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板块概况 1. 行业估值:动态PE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上行空间广阔 从行业横向对比看(除银行业外共29个中信一级行业):截至2022年5月31日,新材料行业市盈率为27.6倍,略高于各行业平均值22.5倍,排名第9位;新材料行业(剔除没有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的公司)2022年预测平均净利润约为6.86亿元,排名第22位,同比2021年的行业平均净利润5.30亿元增长29.4%。 从历史估值走势看:截至2022年5月31日,新材料行业的PE(TTM)为27.6倍,远低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39.2倍,估值有较大上行的空间。 2. 市场表现:基金持仓占比快速提升,细分赛道跑赢大盘 截至2021年底,基金对新材料行业全部持股市值为2920亿元,占行业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的13.02%,较2020年底占比提升4.98pcts。 截至5月31日, 2022年以来A股沪深300指数下跌21.5%,新材料行业整体(流通股本加权平均)涨幅33.0%,其中细分板块:风电材料(+54.3%)、消费材料(+48.7%)、光伏材料(+45.1%)、显示材料(+32.3%)、锂电材料(+31.6%)、半导体材料(+28.4%)、电子材料(+28.0%)、高端制造材料(+20.5%)、生物材料(+20.2%)、军工材料(+4.8%)。 1. 长期逻辑: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的国产化发展是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摆脱“卡脖子”困境的关键 历史问题(如《瓦森纳协定》等)导致了中国新材料产业所处生命周期较欧美、日本等国家落后,当前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发展新材料已然是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摆脱“卡脖子”困境的关键,随着国家发展战略下各类新材料国产化率的提升,本土企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估值和业绩将匹配上涨,新材料产业逐步将走向成熟。 2. 中期逻辑:产品渗透率提升+下游需求景气度+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新材料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较于传统材料,新材料本身理化特性优势使得相关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叠加下游需求的高景气,辅之先发公司技术和扩产等方面的优势,新材料行业集中度料将持续改善,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3. 短期逻辑:原料价格回落+疫情负面影响趋弱+海外贸易环境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原料价格的回落、疫情负面影响趋弱下的复工复产、海外贸易环境改善下的关税或出口的占优,使得新材料公司所受阶段性压制削弱,毛利率边际改善下,公司提价通道及盈利共振能力或将增强。 4. 聚焦主线:六大高确定性材料赛道,十四家重点公司 半导体材料:中环股份、有研新材、鼎龙股份、凯美特气 军工材料:宝钛股份、抚顺特钢 消费材料:中兵红箭 生物材料: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山东赫达 显示材料:莱特光电 新能源材料:云路股份、新强联、鑫铂股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