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语”到“文”需要桥梁

 新用户46721oj3 2022-06-05 发布于黑龙江

     在宋少卫的著作《学习治疗手记》中,第二章《给作业拖延症把把脉》案例2.3“会说就会写”的写作秘诀里,主人公菲菲是一个能说会道,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心,见到什么都能评价两句的小学生。在“语”的方便,可以用滔滔不绝来形容;但落实到“文”上,就很苦恼,词穷,是地道的作业拖延症患者。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做出的说明。

   案例中的主人公菲菲就是从“语”到“文”的桥梁未搭建好。宋老师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该学生虽然能口若悬河地讲话,但并不能抓住中心点侃侃而谈。也就是眼睛所见到的事物就能用话语表述出来,心里想到的也能说出来,但眼、耳、鼻、手、口、心不能统一听从于一个观点的指挥,而是随性而为。这样就做不到有理有据,不能算是表达,仅仅是说话。

      宋老师讲到说话和文字的不同。从语言思维角度来说,人在说话时,语言是呈线性向前推进的,这时大脑偏向于发散性思维;而文字是成块状、结构化,这时大脑偏向于收敛性思维。写作的前提,是要做好思维的转化。没有形成结构化思维,很难把语言碎片进行有机组合,自然也就很难顺畅地写好文章。

       因此,宋老师借助录音机工具,通过复述、转述、听故事画图或者读图写话这几个过程将信息识别、筛选和内化的过程,之后再进入输出程序,将梳理完的信息按顺序分步写出来。

       这里我也想到一点个人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生活是从“语”到“文”首要阵地。生活当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闻到的,尝到的……都属于信息收入识别,然后经过大脑的深度加工,输出我们想要的部分。例如,小学生要写一篇作文《吃酸辣土豆丝》。那首先要做的去活当中寻找素材,也就是先要有信息识别的过程。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围绕着一盘土豆丝这个中心角色开始行动,看看形状、色泽,闻一闻飘在空中的气味,流口水过后品尝一番。一番操作下来,从此以后爱上了这个味道,还是再也不敢品尝,也就是有着怎样的情感共鸣。“语”的内容就这样生成了,如何落实到“文”?很简单,把刚刚感觉分步骤写下来就可以了。如果忘记了,无从下笔了,可以把刚刚吃土豆的过程用慢镜头回放的方式在大脑当中过一遍,文就出来了。

       书籍是从“语”到“文”关键战场。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门,平时在书当中所读到的文字均是“文”的部分。这是最好的关于“文”的部分的信息收录,好的内化方式有好多。例如读一篇文章,观察标题的命名方式,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表述内容,留意框架的整体面貌,也可以整理出思维导图框架,更加直观形象。另外,大声朗读所见到的美文,用声音,用文字刺激大脑内核,产生情感碰撞,是最好的输入、内化、输出的方式。如果可以,与人交流读文的感觉,对文本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拓展,形成“文”和“语”的反向沟通。

       生活中“语”天天见,“文”时时用,只有选用最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架起最合适的桥梁,才能促进语文的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