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前几日,群里发红包。某人因为抢得少,被调侃“恰(吃)不了酒,只能抽'经济’”,于是便发了一个“经济”牌香烟的视频自嘲,没想到引起热议。后来有人鼓励大家写一篇关于香烟品牌的变化折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迁方面的文章,因我自己对香烟了解甚少,而对国家发展规划更是不敢妄言,所以只能摘抄有趣的群聊文字,草成随笔以跟风。 群友“老烟控”打趣自己十一岁时瞒着大人偷偷抽烟,被“经济”呛得鼻涕眼泪一起流。当有人接茬“锄土”时,曾在供销社任职的他就把“瓷都”烟形容成香烟里的“曾曾孙子”,随后热心的附上了当时的价格——“经济”8分、“海鸟”1毛3分、“梅雀”1毛7分,稍微好一些的“欢腾”2毛2分、“庐山”2毛8分、“飞马”3毛,再高档一些就是4毛的“壮丽”“芒果”等等。而2毛的“大前门”因为很难买到,最后涨到4毛5分,这也算是改革开放之前“市场决定经济”的最佳案例了吧!——看到他感叹的“5毛2分的'牡丹’很少有人整条买只能拆零卖”,说明那时候的生活确实艰难,毕竟现在一斤猪肉钱已不可能买到一条最经济的烟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继续补充“黄金叶、支农、伏牛山”,表示对那个年代的追思意犹未尽,便就转向了酒来。不过从“锦江”、“瑞酒”到“浮云”,都觉得不如“谷烧”“封缸”来得实惠。倒是以前广为流传的领导们因各自对酒的偏好被不点名只道姓的赠予“X三花”、“X四特”佳号的故事,让人啧啧称奇。那时 “三花”每瓶卖1块5毛8分,而1块7毛8分的“四特”,在平时都要开后门,逢年过节更是紧俏。一聊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父亲外出带回的曾让村里酒鬼们惦记了好几年的“董公酒”,那红色的字体一如土坯墙里木板上的毛主席语录,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不过后来我想,也许就因为当时物流不便,这些当地的时兴物,到了外地才有了“稀为贵”的待遇。 不过一碗“酒糟冲蛋”都担心“酒驾”的现实,让话题不知怎么的就转向了辣椒。看到有人用“你是灯笼辣,我是朝天椒”来调侃各自的体形时,于是特立独行的人们又开始晒起自己的体重。其中某人以“毛重”的自呈,成了另一番风景。因而大家就纷纷开始调侃他的体重是“用微积分算出来的”、“用量子力学算出来的”,而我则“好奇他的称重方式”,并“脑洞”着他脱光了站在磅秤上的情景。 在讨论这“回不去的青春降不下的体重”时,我不由得想起以前的族人:他们平时看起来都精瘦精瘦的,在肚子上完全看不见油脂肥,可干活时可总有用不完的力气,唯一让人见着害怕的是那腿上一条条蚯蚓般曲着的静脉。 随后《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被人翻了出来,于是我的记忆就停留于《戏说乾隆》、《白眉大侠》、《少年张三丰》、《乙未豪客传奇》。在《西游记》《封神榜》的佛魔共存里,又想起《聊斋》的片头曲给我童年带来对黑夜的恐惧,因而也想起现在辍学在家的大女儿对读书的恐惧。其实在我的小学时代,一般就语文数学两本书,若说还有其它的,那国歌就算是政治。那时每天功课也不多,放学后总有诸多玩得不想回家的游戏。反观现在学校的作业全在微信群里,让大人小孩都觉得头疼,而网络与电视也成了我女儿的唯一课外。当然,再多的文字也改变不了我家“留守儿童”的现状,也掩藏不了我这个“隐形父亲”角色的自责。或许正如群友所说的:“我们认为小孩子不努力学习是不对的,那是因为我们知道他或她不努力学习以后会过得很辛苦。可是努力学习就不辛苦吗?只不过世俗的眼光认为:一种辛苦是体面的,一种辛苦是不体面的……” 好在群里的聊天话题随着生物钟的变化切换成晒菜模式驱走了我的尴尬。虽然现在因为特定的原因让菜量没以前丰奢,但菜品仍然值得回味:小河鱼脆脆的、麻婆豆腐嫩嫩的、香辣小白菜水水的、野生芋头粉粉的;油淋青菜翠绿欲滴,素炒茭白青爽干明;清蒸米粉肉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鱼头上的剁椒直让人忍不住齿动生津;还有洒上豆豉的高安腐竹、盖了蒜蓉的宜春松花皮蛋,加上下酒用的花生米、酱牛肉……身在远方的我,光看着图片都吃下了三碗米饭。 饭后群里趋于安静,午休时回翻着聊天记录的我,看着这些特定的方言词句和那些熟悉的家乡菜图片,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刚过的清明和即将到来的端午:那些粿粽应该还是以前的味道吧?睹物思情略带伤感的我,这时只能借用“老烟控”的话来安慰:“带过滤嘴的'芜湖’和'银象’香烟,都是香别人不香自己,远远不如上海'牡丹’就算没有滤嘴,香味依然沁人心脾。” 往事如烟,就让人生在烟雾中自由升腾,待沉淀后正好看清回家的路,我已离家二十多年了。 |
|
来自: 120035948@qq.... > 《待分类》