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8年,汨罗江畔,,我国历史上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在五月五日怀抱沙石高台跳水投江而死,于是,人们就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流传持久的悼念活动。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所描述的端午节更像是忠臣节,那历代文人书法家传统的端午节到底是什么样子?
1,踏青雅集
据说,在古时端午节这天,文人墨客相身着汉服,相约于林泉山水之间,身佩香囊薰苍术白芷,饮雄黄酒吃糯米粽,赏龙舟竞渡,曲水流觞,吟诗作画,吟咏明志唱和抒情。
古人庆祝端午节的文献记载非常多,其中又以宋代为盛。《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中称“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并将“端午”称为佳节。古人在端午节这天,踏青雅集是古人常见的活动之一。如诗中有云: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2,悼念屈原
对屈原率先发起悼念行动的文人是汉代的贾谊。这位以《过秦论》名传千古的西汉才子曾经在湘水凭吊过屈原。因为少年得志,好生议论,遭到诸多老臣的猜忌,而汉文帝刚好又是被老臣扶上皇位的,不能不顾及他们的面子,因此,贾谊被贬长沙,终日郁郁,这种经历使两个怀有大志的人终于找到了共鸣。之后历代文人士子都掀起了端午悼念屈原的狂潮。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如司马迁,李白,杜甫,梅尧臣,张耒,苏轼,黄庭坚,欧阳修,陈义等。
3,避恶驱邪
在古代,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端午与夏至临近,这一时期,阳气最盛,各种蚊虫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
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菖蒲叶子像剑,取祛邪之意),还有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祛五毒的肚兜,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据考证,龙舟竞渡最早也与祛邪有关,人们通过某种仪式把邪气放在龙舟上,开展竞渡,看谁送得快、送得远。用五色缕、五色桃符也说明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以五色代表五方,黄为中央,属土;青属木,主东方;白属金,主西方;黑属水,主北方;红属火,主南方。这种五行主五色学说已深入到人们生活领域,而五色丝缕、五色桃印看来虽小,却有驱鬼避恶的神奇力量。
4,射柳,赛龙舟
古代宫中就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北方人还有将鹁鸪鸟藏在葫芦,悬于柳枝,弯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芦中,鹁鸪就飞出来,以此来定胜负。这种民间比赛也是常在端五日举行,考其渊源,正是辽金遗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
在古代,端午的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如诗云: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吃粽子,挂香包
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盛唐时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特有的明间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