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难,科举考试更难,来看看古代的高考录取率多么令人绝望

 千年回响 2022-06-05 发布于江西

高考很难,来看看古代的高考难度有多夸张

端午节一过,2022年高考就要拉开帷幕,高考难,俗话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生们抱怨,高考要考这么多门功课,还是古代科举简单,只考写作;

家长抱怨,现代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年年“军备竞赛”,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无数关卡,关关难为家长,学生苦,家长更苦,还是古代好,只需要备好四书五经,教材简单,内容少。

更有无数穿越爽文,回到古代,轻松中举得状元,真有那么简单吗?

其实,如果你真的了解古代的“高考”,就知道“科举考试”比起现代高考来那就是地狱难度。

打怪升级式的马拉松考试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由于最初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明朝之后,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东坡先生名言:人生识字忧患始。放到科举考试中就是,开蒙读书赶考始,一路升级打怪,慢慢长路,看不到尽头。

秀才是想当就能当的吗

现在有些人觉得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或中学毕业生,这也太小看了秀才的分量了。

要想当秀才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

在参加考试之前,当然得先读私塾,过几年“头悬梁、锥刺股”的求学路,要不然后面科举考试需要担保都找不到人。

童试又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只有通过了这三关才能当上秀才。

先说县试

县试大多在二月举办,参与者首先要前往所在县的礼房报到登记,填写姓名、年龄、籍贯、家族履历等资料,跟现代社会差不多。为了避免出现冒名顶替、虚假信息等现象,报名者还要取得本县秀才(廪生)的担保;

县试主考官当然是知县大人。县试一共分为五场,前三场分别是:正场、初复、再复,第四、五场都叫连复。

每场都是天未亮点名,日出开始答题,日落交卷。

试题为四书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等。

每场考试都是淘汰赛,及格者方能参加下一场,到第五场人数已经很少了。

给大家看一道县试考题:李广程不试治军繁简论。

你觉得能不能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优秀八股文?这还只是县试,考秀才容易吗?

县考第一名,被称为“县案首”,一般案首可以直接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其他通过了县考的童生,才能参加随后的府考试。

府试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由通过县试的各县考生参加,连考三场,多在四月举行。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考试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担保的秀才(廪生)要多一名。

每年府试,一般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一个地区取50名,你觉得自己能不能通过府试?

院试

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叫院试。

由学政轮流到全省各府组织院试考试,不需要大家到省城集中参加考试,还是很人性化的。

三年举行两次院试,院试分两场,内容与府试、县试大致相同。评卷由考试地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担任,防止徇私舞弊。

中秀才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县考,府考,院考三次末场,均为案首,俗称「小三元」。

秀才功名并非终身制,还要经受三年一次的学政考试,也被称为岁考。

秀才有多难考,从下面的数字就可以看出

明朝嘉靖年间曾在三年内举行了两次院试,全国一共录取秀才4万余人,平均每个县录取13人,这个比985高校在县级中学的录取率都低吧。现在我国每年博士大概录取七点五万名,按比例算古代秀才和现在的博士录取率差不多。

现在你觉得秀才好考吗?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只通过了县试,连考5次府试不过,干脆造反,可能他觉得造反比考秀才容易些。

中举就能当官

考上秀才才是第一步,还要继续打怪升级,下一关“乡试”。

乡试可不是在乡里举行的考试,乡试是在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乡试由天子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

各省多在省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

乡试共有三场,每场考三天,自带干粮,睡在小小的考棚里

乡试的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策问为主,考察考生的写作和思想问题,还要考诏、判、表、诰等公文写作水平,策问主要考时事政务,要求考生对政务问题发表议论或见解。

农历九月放榜,称乙榜,因丹桂飘香,也称“桂榜”。

凡是成功上榜,便是考中了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

放榜图

考上举人的好处:

经济层面最实惠的待遇便是免税权,即举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粮国税,因此有很多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土地挂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于是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

政治层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权,考中举人之后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权力,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只能混个县丞、主簿等副县级干部,身份地位也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疯了吧。

有这么多好处,自然录取率就高不了。

明清乡试录取的人数,通常由朝廷按照各省人口和文教情况分配,通常从数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举人平均录取率3%左右。

就录取率而言,举人可以说是科举中最难的一关,因而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光宗耀祖还得是进士

科举考试的金字塔尖自然是“会试”和“殿试”。

会试

会试由朝廷礼部主持,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故称“春闱”。

明朝会试主考官为两人(清朝为四人),通常由天子委派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六部尚书以下,副都御使以上的官员充任。另有同考官多人,多以翰林担任。

会试同样分三场举行,每三日一场,考试内容与乡试大同小异。

会试结果通常会在该年四月份放榜,因时值杏花绽放,也称“杏榜”。

试的录取人数不定,多在三百名左右,整体录取率约为9%

经过会试,考中者均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没有特殊情况,殿试仅做排名,不淘汰。也就是说,只要考中了贡生,那么就成为了进士的一员。

殿试

殿试,顾名思义,在大殿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依据排名最终授予不同官职。

明清殿试通常在会试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地点在保和殿。

殿试只考策问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道,殿试当场由皇帝圈定一题。

殿试只进行一天,日暮时分交卷。由八名阅卷官评选排名后,将前十名的试卷呈皇帝亲阅,最终确定排名。

经过殿试后,录取之人共分三个等次:

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人,约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头名叫“传胪”;

其余人为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你们说现代的“同等学历”这个名字的灵感是不是源自这个“同进士出身”?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就是三甲“同进士出身”,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和痛点。

曾国藩曾经嘲笑左宗棠爱看小老婆洗脚,出上联:“替如夫人洗脚”,没想到左宗棠马上对下联;“赐同进士出身”,结果曾国藩反而被弄得面红耳赤。

考生名次确定后,自然就是万众瞩目的发榜,这个榜称为甲榜。

历史小知识:

所谓的“两榜进士”,便是对乡试乙榜和殿试甲榜的统称。

连得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者为大三元

历史上仅14个人获得了“大三元”。

历史上最牛的考生——明朝的黄观,连中六元。 

考中进士,自然就是国家官员了,根据成绩不同授予不同官职。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至于二三甲的进士,会在其中择优,进入翰林院或六部观政(相当于实习),其中翰林院的称庶吉士,六部的称观政进士。至于没能留在京城的,则委派赴各地分别任职。

套用现代公务员职级,进士起步就是处级干部。

虽然古代科举难度远超现代高考,但是现代高考的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比古代科举要大的多,现在学生确实不容易,十二年寒窗苦读,全看高考,祝高考学子都能得偿所愿,进入心仪的学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