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性皮肤疾病,要想到这个经方

 新用户14672869 2022-06-02 发布于浙江

胡希恕经方医学

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一云三挺),鸡子黄二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参考处方】黄连12克,黄芩6克,白芍10克,鸡子黄2枚,阿胶10克。上5味,以水600毫升先煎前三物,取汤150 毫升,阿胶烊化加人5克,内鸡子黄一枚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方解】黄连、黄芩除热止烦,芍药、阿胶、鸡子黄养阴补虚,故治虚热而心中烦悸不得眠,亦可活用于诸失血和久痢便脓血者俱有验。
 
【条文】《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胡希恕先生讲解】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而心中烦,不得安卧入睡者,病本血虚,已传入里,而为血虚里热以致热扰心烦不得眠,宜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以传厥阴为常,然亦间有传阳明者,今于二三日以上,转属阳明。以其本血虚,上焦复热,故使心烦不得眠,宜用黄连阿胶汤治疗
 
本方治心中烦不得卧,颇似栀子豉汤证,不过本方偏于治虚,而咯血、吐血,或下利腹痛便脓血而虚烦者,用之有验,但栀子豉汤则否。
 
【辨证要点】虚烦心悸不得眠,手足心热,或下利便脓血者。
 
黄连阿胶汤方证与皮肤疾病 
本方证为少阴表证传入阳明,核心病机为正虚邪实,少阴虚寒之邪入里化热,损伤津血,转属阳明津血亏燥之证。故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除烦,《神农本草经》中谓其“主热气”;黄芩清热止血利湿,《本经》记载:“黄芩主诸热黄疸……恶疮疽蚀火疡”,故常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黄连与黄芩相伍苦寒以泄心火。阿胶、芍药、鸡子黄共奏养阴补虚功效,其中阿胶偏于滋阴养血;鸡子黄滋养营血,还能清热安神,本品具清凉滋润之性,亦常炒油外用以治湿疹、烫伤、黄水疮等皮肤疾病;芍药养血柔肝、缓解止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指出疼痛、瘙痒和疮疡类的病证皆与心相关。心主血脉,将津血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当心火偏亢,灼伤血中津液,血行不畅,气血运行不利,发于皮肤肌腠,可见多种皮肤病。此与黄连阿胶汤所主血虚热扰病机较为契合,尤其顽固反复的皮肤疾病多责于阴血亏损、肌肤失养故本方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机会颇多
 
日本汉方医家注重本方在皮肤病的应用,矢数道明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顽固性牛皮癣,疗效甚佳。曾治疗患全身性牛皮癣10年者1例,初治时运用消风散、温清饮无效,后改投黄连阿胶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而快速收效(详细病案见下文)。
 
大冢敬节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在《汉方治疗实际》中指出黄连阿胶汤所主皮肤病的特点:“本方目标:发疹主要见于颜面,隆起程度低而不甚显著。用指抚摸,有些粗糙,略带赤色且干燥,很少作痒,有糠状皮屑脱落,风吹或日照晒则恶化者。”
 
矢数道明医案
黄连阿胶汤合桂枝茯苓丸料治疗寻常性牛皮癣
川某,54岁,女。初诊1979年10月5日。营养一般,面色红。10年前起,月经后出现头痛,每次均需卧床休息3天,已成习惯。头痛严重时伴有恶心。现在月经不规则,但即使无月经时,头痛却依然发生。曾生育2胎。
 
同样,自10年前起患全身性牛皮癣,除颜面外,全身几乎无处不发红,并可见牛皮癣所特有的圆形红色光泽,其状令人不忍睹;痒感明显。在某大学医院皮科住院治疗,但不见效。开始曾用激素制剂,因几乎无效故已停用;其后发热39.5℃约1周,全身红肿、痂皮剥落,痛苦不堪。故对激素产生畏惧,不敢再用。头痛以右侧为多,另有肩凝、腰痛等自觉症状,血压140/80mmHg。
 
根据病情,属虚实中间型。最初投给了消风散,但服后未见好转征兆;其次投给温清饮加连翘,服后反而呈恶化倾向。因而又考虑为虚证与瘀血兼在,乃投给黄连阿胶汤与桂枝茯苓丸料合方并加卵黄1个。
 
服此方后第3天起,皮肤红色开始消退且好转很快,20天内全身已消退80%,痒感也基本消失。服药后曾来过1次月经,但与经期终了的同时,头痛也完全消失。患者对如此快速治愈、惊喜交加,一再表示感谢。
 
本例表明,黄连阿胶汤与桂枝茯苓丸料的合方,确实发挥了极好的作用。但有必要做更长期的观察,故而患者仍在继续服药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