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去世得早,母亲学包粽子的手艺,是跟老外婆学的,和母亲一起跟老外婆学艺的,还有大舅。据母亲前两年跟我讲,她学包粽子有点赶鸭子上架,那时,她刚刚被媒人介绍给父亲。我的婆婆也去世得早,姑姑也早已出嫁,眼看着要过节了,包粽子的人选却还没有着落。媒婆就带话给母亲,喊她端午节和父亲一起包粽子,既可以增进两家人感情,又有进一步考验母亲操持家务手艺的意思。 学包粽子,母亲学了多久,母亲一直没说,第一次上门和父亲单独在一起的场景,母亲也没好意思细说。但是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这么一幅画面:父亲淘米,母亲择枣和豆,满脸潮红,就这样进了黄家的门,和父亲牵手相伴已逾40年春秋。 小时候,母亲亲手包扎的粽子,既有粽叶的清香,又有豆香和肉味。羊角粽和肉粽、豆粽包扎过后,母亲总喜欢放在井水中浸泡片刻,然后再下锅,旺火煮上一大锅,然后挂在阳台的竹篮里沥干水份,每次放学回来,我总会踮起脚尖、扳下一支,蘸点白糖,满嘴甜蜜...... 父母在,家就在,粽情粽意总能勾连众多往事,希望岁月可以慢一些走,等到我年过八十,仍能接过母亲的手艺,为母亲包上一串端午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