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劳动作为价值尺度的工具?(备课笔记09)

 场景学社 2022-06-04 发布于江苏

麦收前的老家

这篇文稿并不仅仅是为《产业思维二十讲》的备课所准备的。同时也是一个兜兜转转的东西。它已经萦绕了许多年,今天做一下记录,也是响应一下数字游民们O2O生活的关键细节。

1、生活物资的生产设施即将公共产品化

这是后面说的许多话的重要前提,虽然未来还有不少变化,但从趋势上看,已经没有悬念了。很多商品的生产可以以自动化的手段来达成,即便是粮食的生产,也会由碳化物经由特殊机理直接转化为淀粉,石化燃料也将被更为清洁的氢基能源替代。凡此,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自动化的方式生产出来,伴随着经济的物质元素和能源的供给。

这些生产设施的公共产品化,意味着物质的极大丰富成为现实的可能。社会矛盾也会向其他方向迁徙,当然新的不平衡也会产生。

生产设施的公共产品化,意味着数量更大的个人经济体将可以从传统世界里从容地散逸出来。

2、数字世界的人权首先是劳动权

全球数字经济真正以极不平衡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和美国持续领先,客观上也是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那些在数字经济中并不占优势的经济体,将会被自然地分化和再分化。

数字身份日益主导人们的生活,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对于时间有更多支配权的人来说,劳动权是最大的人权,这是人保持社会性的重要手段。让更多的人不被剥夺劳动权,是社会治理的重大挑战。

3、数字世界里,人们交换的首先是活劳动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资本论》的语境里,是认识经济的起点,不管是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只是我们被许多测量工具所遮蔽,而且技术在生产力变化方面的影响,我们很难去从活劳动的视角去测量价值。

对那些有条件从传统世界散逸到数字世界的游民来说,这种两栖生活让他们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进行生产和交付。这个交付过程与活劳动消耗过程同步。

同时,一些被数字技术封装了的活劳动,还可以重复交付,比如一些在线的录制好的音视频课程,乃至图文课程。这与纯物质生产有很大的差别。

4、数字游民与物理驿站

数字游民需要间隙地到客户现场工作,也需要与虚拟团队一起进行共创,同时需要通过采风、体验等方式汲取更多的事业营养。他作为知识生产者角色和物理空间的许多角色进行互动,尤其是那种以小型自然村落形成的个人经济体支持系统里(我们称之为“物理驿站”)的主理人和服务者的角色进行互动,他们也可能以物理驿站所需要的活劳动来进行劳动交换。

5、物理驿站的运营

物理驿站的运营,表面上就是一处民宿的模式,但实际上它并不简单地来区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通过空间协同的多种范式一起运营这个空间。数字游民的依存度,决定物理驿站的具体价值。

6、从物理驿站到生活村

数字游民依存度很高的物理驿站,有可能会成为生活村。所谓生活村,就是长期居住的人比例很高。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数据来表达。比如,以连续20天以上的居住时间为基准,这样的人比例高于60%,就可以称呼为生活村。游民发生了居民化的倾向,意味着他的价值交付的支持系统越来越依赖于这个生活村了。至少从传统世界到数字世界,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迁徙。

7、数字和物理联动的网络效应

优秀的生活村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来聚集,人群多了,会向物理周边,或者远程的同类的生活村及物理驿站有更多的辐射。优秀的生活村基因也会传递,如此网络效应形成。

8、从活劳动(服务)交易到商品交易

在国际贸易中的标准说法是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1)在基于物理驿站的交易中,数字游民以消费者身份出现的时候,交易的是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和居住的空间,同时还享受驿站的公共产品和服务;(2)作为驿站特定的生产者身份,比如菜地除草,可以获得货币化的报酬;(3)作为一个社会生产者身份,比如在驿站举行线下授课或者项目化的创作,通过特定账户收取报酬;

(4)数字游民们的在线交易,则是将自己的活劳动,以及数字化了的活劳动进行标价出售,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价格调节,决定产品是否下架;

(5)数字游民可以通过本账户的货币购买商品,以及移动中需要的服务(比如,从一个驿站移动到另外一个驿站)。

9、数字世界的货币发行当局

(1)数字世界的货币发行当局是一个类似证券交易所的机构,每笔交易获得印花税,税率假定为1‰。所收税金仅用于支付运维整个交易技术体系所需要的劳动;

(2)每一个ID都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初始免息贷款,并通过约定机制赎回;

(3)每一个物理驿站(生活村)和数字游民一样,都可以独立开户;

(4)数字世界货币与物理世界货币的汇率关系(略);

(5)货币的总发行量,额定,以存证的方式发行与流通。

我们说“活劳动作为价值尺度的工具”,其实就是试图将活劳动当作一般等价物。这在数字世界里是一个假设,为数字币的价值测量价值提供依据。

PS:如果在产业互联网里来缔造这样的关系,会是如何?

=======================

《产业思维二十讲》备课笔记

备课笔记08:藏在供应链后面的时间链和价值链
备课笔记07:产业互联网平台可持续的奥秘是提供了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共产品
备课笔记06:迈进贸易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孪生时代
备课笔记05:成就产业互联网,需要对“规模经济”进行重新认识
备课笔记04:从能力的大规模复用到结构的大规模复用
备课笔记03:米其林餐厅、副产品效应和产业红利形成的机理
备课笔记02:马斯克用的复杂问题解构三步法与泛产品架构思想
备课笔记01:产业协同原理

=======================

本号关于时间链的文稿链接

刘国强作品~关于时间链的思考与厨房版ERP的阐释
时间链——网络关系计划的绩效之源
从温州村庄后面的大集团看供应链中的时间链
时间链及其五大属性
时间链中的能力单元
时间链到底会有什么经济价值?
如何通过时间而不是空间来管理内部供应链
从浩瀚宇宙到一个人的车间--时间链是什么?
关于网络效应的起步规模与多角色时间链协同价值
为什么要从“第四车厢”上车?关于时间引力与时间增益
时间链是怎么来的?
黄桃预售阶段性小结--供应链最优不等于时间链最优

=======================

本号关于微地址的文稿链接

9、微地址经营与社会关系的新变迁

8、如何象电子邮件一样投递你的包裹?

7、【和67】用上微地址,你的计划与执行也可以如影相随 

6、通过微地址去激活属于你的资源

5、基于微地址的角色应用环境设置有利于企业安全机制建设

4、基于微地址的数据交换将重构人类活动的关系

3、实体“微地址”的遐想

2、“三界”地址的融合

1、冰箱的微博

=======================

本号关于泛产品的文稿链接

(泛产品在早年被称呼为“虚拟产品”)

备课笔记02:马斯克用的复杂问题解构三步法与泛产品架构思想
泛产品究竟是个什么鬼?(解读人:虞勇)
能力单元以工艺活动为中介与虚拟产品耦合,TAG帮助能力单元走向社会化
图解“能力单元以工艺活动为中介与虚拟产品耦合”
虚拟产品——协调供需关系的界面
关系计划依托虚拟产品,立足于构建社会化的能力单元之间和谐关系的需求满足路径
虚拟产品 实体产品与企业产品策略

=======================

本号关于驻波的文稿链接:

2022-0309--关于生产过程的状态回馈问题
2021-1112--周末的切片:价值链的驻波与倾泻
2019-0214--什么是能力的不动点?
2018-1029--张西振十八讲:企业是什么?(长江商学院教学案例) 

2018-0921--节拍(《场景构造学》关键词释读)

=======================

产业互联网专题相关文稿:
25-产业互联网的三大流派
24-产业观察||从价格战到价值战,谁才是软件渠道商的真心“老大”?
23-一文看懂不同类型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及作用
22-王甲佳:关于产业云运营的假设(文本版)
21-《产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方法论》概要(2022年3月)
20-产业场景:产业主数据体系建设的迫切性早已到来
19-产业场景:全息态势感知及其衍生概要
18-学习笔记:“品质优良、服务优良”是双良(产业与数字化视角)
17-产业互联网的迷思
16-工业场景的连续性与产业互联网
15-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企业,组织形态会怎样?
14-能力单元论04:产业经济逻辑中的能力单元
13-温州产业集群微观经济观察笔记14篇目录
12-关于云计算与产业集群的思考碎片
11-产业场景构造:从一条线的企业到一个圈的帝国
10-从温州模式的进化看行业SaaS的兴起
09-SaaS与产业集群逻辑地理的诞生
08-茶馆模式 :新版产业集群的服务生
07-产业思维的轻资产升维
06-CIO的产业创新机会&产业互联网的场景价值
05-谁在重新定义你的产业互联网
04- “互联网+产业”之下,筛动企业的是什么力量?
03-产业saas时代已经到来
02-关于产业云运营的假设(图片版)
01-2002:用友急拐弯

========================

近期更新:

森林万维网与本地社交脉络

路过:D3108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

企业故事:“家文化”造就固锝家

周末读书:贝佐斯是如何开会的?
新兴数字技术是如何让泛家居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
陈飔:混合工作--不可逃避的未来工作组织方式
郭朝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中期目标
王甲佳:用新ERP缔造持续精益经营体系
王甲佳:产业互联网的三大流派
2022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疫情免疫力
对了,以前一直流传的“饭局ERP”故事,还有一个漫画版本的,有人记得吗?
企业如何实现决策下移?
王甲佳:《基于时间逻辑的管理系统》讲座及问答实录(2010)
房屋装修与系统设计
难切的“阑尾”
一文看懂不同类型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及作用
网络关系计划
任正非眼中的“天才少年”和“歪瓜裂枣”
产业观察||从价格战到价值战,谁才是软件渠道商的真心“老大”?
外部供应链系统需求解析简报
一只跨界的酷狗创生了什么场景?
长期主义的隐性门槛
《无代码编程》的出版故事
企业管理杂志:辨析稻盛和夫哲学与任正非管理哲学
连续思考的美感(关于主题阅读的觉察)
马映冰如何通过名字与你的目标客户共建心智场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