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自己:活着、人性

 大洋马夫 2022-06-05 发布于安徽

活着,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状态就是一种需求、一种欲望。满足与饥渴就是这种欲望的展示和表达方法。人性的赤裸裸实际上是不需要高深的道理的,就像天意从来高难问一样,哪里有需求,欲望就会迅速的扑向哪里。这才是真正的行为心理学。活着,要吃要住、要美人、要生存好、要金钱、要尊严、要享受、要有价值感,甚至是要“奴役”他人;不说废话,转来转去,还是这个。任何深奥的公式、拗口的文字、艰涩的理论,在这种欲望面前都是“理亏”的,还是古人说得好:真传一句话,假言万卷书。

人际关系在人性中是永远靠不住的,包括亲情中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亲朋好友。对于儒学传统的中华文化,这似乎是不可思议和“离经叛道”。只不过是有的认识不到,有的不愿承认,有的昧于舆论伦理罢了!实际上,读孔孟之书长大的我们,已经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诸如“赌场无父子”、“兄弟阋墙”、“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床前百日无孝子”、“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等,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亲朋好友只是在某种条件下的利益共同体的一个交集。亲情在金权等利益面前只是一面腐朽的墙,轻轻一推,就会哗啦啦倒下一片。不要说什么对与错,这就是是与非。所以“跪舔”和“奴性”的人那么多,尤其是和平年代长期存在以及阶层的慢慢固化。今日之中国,一方面要“消灭”穷人,一方面也要大幅度的“灭亡”农村;城镇化,方兴未艾,又势不可挡。亲情化,虽生犹死,注定被淡化。别说你不懂,脑子跟不上的东西,腿儿就会栽跟头。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人人不可能都成为圣人,曲高和寡的感觉让大多的食人间烟火的“小民”无所适从。追随我心,按照属于自己并最能够展现自身才华的那条路前进,潇洒一点儿。当然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法律法令是必须要被尊重的,这是前提。你在哪里?你还活着。量力而行吧,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的裤衩子,别磕碜自己,更别对自己“漫天要价”,这是一句粗话,也是一句糙话,带着糙性,话糙理不糙;带着野性,春风吹又生。撕掉伪装的外衣吧,率真一些。设计一个目标,别管他人的颜色,贴近现实,又比现实宏大一些。譬如说赚钱这事儿吧,记得十几二十几岁的光景,看到城市里白花花的街面,对比着万丈豪情,总感觉很失落,财富在哪儿呢?无能为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如今呢,经历过了一些生活的叵耐和“打磨”,感觉全变了,没错儿,生硬的大楼表面和白花花的街道,就是一种存在的物体状态而已,但是物体的里面呢?某一个小阁子、某一个房间,某一处位置、某一类群体,某种交易、某种谈判等等都要在这“里面”进行,“黑暗”中发射出诱人的光亮。政府最初在英国为什么称之为内阁,就是因为做的都是上不了台面上的事儿,太“那个”了,不能公开。所以呀,只有深入进去,才会满眼财富。就像喜欢上一个姑娘,只有深入了解了,她才会爱上你。

干吧,别再给自己留后路了。“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一名优秀的律师也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咨询大师。当然对于一个律师来说,做好案子,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但是拯救了一个当事人的灵魂,也许更有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