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同的病,外在表现可能一样;相同的病,外在表现又可能不一样。 作为一个医生,如何准确判断病症并合理地治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选择学医就选择了终生学习,凡有造诣的古今医家,莫不以学习为第一要紧事。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只有多多学习,勤读古书,才能加深对中医的认识,领会其内涵,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徐某,67岁,患者精神萎靡,形体消瘦,主诉排尿困难,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症见:排尿困难,滴沥不尽,少腹胀满,胸闷纳呆。舌苔黄厚,脉弦重。 鉴于虚、痰、瘀等病因病机,治以化气、化瘀、化痰为主。 方组:桂枝、乌药、益智仁,茯苓、泽泻、白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郁金、牡蛎、法半夏、陈皮、橘络、川贝母、蛤壳 服药十四剂,排尿困难有所改善,已不需要去医院排尿。继服七剂,诸证转安。原方药量稍作加减,服用七剂,病愈。 用药分析首先化气:桂枝性温、味辛,且达下焦,有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之效,性热专主流通;乌药温肾散寒、疏散气机;益智仁;泽泻利水,茯苓利湿,二药引水外出。 其次化瘀:红花活血祛瘀,桃仁破血散瘀,郁金行气破瘀,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牡蛎攻坚散结。上药为伍,共奏活血、行气、化瘀之功。 最后化痰:橘络通络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蛤壳消肿止痛、清肺化痰,川贝母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消肿。 全方合用,共奏化气、化瘀、化痰之功。 气化则膀胱尿液能出;瘀化则络通、壅滞能散,尿液能畅;痰化则结解、增生腺体缩减,尿路畅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