抓,对中共造成的恶劣影响难以承受!更何况分编红五军团的训令下达后,黄中岳等人私下里与季振同会面时,发牢骚和表示不满是公开的秘密,再加上冯玉祥确希望季振同带队借道广东返回北方,以及宁都起义前夕季振同为给养等要求改变起义时间等,这一桩桩、一件件偶然因素综合在一起,难免使苏区中央局某些“左倾”领导担心不已。俗话说疑心生暗鬼,所以这种担心恐怕很难被排除。 兵法云: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一旦东路红军的战略意图被识破,国民党军提前派出军队增援,漳州战役的计划就会流产。心中暗暗焦急的毛泽东获悉红五军团4月3日出发的确切消息后,随即于同日命令红一军团留下一支部队继续在官庄一线的新桥地域迷惑敌军,主力则隐蔽向汀州东南方的白砂、龙岩一带快速挺进,并明令必须于4月8日前赶到大池一带。不是要打漳州吗?干嘛要先去打龙岩呢?因为龙岩位于汀州与漳州之间,又是漳州的门户,只有拿下龙岩,才能攻打漳州!这就是毛泽东着急的原因。只有迅速拿下龙岩城,才有可能抢在国民党军增援之前,攻克有历史名城之称的闽南重镇——漳州城!我们可通过漳州战役要图,来了解一下龙岩与漳州的地缘关系: 图片取自网上 这张图虽然清晰度差强人意,但基本能够说明其时的敌我态势及战役发展进程。从图中可以看出,龙岩恰好处在长汀与漳州之间——距离长汀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距离漳州约九十公里。而且龙岩既是长汀南下漳州的咽喉要道,又是唯一的捷径——左右两侧的道路不仅要多绕行几十公里,而且又都是敌占区——西侧敌粤军所部位于武平至大浦一线,东侧漳平、华安至厦门一线皆为福建省防军地域。所以,红军南下攻打漳州,只有依托龙岩背后的苏区,才能维持后勤补给线的畅通。 从上面那张图可以看到,红一军团主力是由长汀一路直接南下,直扑龙岩城。而红五军团为了争取时间,没有走红一军团的行进路线,而是按照毛泽东电文中制定的路线,由信丰一路经天心、筠门岭、上杭,向目的地龙岩疾进!毛泽东的战役构思是:攻占龙岩后交由红五军团据守,红一军团继续南下攻打漳州;红五军团与红十二军所部,负责保护攻打漳州大军的右侧后,以及交通线的安全。至于左(东)侧的敌军,由于基本都是民团且兵力薄弱,自顾不暇,红一军团放少量兵力进行监视即可。 4月7日,毛泽东离开上杭县城,来到白砂与红一军团领导人会合。告诫林彪、聂荣臻等要以隐蔽的行动,迅速占据五十华里外的大池圩,不要去攻打有敌军正规部队防守的小池圩,以免惊动驻守龙岩城的敌军主力。八日,红四军派出一支身着便衣的小部队,驱逐了驻守在大池圩的民团后,随即迅速将各个路口封锁起来。大池圩位于龙岩城西侧四十余华里处,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块东西长约八千米、南北宽约二千米的菱形盆地,一条河流从谷中蜿蜒穿过,中间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湾。其时大池为红白交界地区,红军游击队及地方武装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群众基础较好。因此,只要能将出谷的大小路口封住,短时间内不会被山外的敌军察觉——是大部队较为理想的掩蔽地域。大概是因为大池的民团只是被驱赶,所以龙岩城的守敌以为还是游击队骚扰,没有太当回事儿。 此时经过分编后的红一军团,下辖的部队及总兵力有几何呢?分编之前,红一军团下辖两个军一个师——第三军、第四军及第十三师;第三军下辖七、八、九等三个师,共约六千多人;第四军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由原第十一、第十二师合编)、第十二师(原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加军团部(军部兼)九千多人;第十三师由原第六十四师和原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合编而成,共约三千人——归军团部直接指挥。根据分编训令,红十五军调入红一军团,红三军划归红五军团,同时将寻淮洲的第十三师编入红十五军——改番号为第四十五师。如此,红一军团下辖红四和红十五两个军六个师,近两万兵力。 之所以要在此处专门探讨红一军团分编后下辖部队及兵力的变化,是因为许多史料记载及亲历者的回忆都出现谬误,因此有必要厘正一下,免得在后面的论述中引起逻辑上的混乱。例如,按照时任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的回忆,整个红一军团只有九千多人。但实际仅红十五军就有六千多人(不包括第四十五师),如是那红四军岂不只有三千人?!这还没算红四十五师的兵员。实际聂帅回忆的,应该只是红四军的人数——有照片为证: 照片下边的注释很清楚,此为红四军打下漳州后的合影。前面较小的队列应为军直,粗略测算第一排(最窄)就有近五十人。后面排面较宽的三个大队列,应为所属的三个师。简单估算,照片中约有七八千人——加上牺牲及负伤的红四军之前应该有九千多人。 笔者上面所列之分编前红一军团的建制,主要依据1931年9月中革军委下达训令整编后的情况。之前红一军团曾一度下辖五个军,逐步演变成三个军——到第一次反“围剿”之前,红三军(原红六军)三个师七千多人、红四军四个师八千多人、红十二军三个师六千余人、红二十二军缩编的红六十四师一千人(暂归红十二军指挥)。整编时红十二军分为三部分:红三十四师编入红四军为(新)第十二师;红三十五师与红十三师(原六十四师)合编为新十三师;红十二军军部及红三十六师调到闽西,与地方武装组建新红十二军。由于经历了三次反“围剿”作战,此时红一军团兵力有所下降:红三军有六千多人,红四军补进一个师为九千多人,红十三师大约只有三千人。此次分编后,红一军团调出红三军、调入红十五军人数基本相同,所以总兵力还是近两万人。唯一不同的是,由于红十三师(改为红四十五师)的编入,使红十五军增至九千人——与红四军兵力不相上下。 回到正题。眼下这么大一支队伍,隐蔽在距离龙岩城西侧只有四十余华里的山谷里,时间一长难免不泄露行踪。因此,毛泽东决定不等红五军团到来,乘龙岩守敌尚未察觉之际,尽快向龙岩城之敌发起突然攻击。 说起来毛泽东和林彪等人对龙岩并不陌生,从1929年5月至6月一个半月内,红四军曾三打龙岩,并全部取得胜利。但即便如此依然不敢大意——红一军团全部进入大池乡以后,林彪等一边安排大部队就地休整,一边派出精干小分队到龙岩城周边侦察敌情。福建境内丛山峻岭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竟达总面积的80%以上,故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福建的地(山)势,总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但龙岩这一带,却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根据侦察获悉,其时驻守龙岩城周边的敌军,主要为张贞第四十九师第一四五旅杨逢年的三个团及少量地方民团武装——分别部署在龙门、白土、南阳坝及永定的坎市。张贞的第四十九师,虽为两旅六团制的甲种师,但战斗力十分有限。 因此,毛泽东与林彪等决定召开作戦会议,研究如何攻打龙岩城。毛泽东举重若轻,长于战略及战役等大的环节的拿捏,对于具体战术层面,往往放手交给信任的将领指挥。其时的林彪虽然只有二十五岁出头,且刚刚升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却早已是身经百战的“红军之鹰”!按照某些文章的记叙,毛泽东在作战会议上半开玩笑的问道:“林总指挥意下如何?”林彪则一边有些羞涩地说着不敢当,一边信走到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前,胸有成竹地说道:要想尽快拿下龙岩,必须出奇制胜!拟以一部分兵力配合赤卫队佯攻小池,主力直捣龙门,然后兵分两路,红四军从正面(西门)攻击,红十五军迂回铜钵、攻击北门,一举拿下龙岩城!毛泽东仔细看了看地图,说这叫“不顾坎市,直取龙岩”,赞同林彪的构思。 从地图上看,小池圩位于大池东侧约十六华里处——在通往龙岩城必经之路的北侧,敌军驻有一个营的兵力及从大池逃过来的民团。由小池再往前——向东行进约二十华里,就是敌军重兵把守的考塘了——考塘村地处山谷的低洼处,由西向东通往龙岩城的公路穿村而过。村西紧邻着山口最窄处,两侧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就像两扇耸立的大门——故后面的圩被称之为龙门。在这里把守的敌军,主要为杨逢年的第一四五旅主力第二九一团,“公路两侧的奎阁楼、协鸿娄(均为牢固炮楼)驻有重兵,山上制高点都配有重型武器。”(注7)由此向南约四十余华里处既为坎市,与龙门遥成掎角之势,敌军在哪儿驻有约一个团的兵力,战斗打响数小时后便可从南面赶来支援。 通过以上敌情及地貌可知,林彪的意图是甩开两侧的敌人(小池及坎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龙门,然后就可直捣黄龙——攻击龙岩城了! 但在具体部署时,红一军团决定以红十五军担任前卫,率先向龙岩城发起攻击。笔者猜测,大概是因为红十五军赣州一战杀出了威风,而其时毛泽东(在东华山上)与林彪等(在赣州南边阻击粤军)没有亲眼看到,所以一是想快速拿下龙岩城,二是实际了解一下红十五军的战斗力。决定于10日凌晨,开始向龙岩城发起攻击! 红军在这边张弓搭箭,而龙岩城中的敌酋却还蒙在鼓里——尽管提前接到过国民党军南昌行营发来的警示电令,但敌前敌总指挥、一四五旅旅长杨逢年却不以为然,认为红军主力还远,有龙门的天然屏障和重兵把守,即使真的打起来再往回赶也不迟,于是仍旧待在漳州城寻欢作乐。如此一来,敌独立团团长兼龙岩县县长的张性白也索性将电令丢在脑后,同太太小姐们通宵搓起麻将来。 那么,红军能够如愿拿下龙岩城吗? 注释: 注1:见《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史》,第303、304页。 注2: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263页。 注3:见珍夫著《漳州战役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第29页。 注4:见《朱德年谱新编本》一八八六— 一九七六(上),第268页。 注5:见《萧劲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第108页。 注6:见《萧劲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第115页。 注7:见珍夫著《漳州战役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第36页。 |
|
来自: 昵称15596056 > 《历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