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堡话沧桑

 haior 2022-06-05 发布于重庆
古堡话沧桑

古堡话沧桑

文/张 勇

古堡话沧桑

在陇中的许多地方,总会看到用泥土夯筑的宽厚高大的垣墙围成四方形或环形的堡寨。

骑在横亘的山梁上,这里的人们叫它“堡子”。堡子是村民们为躲土匪、躲“回回”筑起的。

明清时期,回汉间、官匪间战事频繁,一闹匪事村民们就躲进四周高险的堡子,叫“跑贼”。

每有匪患,村中德高望重且有一定军事经验的长者就指挥村民与土匪斗智斗勇,由于堡墙高险,贼寇人马进不来,起到了保护村民的作用。

大柏林就有这样的堡子四座,分别是花岘堡子、铧尖堡子、刘家堡子、梁家堡子。现如今保存最完好的是花岘堡子和铧尖堡子。

大柏林、小柏林、花园三村交汇处山峰高高隆起,地势较为险要。花岘堡子就矗立在这座隆起的山包上。

古堡话沧桑

这是一座四方形的土堡,面积大约近万多平方米。黄土夯筑的墙体宽厚高大。在宽厚的墙头又夯筑有梢墙,梢墙上有锯齿形的垛口。

可见当年建造这座堡子主要是用来躲避战乱或防御土匪,也许它给四邻的百姓有过力所能及的庇护,让他们有了短暂的安宁和喘息。

花岘堡子声名远播源于清末武举萧芾在反民扶清时曾在这里屯兵,储藏兵器粮草。

白天他率领几百人的队伍在山梁上练骑射,行排兵布阵之法;夜晚在堡子里宿营,埋锅造饭,歇息养神。然而此举逆历史潮流而动,以失败告终。

他的行为受制于各种因素和历史局限以悲剧收场,然就个人而言萧芾仍然算得上是大柏林这块土地上一个大丈夫,一个忠诚厚道之人。

花岘堡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后来蜕变为一所学堂。

自此从堡子里传出的不再是兵器的撞击声,不再是无赖的叹息声 ,而是朗朗的读书声。

它让四邻八乡的孩子圆了上学梦。从这所小学走出的莘莘学子已在四面八方圆着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才是花岘堡子最大的历史贡献吧!

铧尖堡子坐落在寺弯梁中段山脚的一大块平坦的台地上,它三面临河,地势十分险要。

与大柏林学校隔河相望。这座古堡夯筑于哪朝哪代还有待考证,但最晚不会晚于清王朝中期,因为它声名远播源于清同治年间回汉之间的恩恩怨怨。

现在的陇中人大都知道西北五马的故事。

铧尖堡子这座朴实平凡的土堡竟然于西北五马的祖先临夏州(清朝时称河州)马家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同治年间河州人马占鳌等不满官吏上下串通一气,只手遮天,横行乡里,贪污腐败,便揭竿而起。

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很快蔓延到陇中。这次起义很快演变成回汉之间的仇杀,就连偏僻的山村大柏林也不能幸免。为躲避战火兵灾,当时大柏林望族张、肖两姓长着组织乡邻集中到肖家堡子躲避。

古堡话沧桑

铧尖堡子占地面积近十亩之多,堡墙用黄土夯筑,高大坚固,堡内基本的生活设施完备。

刚在堡内安顿好老人孩子,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内官某大户掌柜的被杀,银子被抢;糖房岭某村被洗劫,没来得及躲出去的女人被糟蹋;有一伙几十人的回兵已接近花岘子......形势顿时紧张起来,为更安全起见主事者组织大家躲避到早已准备好的堡子下面的地道里。

晌午时分一伙提着明晃晃马刀的回兵(当时人们唤作土匪)出现在寺弯豁岘(铧尖堡子后面山梁上的豁口),直冲着堡子而来,当他们费九牛二虎之力攀上堡墙,却发现堡内空无一人,便挖地掘墙四处寻找财物。

这时,一个站在堡墙上撒尿的回兵无意中发现了藏人的洞口,不幸发生了。然由于地道洞口在堡墙下面的悬崖上,回兵知晓要攻进洞里实不可能,便在洞口掉下干柴并在上面撒上辣椒面点燃,要活活熏死这一洞的人。

当时曾有勇敢的张姓小伙主张反抗,用木椽、瞄杆等捣毁燃烧的柴草,但被怕事态扩大招来更大灾殃的长者阻止。

张姓小伙气愤不过只身从后山的哨眼逃走,当他逃到半山腰时只见黑烟滚滚,遮天蔽日。就这样躲在铧尖堡子下面地道里的上百口乡亲大都被活活熏死了。

记得小时候上坟时,长髯飘飘的远房三祖父总要面色凝重的讲述这段悲伤凄惨的故事,并指着坟头说,那几位先人就是在那次灾难中去世的。后辈们也都听得凄凄楚楚,感叹不已。

而今回汉百姓已是和谐相处,那种憾事不可能再次发生。铧尖堡子内已是良田一片,高大的堡墙矗立在和平安详的阳光下,它那写满故事的墙体诉说着大柏林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

古堡话沧桑

作者

张勇 退休教师,喜欢读书,偶尔写一点文字自娱。

主 编 苏延清

编 辑 厚余 红柳 亮剑 蛮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