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出汗,许多人可能都有感受,虽说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着实让人苦恼。 比如外出刚走几步路,活动几下,甚至吃口饭也会全身冒汗。 要是换上毛拖鞋,脚倒是不冷了,但毛拖鞋里已经被脚汗浸湿了,有脚臭的话更加烦恼了。 今天杏儿邀请到刘荣强医生,来跟大家聊聊关于汗症的一些事。 1 中医如何看待汗症 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的原理就像是锅里盛着一锅冷水,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的变成气,蒸腾出来。 锅里的水就是阴,下面的火就是阳。把阳作用到阴上,汗就出来了。 出汗有自汗与盗汗之分,自汗就是坐在那不动也出汗,盗汗就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人醒了汗马上就停。 2 汗症的中医分型 汗症常见的原因有热证、湿热、虚症、阴虚、阳虚等。 01 热证相当于你的肚子里自带一个火炉,火炉子的热会逼迫你出更多汗以散热,相当于一直处在夏天。 这类一般表现为全身汗出或者胸背部多汗,同时会有心胸烦热、口干爱喝水、怕热的表现。 02 热邪常常会与湿邪相结合,而发展称为湿热自汗。 随着大家饮食越来越好,逢年过节走亲戚会朋友的,鸡鸭鱼,海鲜酒肉,吃的太油腻,营养过剩,有害物质没能及时排出体外,逐渐蓄积,中医称之为湿热之邪。 湿热之邪粘滞难化,湿热郁蒸。你的身体像是一个蒸笼,既潮湿又闷热,自然会汗出不止。 03 身体虚弱也会导致自汗。 最常见的就是气虚自汗了,这类自汗也比较多见,同时有发展成为阳虚自汗的可能。 这类朋友常常会觉得稍稍一活动,就累得想休息,同时还会满头大汗,甚至全身出汗,长此以往,身体会更加虚弱,其实自我感觉也没有多热,这就是气虚自汗的典型表现。 04 气虚状态持续太久后,会累及阳气,还影响了卫气温暖肢体的功能。 气虚的基础又加上阳虚,会表现为手足爱凉,手足多冷汗,同时,有的会有唾液增多、小便频的症状。 这是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体内水液增多的原因。 05 阴虚自汗,常常伴随着更年期综合症而来,患者多为女性。 表现为潮热汗出,没有什么征兆,突然全身或上半身出汗,甚至伴有头晕,面红等症状。 中医认为是阴虚阳亢,随着年龄增加,年老色衰,肾阴亏耗,不能收敛阳气。 3 汗证如何用中药治疗? 治疗汗证,需辨清阴阳虚实。 自汗多因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虚证则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等;实证则治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兼有,要根据主次适当兼顾。 另外,治汗不要忘记调心,汗为心液,心是汗的老板,心虚了控制不住汗会出汗,心里有火了,也会出汗,所以需要调心。 一般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经过治疗,合理用药调理,大多可在短期内好转甚至治愈,伴见于其他疾病的汗证则要着重针对原发病治疗,待原发病好转汗证才减轻或消失。 4 自汗的养生建议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条,简单的针对自汗的养生或者食疗的方法: 湿热类型的自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