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6-05 发布于日本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原创2022-04-17 22:00·百科密码

2011年9月科研潜艇在南极作业时意外发现了大批觅食的帝王蟹,它们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00万只,发现地点还只是一个海底盆地,11年过去了,现在的南极有多少帝王蟹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生态脆弱的南极被侵入也就算了,但它们在人口众多的欧洲同样泛滥成灾,这是怎么回事?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无人能挡的入侵

帝王蟹本不是欧洲海域的物种,它们的原始生态区在北太平洋,存活最大深度在850米,水温条件在2-5℃。它们是罕见的低温海蟹,最低能适应1.4℃的低温。

由于它们优秀的耐寒特性,俄罗斯希望能引进帝王蟹在同纬度的白冰洋附近养殖,把它变成一种海洋经济蟹种,而水温常年零度以上的巴伦支海成了首选。上世纪六十年代,帝王蟹正式落地欧洲。

巴伦支海的环境非常适合帝王蟹生存,它们繁衍很快,如今俄罗斯出品的红帝王蟹远销海外就是最好的证明。从经济创收角度来看,这次物种引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成功的背后是对海洋生态的毁灭性打击。

帝王蟹繁殖速度极快,很快就霸占了巴伦支海,向北的北冰洋温度持续走低不适合它们生存,所以它们向西扩张侵入了挪威海。2014年,挪威海帝王蟹数量超过2000万,数量是挪威人口的4倍,两年过后再统计,它们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000万,是挪威人口的10倍,种群数量直接翻了个倍。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本来喜于帝王蟹西扩的挪威如今毁的肠子都青了,帝王蟹的侵入速度超过了当地的捕捞、消耗速度,在挪威帝王蟹吃都吃不完。

现在,在挪威海溢满的帝王蟹又开始了海底大迁徙,继续深入欧洲腹地。据英国《镜报》1月28日报道,英国部分海域发现了红帝王蟹的身影,谁也挡不住它西扩的步伐。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食物链顶端的帝王蟹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帝王蟹称霸挪威海和自身强大的生存能力脱不了干系。帝王蟹作为一种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成年个体重量能达到3、4公斤,横长接近一米,庞大的体型让他们在大海横行无忌,甚至可以捕食深海鱼类,比如鳕鱼。

帝王蟹在海底活动,几乎能吃掉任何它们碰到的活物,包括各种贝类、海葵、海胆、海星。它们身上扎人的刚毛是灵敏的感觉器官,能探测到躲藏在沙子里的贝壳,长而有力的钳子可以轻松撬动泥沙,把贝壳捏碎送入口中。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而像海胆、海星这类不好用钳子对付的家伙,帝王蟹直接就把它们送入口中,在多级口器的咀嚼切割下,就算满身是刺的海胆也会被绞断尖刺,任人宰割。比起其他的小型海蟹,帝王蟹深刻的验证了“嘴大吃四方”这句话。

而且别看帝王蟹那么一大只,本身却很喜欢抱团取暖。小时候的它们会叠罗汉一样的叠在一起活动,据说这是一种互相保护的行为,堆叠在一起的帝王蟹群能让捕食者望而却步。成年之后,它们仍没有放弃群体生活的习惯,海底大迁徙就印证了这一点。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一般来说个体越强大需要的食物和能量也越多,所以群居生活是很难维持的,但帝王蟹是个特例,它们无所不吃的特性让群体的生存能力成倍的提升,它们像一群居住在海底的“蝗虫”,大军过境,寸草不生,对海洋生态产生严重的破坏。

不过,很多人也有疑问,帝王蟹在自然界难道就没有天敌了吗?

那当然是有的,帝王蟹虽然身披铠甲尖刺、体型庞大,是海蟹中的佼佼者,但却惧怕深海中的大章鱼。许多大海怪的原型就是章鱼,有些深海的章鱼体型甚至比帝王蟹还夸张,它们使用触手的捕食方式完全克制四肢细长的帝王蟹。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然而,在挪威海正好缺乏帝王蟹的天敌——大型章鱼,据当地渔民介绍挪威海中只有狼鱼会碰这些浑身尖刺铠甲的大家伙,但捕食的数量不多。由于当地很少有生物能威胁到帝王蟹,所以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很快,现在已经泛滥成灾了。

政策因素影响

针对泛滥的帝王蟹,挪威政府极为重视,在2014年颁布了相应的法令,开放对帝王蟹的捕捞限制。当地只要捕捞到帝王蟹必须把它们带走,不允许再放回海中,渔民拥有任意处置帝王蟹的权力。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然而在帝王蟹泛滥的发源地巴伦支海可就不一样了,巴伦支海的帝王蟹受挪威和俄罗斯双边渔业协定保护,只有少数拥有帝王蟹捕捞证的渔船才有相应的捕捞授权,而且每年的捕捞数量还是限额的,挪威境内只有200多个捕捞授权。

巴伦支海的捕捞限制政策由来已久,是挪威与俄罗斯共同开发帝王蟹养殖的见证,所以至今此政策都没有被废除,巴伦支海变相成为了帝王蟹的保护地,每年都能源源不断的产出帝王蟹。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挪威这边2014年颁布的开放法令也是无奈之举,2014年统计的挪威境内的帝王蟹数量已经达到2000万只,严重威胁到当地生态和渔业产出,但如果不从源头巴伦支海解决问题,泛滥仍是避无可避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挪威和俄罗斯要这么做,其实也是利益使然,在帝王蟹还没有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之前,双方协定捕捞限制有利于控制帝王蟹的产出,从而维持帝王蟹一个比较高的身价,使利益最大化。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但现在海洋环境破坏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养殖帝王蟹的利益,而且未来将愈演愈烈,挪威现在是骑虎难下。

艰难的捕蟹人

而且别看海底密密麻麻的帝王蟹,捕捞它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极易造成伤亡。据统计,过去捕捞帝王蟹的渔民中每10万人就有356人死亡,这个数据远高于其他渔民。

靠近北冰洋冰冷的海水每年会有融冰期,渔民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出海捕捞。有时候碰上恶劣的天气,海风时速能达到128公里每小时,严寒加上冰冷的海水,侵蚀每一位作业的渔民,冻僵的身体让人反应变得迟钝,事故发生率陡然上升。

帝王蟹有什么能耐?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挪威恨不得把它一网打尽

可以说许多捕捞帝王蟹的渔民都是拿生命在冒险。在这样恶劣的作业环境下,很多专业的捕蟹人就算逃脱了死神也难免落下一身伤病。而收益和风险往往是对等的,帝王蟹在世界范围内价格都不便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

总结

帝王蟹在欧洲泛滥的源头是巴伦支海的迁移养殖计划,当局通过限制捕捞政策维持帝王蟹的繁育使得帝王蟹有了泛滥的基础。由于缺乏天敌,帝王蟹展现出对海洋生态强大的破坏力,近几年来引起了当局的重视,并开始人工干预,但效果不佳,没能阻止它们向欧洲的扩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